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選擇失憶
作者:尹夢汐      更新:2021-01-31 19:26      字數:3548
  蕭瀟沉思了一會,淡淡道:“我也不知道,先離開這,我一刻,也不想在這邊待下去,走,馬上走,一路往南走就對了。”蕭瀟對趕車人說著,顫抖著,放下門簾。

  大明宮內,太宗觀察了李治有一段日子,還是覺得他難當重任。與長孫無忌兩人討論完國事,猶豫了一會,開口道:“愛卿啊,你當初勸朕立李治為太子,可朕觀察了他許久,他太過仁弱,恐怕他擔不起大唐江山的重擔。吳王李恪英武果敢,像朕,朕想換他為太子,愛卿覺得如何?”太宗問著,看著長孫無忌的反應。

  “微臣覺得不可,太子之位,豈是說換就換,更何況剛剛立太子沒多久。”長孫無忌冷靜說著,畢恭畢敬。

  太宗指著長孫無忌,繼承說道:“你是不是因為恪兒不是你親外甥你才這麽說?”

  長孫無忌沒有任何思考,繼續說道:“陛下多慮,微臣認為,如今大唐朝政穩定,稚奴仁善,正是守國之人選。更何況若換了太子,吳王繼位,而吳王恰恰是太像陛下呀!”長孫無忌說著,欲言又止,沒有在說什麽。“稚奴年幼,還可雕琢,培養。”

  太宗聽到,瞬間明白話中含義,是啊,李恪是庶出長子,他若繼位,三個嫡子,難活。其他不說,稚奴必死。

  太宗拍拍桌麵,冷靜下來,再未提過此事,安心培養太子。

  李淳風府內。

  李淳風在屋內點著香爐,為蕭瀟祈禱,“不要怪我,我已經受夠了,無盡輪回的日子太痛苦,我也是逼不得已而為之。既然你是魂穿,你也應該返回現代了吧!你的仇,我也算幫你報了,吳王不會放過小萍的,你安息吧!”

  李淳風想著,那日蕭瀟在山上看見的一人闖了進來。“老爺,不好了!”

  “怎麽了,別慌,慢慢說。”李淳風說著,隱約感覺不妙。

  “那個,那個我們去山腳下看過了,沒有發現吳王妃屍體,她似乎,跑掉了……馬車內一點血跡也沒有,想來她並沒有摔下來。”

  “什麽?你們!哎!”李淳風歎了口氣,讓他們下去。

  李淳風吩咐下人,倘若有一女子來拜訪,要好生招待。或許她遇到難事,會來尋我幫助,畢竟古代,女子是很難獨自生存的。

  一月,兩月,……轉眼將近半年過去,都沒有見蕭瀟前來拜訪。李淳風也糊塗了,不明所然。她沒死,難道這,是天意?

  轉眼已是十一月,梁國全部歸順大唐,李恪奉命親自前往梁國,接待蕭瀟哥哥們的歸順。

  李恪與蕭瀟哥哥們把酒言歡,慶祝歸順,封官嘉爵。

  蕭瀟三哥酒後問著,“當初父皇把蕭瀟遠嫁大唐,我是一萬個不願意,我的寶貝妹妹,竟然嫁那麽遠,還是給大唐皇子做妾。當時

  我就和父皇吵了一架。現在看來,還是父皇有遠見。”

  李恪笑笑不言語,看著一旁已經醉倒酣睡的二哥,並不想與蕭瀟三哥過多交流。

  蕭瀟三哥伸手搭在李恪肩膀,醉洶洶道:“蕭瀟也快生產了吧!”

  “快了,不到一月。”李恪敷衍說著,倘若不是為了安撫穩住你們,我也不必大費周章,讓小萍假裝蕭瀟在府內住下,如今你們全部歸順,也沒有留她的必要了。

  “好,真好,我的好妹夫,難怪蕭瀟收了性子安心從了你,換作我是女子,我也從。你比那個章笙,強太多了,瞧你這模樣,這身份,換作是誰,誰不心動。”

  李恪聽到章笙的名字,將手中酒杯立於桌麵,沉默不語。

  “那個章笙,也太不是東西了,竟然刺殺了父皇,帶兵攻打梁國,還做了高麗的大將軍,難怪當初父皇得知,死活不同意蕭瀟與他,還把他打個半死。當初就該殺了,一了百了!”蕭瀟三哥說完,趴在一旁酣睡。

  李恪傻了眼,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似晴天霹靂當頭一擊,又好像被人從頭到腳澆了一盆涼水。刺殺蕭瀟父皇的人是章笙?怎麽可能,同一時間,怎麽可能同時出現兩個章笙。他若在高麗那與蕭瀟私會的人是誰?淩夜看到的人,又是誰?

  李恪低頭看著蕭瀟三哥,已經沉睡不醒,若不是喝醉,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到底是你喝醉說瘋話,還是小萍在對我撒謊。高麗的大將軍,是嗎?”

  李恪返回自己屋內,心亂如麻,回想這大半年來,自己成長了不少。原本以為自己可以瀟灑放手,可時間一點一點過去,那種心痛才慢慢感受到。原來,愛一個人是這樣的感覺。剛剛離開並不覺得什麽,可時間越久,才發現,原來她早已充斥著自己的生活。即便身邊有再多女人,也無人可以填補她在自己心中留下的烙印,體會不到蕭瀟給予他的那種特色感覺。

  蕭瀟留給自己最後的信,又想表達什麽?

  願君置:一杯烈酒入喉,是汝給之柔。思湧如沸騰,後更痛。竟至終,不過是一場夢,心愈痛。若還初,何能擇忘,寧忘一段舊。汝之語太傷,豪無留之由,而吾猶念君之好。思君不忘,刺痛吾心,願一切皆歸零。歸零至初識,必擇,不複愛卿。吾之愛已停,擇了失憶。(選擇失憶的歌詞改編的,大家去聽聽,及其能表達蕭瀟當時的心境。)

  (翻譯:希望你放手:一杯烈酒入喉,就像你給予我的溫柔。想起曾經,美好的畫麵在腦海中回旋,如海邊的浪花一波一波的湧來,回想起過去,心就越來越痛。你我相遇到現在,終究是一場夢。如果回到相遇最初,如何能選擇忘記,忘記你我

  之間的每一段過去。你對我說的那段話,太現實,冰冷,沒有絲毫回旋的餘地,我再也說服不了自己繼續留在你身邊,找不到任何理由。我卻依然念及你的好。想著你那日無情的話語,難以忘記,每字每句都如刺一般紮在我的心上,願一切都歸零,回到我剛來的時候,我一定不會選擇,愛上你。我已經精疲力盡,對你的執著到此為止,選擇忘記一切,回到最初。)

  放吾,亦釋爾。滿無錯,其不知。願君念其舊,與善之。各自珍重!

  (翻譯:放了我吧,同時也放過你自己。小滿沒有過錯,她什麽都不知道。祈求你念及舊情,善待於她。各自珍重。)

  李恪想著,那封蕭瀟最後留給自己的信。“她到底是心中有我,才這樣說,還是隻是祈求我放了她。言語間,表達的含糊不清,似乎有意如此。你是希望忘記你與我之間的種種,還是希望忘記你與章笙的一段情。”

  李恪徹底糊塗了,如果淩夜看到的那個男子不是章笙,那又會是誰?又是誰幫他逃走的,也是那個男子嗎?

  李恪躺在床上,微醉,卻難以入眠。蕭瀟的人影在腦海揮之不去。

  次日,李恪醒來,沒想其它,直接進來軍隊。詢問大唐將士,高麗的大將軍叫什麽,將軍說著,一五一十,從太子造反開始,一直講到現在。

  章笙,真的是章笙,他這段時間就沒有離開過高麗,怎麽會這樣?高麗的小王爺加大將軍,“王爺?”李恪說著,自蕭瀟走後,再未有人這樣稱呼過自己。而這個稱呼,原來是高麗皇子的稱呼。“本王要親自,會會他。”李恪對將士說著,沒有一人反對。

  李恪回到屋內,寫了一封信交代淩夜徹查此事。

  號角吹起,三軍對壘,李恪騎在馬上,看著自己的對手。其中一人看自己的眼神,滿是怒火,如認識自己一般。笑著,“本王來邊關辦事,特地鼓舞三軍將士。”李恪話落,三軍氣勢如虹。

  隻見那人騎馬上前,“吳王好氣勢,不知可願意與在下比劃比劃?如若吳王贏了,在下自願退兵。”

  兩旁將士連連拒絕,護著吳王。李恪還未開口,那人又說著,“不必這麽緊張,隻是軍前比劃,不會傷及性命,看來吳王不過是虛張聲勢,連比劃也不敢。”

  李恪淡淡笑著,果然是他,這麽強的殺意,還在用激將法,借機為自家軍隊助威,有意思。“讓開,什麽時候輪到你們攔著本王了。”

  李恪用劍指著他,兩人對打,一刀一劍,不相上下。“你就是章笙?”李恪小聲問著。章笙一驚,慌忙退後。“緊張什麽,你的力道遠在我之上,怕什麽?”

  “你怎麽會知道?你還知道什麽?”

  “還知道你刺殺

  了本王愛妃的父王,而且手段殘忍。”

  章笙慌了,繼續問道,“她,她也知道了?”

  “她是誰?”李恪笑著問著,主動刺了過去。章笙起身擋下,以為李恪什麽也不知道,隻是想逞一時之勇,笑著。“你口中的她,可是本王的愛妃?看來你還是有些良知,知道蕭瀟知道,會受不了。”

  “你……”章笙吼著,沒想到他什麽都知道。

  “你放心,蕭瀟她不知道。蕭瀟即將臨盆,本王可舍不得拿這樣的話,來刺激她。”

  “臨盆?”章笙晃了神,李恪借機刺了過去,刺中章笙右腿。高麗將士連忙前來阻止,擋在李恪麵。疼痛感刺激下,章笙才反應過來,抬頭看著,“卑鄙。”

  “兵不厭詐,何來卑鄙之說,你的所作所為,有資格,說本王卑鄙嗎?若不是在三軍麵前,定要你的命。”李恪說著,將帶血的劍丟在一旁,“行了,本王不陪你玩了,該回家看看自己即將出生的孩兒了。”李恪對他笑著,轉身就走。轉身瞬間,臉黑了下來,預產期,是快到了。

  三軍氣勢如虹,不戰而勝。

  李恪辦完事,快馬回長安交差。返回安州,下來馬,幾位妾室及楊妃在門口相迎。

  李恪跳下馬來,沒有多看一眼,問著淩夜,“蕭瀟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