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公元643年
作者:尹夢汐      更新:2021-01-31 19:25      字數:3303
  “要不這樣吧,三哥三嫂有空帶孩子去看母妃吧。駙馬一個人帶孩子去,多少會有些不便,畢竟是母妃的寢宮。”敬兒靈機一動,看著李恪說道。

  李恪站起身來,“敬兒說的在理,駙馬一人去確實多有不便,還是讓母妃等兩天,等你身體緩和了,兩個人一起去比較好。”

  蕭瀟經繃的神經一下放鬆下來。

  “你三哥說的對,當然還是你們夫妻二人一同前去比較好。我看時候不早了,殿下我們也是時候該回去了對吧?”蕭瀟說著對李恪眨眨眼,俏皮說著。

  李恪遲疑了一下,點點頭順著蕭瀟的話說著“嗯,對,府內還有事務需要打理就不久留了,蕭瀟說的是,那我們就先告辭了。”

  蕭瀟自覺的站在李恪身後,低頭又看向孩子“小鬼,我們就先走了,有空再來看你。”蕭瀟說著,撥弄著孩子的小手。

  “這怎麽行,三哥三嫂還沒用晚餐呢?怎麽說也要吃過再走。”程處亮說著,想要挽留。

  “算了算了,你還是讓三哥三嫂走吧,兩人夫唱婦隨,我們打攪豈不很不識趣。”敬兒說著,側顏看向李恪。

  天啊,還是頭一次見敬兒拆台,一點也不給麵子,不愧是李恪與李愔帶出來的妹妹。不鳴則以一鳴驚人。蕭瀟暗自想著,拽著李恪衣袖。

  程處亮不知該如何是好,看看敬兒,隻好安排送走了兩人。

  蕭瀟坐在馬車內,就開始大笑,沒想到李恪也會被自己的妹妹整的時候,淪落到落荒而逃的地步。

  李恪看著,一言不發,振振看著蕭瀟。“怎麽?笑夠了?”

  蕭瀟點點頭,看著表麵上嚴肅,實際有些尷尬的李恪。

  看著這樣的李恪,蕭瀟實在忍不住,又笑了起來。

  轉眼,已回到吳王府內。用過晚餐後,蕭瀟一個人躺在床上,回想著敬兒對她說的話。孩子,我和李恪的孩子?會有嗎?如果有了,那這孩子的命運又會是如何?

  馬上就過年了,我來到這裏也快有三年的時間了,翻過年正好是我嫁給他的第三年。相識想戀兩年,正真在一起,也有大半年多了,為什麽我沒有一點反應。“不對不對,我在想什麽,不可以。”不可以有這樣的想法,我是瘋了嗎?蕭瀟想著,拍打自己的臉龐,讓自己保持清醒。

  “不可以什麽?你想什麽呢?”不知何時李恪已經站在蕭瀟麵前。

  “你什麽時候進來的。”蕭瀟立馬翻起身來。

  “一直都在。你想什麽呢?這麽糾結。”李恪說著,附身靠近蕭瀟,“是不是在想,如果我們什麽時候,能也有這麽一個大胖小子。”

  蕭瀟漲紅了臉“你瞎說什麽呢?我才不要給你生孩子呢!”

  李恪一愣,淫邪笑著,“這麽緊張,看來我是說中了,不過這可由不得你。”

  幾日,蕭瀟都在忙著,打理府內事務,要過年了,想把府內打扮的喜慶一點。閑來無事蕭瀟隨門人一同剪窗花,親手將自己剪得窗花貼在各個房間的窗戶上。想著李恪回來,看到這煥然一新的場麵,心情也會大好。

  李恪從外麵回來,看著滿院子的布置,一臉煩躁“拆了,把這些全都拆了。”

  “回稟殿下,這些全都是王妃親自布置得,確定要拆了嗎?”小萍說著。

  “拆,馬上拆。”李恪沒有一點猶豫,說著。

  “是。”小萍說著,招呼著身邊下人,忙活起來。

  蕭瀟還在與小滿布置自己的主臥,卻見下人已經在拆院內布置。

  蕭瀟連忙走出房門“幹什麽呢?誰讓你們拆的,我貼的容易嗎?”

  “回王妃,是殿下回來了,殿下讓拆的”一男丁說著。

  “李恪?”蕭瀟一臉疑惑,太不像李恪的作風了。蕭瀟沒想其他,轉身前往書房。“我找他去。”

  “小姐?你去哪?”小滿喊著。

  蕭瀟頭也沒回,走出院落。

  來到書房前,看到低頭沉思的李恪。原本怒氣衝衝的蕭瀟,一下軟了下來。轉身前往廚房,親自端著茶點走了進來。

  “殿下,我有些餓了,陪我喝點茶,消消愁如何。”蕭瀟淡淡笑著,在對麵坐了下來。

  李恪抬起頭,看著蕭瀟,一句消消愁,正中李恪心中。“你不生氣嗎?一點也不像你的性子。”

  “本來是挺生氣的,看到殿下一臉哭喪的臉,反而有些心疼。”蕭瀟說著,她清楚李恪是個理性大於感性的人。

  李恪笑了,心疼,這個字眼,也隻有母妃對自己說過。李恪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淡淡說道“魏大人去了。”

  “魏大人?去了?”魏征嗎?他去世了?蕭瀟一下沒有反應過來。腦海中浮現出在敬兒婚宴上,她敬魏大人喝酒的場景,仿佛就在昨日。

  “父皇命令,九品以上官員都要赴喪,家中如打扮的太過喜慶,難免找來閑話。”

  “我明白。”蕭瀟連忙說著,語氣低沉,沒有一點活力。

  李恪驚異的看著眼前的蕭瀟,看著眼淚在蕭瀟眼中打轉,“你在為魏大人惋惜嗎?”

  蕭瀟搖搖頭,道:“我在為父皇惋惜。魏大人一生功成名就,何來惋惜。此時最傷心的莫過於父皇,魏征的去世,父皇失去了一位敢於諫言的賢臣。”

  “是啊,父皇與魏大人,一代聖君,一位名臣,互相監督,彼此成就,才有了大唐現在的盛世。”

  “我就不打擾殿下了,我先回去收拾下一主臥。”蕭瀟說著,想要離開。

  “去吧,明日我們一同前去赴喪。讓小滿前去準備幾身合適的衣裳。”李恪叮囑著說道。

  “嗯。”蕭瀟轉身離開書房,回到院內,吩咐了小滿,一個人靠在床邊,始終沒辦法平靜。魏征去了,魏征去了,是這一年的開頭,而這一年便是父皇最痛苦的一年,太子被廢,也是李治被立為太子的年限。公元643年,而這一年,這麽快就到了,好快。

  六年,父皇還有六年的時間,而今年,是他最痛的一年,也是太子被廢的時間。蕭瀟在腦海中,計算著。而這一年,對李恪來說,又會是怎樣的一年。為什麽我對你的了解這麽少,如果我知道的多一點,是不是就可以改變你的命運。

  原本無憂無慮,被愛情滋養的蕭瀟,隨著魏征去世消息的傳來,危機感也隨之而來。

  次日,李恪前往魏征府內赴喪,蕭瀟一身素衣緊隨其後。

  太子魏王等皇子,個位皇宮大臣,也相繼趕來。太宗贈給羽葆鼓吹,讓其陪葬昭陵。魏征的妻子因魏征平素儉樸,不接受羽葆鼓吹,隻用布車運送靈柩下葬。

  所有人都看著下葬的魏征,而蕭瀟,眼睛卻始終盯著魏征妻子。看著這位衣著簡樸,賢惠,而在眾人麵前,將一切安排妥當,接待著來往的每一位客人。沒有眼淚,沒有慌張,答謝著每一位賓客。

  隨著車隊,眾人來到昭陵,看著魏征下葬。

  浩浩蕩蕩的車隊,停留在昭陵前,太宗從馬車上走了下來。幾個侍衛抬著太宗親自自製碑文,安放在魏征墓前。

  太宗看著眼前的碑文,悲切說道“愛卿陪伴朕多年,當年抓他時,辱罵朕的場景,依稀猶如昨日。如今看看這大好河山,而陪朕一同走到現在的你,卻就這樣去了。”

  太子上前,說道“魏大人一生清廉,為大唐江山鞠躬盡瘁,這樣去了,實在讓人惋惜。”

  太宗聽太子這樣說,太宗隻是歎息,搖搖頭,聽太子的話,卻隻是為他惋惜,魏征作為他的太師,他卻之字未提。

  蕭瀟這才發現太子的腳跛了,走起路來,有些遲緩。

  魏王見此,上前說道“父皇也不必太過傷悲。夢魂依舊能再遇,再論國事笑春風。”(自己編的詩句,意思是不必過度悲傷,這不是永別,在夢中依舊可以在遇見;再論國事時不再是以前劍拔弩張的模樣,而是平心而坐,笑看大好河山。)

  太宗聽到露出淡淡笑容,拍拍魏王肩膀,感到安慰。與愛卿討論國事,總是氣的朕想殺他,說話一點麵子也不給。如魏王所說,或許在夢中相遇,會和諧許多。

  蕭瀟看著一旁難堪的太子,魏王卻一臉春風得意。而看到這一切的又豈是蕭瀟一人,王公大臣無疑不關心著兩位皇子在太宗麵前的表現。

  太宗看著魏征墓碑,“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而如今,朕永久的失去了一副可正身的明鏡。”太宗款款而談,說完摸著墓碑,回頭說著“走吧。”

  蕭瀟聽著,這句在書本上看到的名言,聽它本人說出來,別有一番滋味。是啊,父皇失去了一麵鏡子,而這僅僅是個開始。蕭瀟想著,眼淚流了下來。

  太宗路過,看到流淚的蕭瀟。又看看蕭瀟身邊的李恪,麵顯欣慰。

  蕭瀟點點頭,連忙擦拭眼淚。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蕭瀟,太子看著,隻覺得鋒芒在背。今日自己又輸了,不光輸給了魏王,也輸給了吳王。自己的處境,越發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