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153真做假時(2)
作者:柵晚      更新:2021-01-30 08:16      字數:2141
  “姚總管,我們是不是還是要準備一下明天的資料?”看來姚天順也沒有真的生氣,所以把話題拉回來,也不算是不妥。

  “不用了,明天的是不公開審理,審理的時候甚至你我都不會在場,資料都已經收上去了,這件事情市府大人遠比我們想象的更重視,到時候可能就是審完就直接發個簡單的通告了事的。”說起這個事情,姚天順自己倒是焉了三分。

  這個案子從事發當天,都一直是他跟著的,現在竟然連聽審理的資格都沒有,也確實是讓人有些情緒的。

  這安寧也是膽子大,明明是被叮囑了近期最好是不要離開青林,但是聽說昨天已經在京城裏了,還在舉辦見麵會,做講座,他的意思是,就算是這案子最後判的是自己輸,也不能耽誤了和大家一起研討專業的機會。

  醫術醫學這個領域目前人們探知的還很少,現在都是靠看,靠把脈說到底是靠感覺來判斷,絕大多數都算是“經驗之談”,希望將來能夠有很多技術協助來確診,不然隻有來醫者才能夠掌握更多,年輕人要熬到白頭才能更有所成,大器晚成。

  而很多人和事不一定會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後起之秀。

  “那明天要是安寧回不來,到時候這案子怎麽審?”周青青很著急,開庭不出庭,這種人是不是跟老賴很像啊,那到時候判決算數嗎?

  對於這些,周青青實在是知道的太少,現在她自己是沒有辦法去判斷的。

  “來不來,定下來的事情總是要做的,他自己違反,就要承擔後果,反正他有的是錢,能夠用錢擺平的事情,他也懶得管太多吧。”姚天順說起這個事情,就表現出很煩惱,周青青便也不再多問。

  兩個人都這樣在屋子裏,葉欣也還沒來,估計這個時候睡的正香,畢竟入睡時間太晚。

  有可能是今天都不會來衙門了吧,那周青青就需要自己去了解了。

  跟姚天順說了聲,於是就又出門了。

  一出來,就感覺心裏舒服多了。

  她其實有點一點後悔,為什麽自己喜歡會那麽喜歡古代的那種風格和感覺呢,實際上真的在這樣的環境下,人真的是一點都不舒服。

  她有目的地,但是不想這麽早就過去,於是現在就是在街上領會人情風采,這樣也讓人心情開闊許多。

  厚厚的冬裝讓人行動都沒那麽方便,每呼出的一口氣都在空氣中變成了白霧,將兩隻手兜在另一隻的袖子裏,她覺得自己很村姑。

  上班的地方是典型的當朝建築,高高的房子,木質的,柱子高的整個屋子都很空曠,住慣了三米層高的水泥房後,覺得這樣的高度很難適應。

  門檻也高的嚇人,跨過門砍的時候要高高的抬起腳,不然被絆一跤,有可能摔掉牙。

  人在房子裏,躲在哪根柱子後就會被看不到,下午或者傍晚時分,點一盞燈,隻能照亮身邊,其他地方都是黑暗的,給人的感覺也是陰森可怖的。

  人的存在實在是太渺小,所以,這裏的人應該會適應失去,失去父親、失去母親、失去愛人、失去小孩。

  因為一個人要活到七十歲已經是意外,大多在五十多的時候,就入了土,這一切可真的是讓人覺得沮喪。

  所以她對於行醫的真的是有很大的敬畏。

  晃晃蕩蕩了有一段時間,雖然麵臨這麽多的不定和不快的因素,但是這裏的人還是在努力的活著啊。

  等把魂找回來也算是到了目的地,安寧醫館的青林分舵。

  醫館仍然很多人,這個醫館幾乎是壟斷了青林的生意,以物美價廉的藥材,和高明的醫術,俘獲了患者和家屬的心。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這樣,各種醫館,各種擅長都很多,簡直是百花齊放的感覺。

  然而青林醫館入駐後,憑著背後強大的資本,即便是虧本,也把藥材低價賣出,也確實是有很多厲害的醫者被他們納入麾下,為他們所用。

  基本上真的鑽研醫術的人,都有一顆懸壺濟世的心,能夠用好的人給患者看病,還能讓他們用更少的錢買的到同品質的藥,這不就是他們存在的意義嗎?

  然而這些人不過是被人利用了而已,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理想和抱負,所以青林醫館最開始的時候高薪聘請醫者,正常價錢購買藥材,低價售出,在三年的入不敷出之後,其他的醫館也漸漸的被淘汰。

  畢竟一個個藥材哪怕是按照進價賣出去也是比安寧醫館要高的,何況,開醫館本身也是需要至少滿足糊口這個功能。

  所以這麽多年下來,凡是被安寧醫館入駐的地方,早已經沒有了當年百花齊放的現象。

  而一個隨著時間推移而暴露出來的現象,已經讓人漸漸有了一種感覺,溫水煮青蛙,隻是水溫變開的時候,人們已經再也沒有機會去重新選擇。

  由於沒有了其他醫館的進貨,藥材種植的人也找不到更多的買家,安寧醫館這邊采購時候便又一再壓價,導致種植藥材的也沒有了利潤,以前是同樣的價格,安寧醫館可以一次把所有的藥材都采購完,而現在沒有利潤了,想種出更多更好的藥材,就是意味著自己要虧本。

  另外,在安寧醫館的醫者們,薪資待遇也並不如剛進去時候一樣誘人,這個市場已經被它們獨大,它們就可以去挑選市場上的人才,便是也不會再優厚的對待他們。

  隻有患者,藥材比起來和其他奄奄一息的醫館,價格是便宜不少,然而店大欺客的事情常有發生,患者也不再是可以有很多選擇的自由人員,而是某種程度上是任人宰割的魚肉。

  大大的牌匾,氣派的門楣,都在昭示著安寧醫館的獨大。

  這樣的場景不禁讓人想起了李娉的那個醫館,收拾是收拾的亮堂,但是卻沒有這種日進鬥金的盛況,這安寧醫館啊,硬是把人命做成了生意,把日子換成了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