第一百二十二章 阿醜1
作者:母大大      更新:2021-03-15 14:21      字數:2384
  白曲再也忍不住了,大滴的眼淚奪眶而出,滴在白白的饅頭上,她一把抓起饅頭,二話不說就拚命地往嘴裏塞。

  老人見他吃得急,怕她噎著,說道:“不著急,來,喝口水”,白曲擦幹眼淚,嘴裏不停地嚼著饅頭,正想接過水壺,抬頭一看,整個人都怔住了,

  “哇~”,她的情緒潰堤般爆發,張著塞滿饅頭的嘴巴,嚎啕大哭起來,她一把抱住老人,塞著饅頭的嘴巴擋住了發音,說道:“白老頭,爺爺,嗚嗚嗚嗚~爺爺”,

  眼前此人正是他現代的爺爺。

  白曲激動地抽泣著,鼻子灌滿了鼻涕,而嘴巴也塞著一大口饅頭,呼吸困難,憋得她滿臉通紅,可她依然抽泣說道:“嗚嗚嗚,爺爺,你怎麽才來,嗚嗚嗚,我好想你呀,你快帶我回家,他們都欺負我,嗚嗚嗚嗚,我不想呆在這了,你快帶我回家,嗚嗚嗚,爺爺,嗚嗚嗚”,

  上一次自己哭的那麽凶,還是爺爺走的那一晚,那是她自己一個人在哭,而如今她在這般情景之下再次見到爺爺,她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情緒,這麽大的人,在老人懷裏,哭得像個孩子,把老人也給整懵了,不知如何是好,隻好輕輕拍著她的後背,以示安慰。

  ——

  三年後,南燕的一個小村莊

  春風吹過田野,,掀起了陣陣稻浪,田裏稀稀疏疏地插著幾個稻草人,田埂上有幾個正在吃草的水牛,健壯的身體,無聊甩擺著尾巴,正低著頭,像一個賣力的推土機一樣,大塊地啃著地皮,它似乎很享受這一刻。田埂上或地裏,還有其他正在耕作的農民,嘻嘻哈哈的談笑聲不絕入耳。

  此時,遠處一個衣著樸素的姑娘,帶著一群孩子經過,她手裏拿著一麵小彩旗,臉上帶著一副普普通通的白色麵具,麵具把她上半張臉全部遮了,看不出她的真實容貌,

  女子揮舞著小彩旗,說道:“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上的是生物課,前麵就是我們今天要考察的稻田區了,都跟上,別掉隊了”,

  而地裏的農民們見這一群人走來,也見怪不怪,親切地招呼道:“阿醜呀,又帶孩子過來學習了?”,

  戴麵具的姑娘原來叫阿醜,她禮貌地回應道:“是呀,李姐,周嬸,大福叔,你們也好呀”,

  聽村裏的人說,阿醜是白老頭在大街上撿回來的,剛到村子的時候,渾身上下都髒兮兮的,還帶著一副麵具,村裏的人都好奇,但是姑娘特別怕生,不喜歡與陌生人接觸,大家也不知道她叫什麽,又整天帶著一副麵具,見不到她真容,大家都以為她是因為長得不好看,所以漸漸地,大家都直接叫她阿醜了。

  後來大家熟悉了些,但阿醜阿醜地叫習慣了,也沒人再問她叫什麽名字,大夥見了麵都會互相打個招呼,阿醜雖然長得不好看,但是脾氣好,也愛幫村民的忙,還識字,村裏請不起先生的人家,他們的孩子都是跟著阿醜學習,阿醜也沒收他們錢,不過村民會隔三差五往阿醜家送點吃的,或者用的,尤其是白老頭不再的時候。

  因為大家都知道,阿醜奇奇怪怪的點子很多,但是生活上,什麽都不會,別說織布縫衣,她連做飯都是個問題,周嬸家那十二歲的胖丫頭都比她強。

  白老頭家最新的屋子就是廚房,村裏的一些壯丁都不知道給她家修了多少次房子了,隻要白老頭不在家,她家基本是不生火,而白老頭倒好,把人撿回來了,自個還隔三差五地往外跑,一去少則幾天,多則幾星期,甚至兩三個月。

  沒辦法,白老頭年輕的時候當過兵,性子又野,不好管,更不想別人再管著自己,他也不娶媳婦,說是怕媳婦管著自己,這回倒好,撿了個乖孫女回來,這便宜爺爺可真好當。

  一些村民見阿醜又帶著一群孩子過來,打趣道:“阿醜呀,農民都是想孩子好好讀書,將來出人頭地,再也不用當農民,你倒好,還經常帶著孩子來田裏學習怎麽種田,農民家的孩子,哪裏還需要教種田的呀?”,

  阿醜說道:“大福叔,話可不能這麽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農民也是可以學習知識的,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脫離生產勞動,就會缺乏生產知識。而且我如今教他們的不會如何種田,而是對植物的一種更全麵的認知,可以讓他們在農業勞作的時候用上”,

  大福叔笑著說道:“那我就更不懂了,種田還需要知識?把種子埋土裏,勤快點給它們施肥除草,等收成不就好了嗎?還需要什麽知識?”,

  白阿醜笑了笑,也不再與大福叔爭辯,隻是轉頭對著後麵的小朋友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大福叔家種的是什麽嗎?”,

  小孩子天真浪漫地齊聲喊道:“是水稻”,

  阿醜繼續問:“那如果需要從成米的形態上分類,你們知道大福叔家種的是什麽水稻嗎?”

  孩子們沉默了,阿醜轉頭問了大福叔,“大福叔,你知道你家種的是什麽大米嗎?為什麽要在這裏種這些大米呢?而不是選擇其他品種呢?”

  大福叔猶豫了一會兒,說道:“就是常見的秈稻,聽大夥說這米好吃,而且大家都種,我也跟著種了”,

  阿醜再次轉向了孩子們,說道:“大福叔說得沒錯,他家種的就是秈米,按照形態和生理特征,可以分為秈稻和粳稻,從食味性來講,秈稻的米粒粘性較弱,脹性較大,粳稻的米粒粘性較強,脹性較小;

  從外觀性來講,

  秈稻穀粒狹長,穎毛短稀,葉片彎長,株型較鬆散,耐濕、耐熱、耐強光、並且抗稻瘟病能力比較強,耐肥性較弱;

  粳稻穀粒偏短圓,穎毛長密,葉片短直,葉麵較光滑,株型緊湊,耐寒,耐弱光,但抗稻瘟病能力較差,耐肥性較強。

  在南方,我們南燕大部分地區種植都是秈稻,而在北方,東華人民,他們就大多種植粳米,地理位置才是決定性的因素,至於是否好吃,完全是取決於吃米的人”,

  阿醜見大夥都聽得入迷,再深入地解說道:“大家都知道,人需要吃飯睡覺,但也會生病,其實這些莊稼也是一樣的,給他們施肥就是讓他們吃飯,他們多吃飯就可以快快長大,但他們也會生病,作為養育他們的人,尤其是農民,當然希望他們健健康康的,因為真正的大夫他們不會治草病,所以農民就得充當大夫的角色,但他們‘醫術’從哪裏來呢?一是靠自己的經驗,二就是學習前人的經驗,三就是自己摸索,隻有分清了病症,才能對症下藥,你們說學習重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