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識字
作者:尹夢汐      更新:2021-01-31 19:25      字數:2239
  王妃楊茜站在王府門口,目送著車隊離開,眼淚滴在王府的門檻上。

  你何時能對我這般溫柔待過我,看來這個王妃之位,是要讓賢了。她看著遠去的李恪,轉身返回院落,以往的驕傲被現實無情打臉。

  楊過站在王府拐彎處牆角的樹下,看著默默流淚的楊茜。

  李恪帶著蕭瀟,走出安州境地。車隊浩浩蕩蕩,來往的行人都自動讓行。

  “好無聊呀,騎馬也好無聊。”蕭瀟念叨著。

  “趕個路,你還想有趣,想什麽呢?”李恪對蕭瀟越來越不解,與她受傷之前完全是兩人,感覺現在的她沒有任何煩惱,單純的像個傻瓜。

  現在如果有電視就好了,可以看電視劇還可以放音樂,聽著歌。這古代沒一點可以用來解悶的東西。

  蕭瀟抬頭看了看日頭,豔陽高照,日頭正毒。雖然有樹蔭,但陽光還是時有,時不有。

  我可不要曬黑,這古代雖然曬,但並不是很熱。現代全球氣候變暖,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氣溫上升海平麵上升,危害自然生態平衡,還威脅人類的生存。

  在古代還是很有好處的,可以欣賞到最自然的風光,而不是假山,噴泉。

  “李恪,要不我還是去坐馬車吧,這樣曬兩天,我必然會曬得黑黑的,怎麽做你的新娘,不是給你丟人嗎?所以,你停一下唄。”蕭瀟回頭看著李恪,委婉說著,撒著嬌。

  “按你這麽說著,我騎兩天馬,一樣會曬黑,那不是不配做你的新郎了嗎?”

  “你抓重點好不好,狡辯。”蕭瀟說著,低頭撥弄馬身上的毛。知道是自己要求要騎馬,如今這樣確實不好。

  李恪見蕭瀟委屈的玩著馬毛,笑著,勒住韁繩,停了下來。縱身跳下馬去,伸手牽著蕭瀟,下了馬。

  車隊見此也都停了下來,“大家休息一下,喝些茶水。”

  蕭瀟進來馬車,喝著水,品著點心。

  沒一會,李恪也進來馬車,對外麵的車隊說“啟程。”

  “什麽,你怎麽也進來了?”蕭瀟還吃著點心,嚼著,見李恪進來,連忙捂住自己的嘴巴。

  “我也怕曬黑呀,畢竟我也是要做新郎官的人。”

  謬論,八成是自己累了,想休息。

  李恪打開馬車上的板子,拿出書來看。

  蕭瀟看著那隱藏的書櫃,翻了起來。沒想到古代的馬車還有這樣的設計。凳子下麵用來放東西,和現代蠻像。看著李恪,蕭瀟也起身,翻開自己一旁的座凳,隨手拿出一本翻看著,“哇!好美的字體。”不過看著真難受,一個標點符號都沒有,也不知道這本是印刷的還是手抄的。

  “你又不識字,翻書做什麽?”李恪好奇看著蕭瀟舉動,問道。

  “誰告訴你我不識字,我隻是失憶了。這隻是暫時的。”蕭瀟看著這些書,確實犯難,也不全都不認識,還好還好,隨便拿起一本書讀了起來。

  “你看的懂嗎,不懂裝懂可是很可悲的。”李恪看著皺著眉頭看書的蕭瀟。

  “狗眼看人低,這不就是詩經嗎?能有多難。”蕭瀟不悅,但也不得不接受自己變成文盲的事實。

  “我背首唐詩宋詞嚇死你,李白,蘇軾可都還沒有出生呢?”蕭瀟小聲嘟囔著,說我不懂,還真是屈才。

  “你這一臉的委屈擺給誰看呢?”這丫頭還真是有趣,與高陽公主可有的一拚。

  “不就是詩經嗎,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一共三百零五首,有《關雎》《采薇》等等。”蕭瀟滔滔不絕的說著。

  李恪不語,疑惑地看著蕭瀟。

  “怎麽說不出話來了吧,叫你擠兌我。”蕭瀟腦袋一歪,嘚瑟起來。

  “你這道聽途說的本事到是不小,聽說書的說的吧。”

  “你胡說什麽。”蕭瀟緊張起來,挺直了身板。

  “那你給我讀一首我聽聽,你不是正在看嗎?”

  這是要考我呀,讀算什麽,我背給你聽。蕭瀟端著書,一本正經地背了起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李恪看眼前蕭瀟的樣子,笑著,“背地不錯。”

  “啊?”他怎麽知道的,他這心思可以點都不像二十歲的小夥子。還說現代人現實早熟,這古代人,這算什麽,老練嗎?原本端著的書,掉了下去,倒扣在地上。

  “你想識字嗎?我可以教你呀,反正現在很閑。”李恪說著,放下手中的書。撿起詩經,翻了過來。“果然,這一頁可沒有《關雎》。”

  蕭瀟也不想再裝了,李恪這般大度,在說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也不會因此被人看低,我這是何苦呢?完全沒必要啊。

  蕭瀟看著李恪,乖巧地坐到李恪一旁。笑著點點頭。

  “你這有《論語》嗎?先從《論語》開始吧,這個我會背的多一些。”蕭瀟接過《詩經》,合了起來。

  “《論語》深奧,你竟然對《論語》比較熟悉,你理解的了嗎?”

  “深奧,有嗎?我怎麽不覺得。”蕭瀟糊塗了不就是初一的課文嗎,能有多深奧,高中學的《離騷》才難背呢!

  “我看你還是從《詩經》開始吧,正好這就有,《論語》等到了京城,我再找給你。”李恪說著打開書來。

  蕭瀟變得像一個學生的樣子,跟著李恪讀起來,又拿到一旁自己看著,讀者。

  一個多時辰過去了,已是正午,在車廂內打起盹來。

  靠在李恪肩膀上安穩的睡著。

  作者的話:李恪死於房遺愛謀反案,無辜被牽扯其中。但在高宗李治時期始終沒有平反,而是武則天退位後,唐中宗第一時間幫李恪平反昭雪,以親王禮改葬,卻未讓李恪陪葬昭陵,成為曆史疑雲,公元705年。

  而同樣冤死的長孫無忌,在公元674年,高宗便幫他平反,恢複官爵,並且陪葬昭陵。

  李恪初任王妃楊氏死於貞觀中期,墓地在現在的安陸市發現,經過考察,隻有一人骸骨,並未找到李恪骸骨。李恪後代家譜記載李恪與第二任王妃蕭氏合葬。而初任王妃楊氏沒有子嗣,也就是沒有兒子,有沒有女兒現無從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