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找房子
作者:柵晚      更新:2021-01-30 08:16      字數:2158
  李欽文本來想陪著她一起進去,但是周青青不放心三娘和二春,怕他們吵架,就沒讓。

  往裏走了十幾個店麵,果然看到了一座橋,大冷天的,橋上的風不小,橋的兩邊都有牆,牆上麵就貼著很多白紙紅紙黃紙的告示,各種各樣的,賣東西的,開業宣傳的,招工的,招租的,求租的,還有找人的,一堵牆就把這個城的百態描繪出來的。

  周青青找招租的,總共看到六個招租的,但是很多都是合租,價格倒是還好,沒有貴的離譜,合租對於他們這麽一大群人就很不好,所以隻能找整租的,整租的就會貴很多,這裏可是離京都最近的一個市府了,周青青想著肯定是錢不夠,會吃不消的,怎麽樣去賺錢呢?

  到另一麵牆那再找,這下看到了一個整租的,是個小屋子,大概是一個堂屋和一個房間,房子進深比較深,房間隔斷成兩個房間,住倒是構夠住的,租金也不貴,一個月三百文。

  周青青把地址抄了下來,就往回去找了。

  隻是這裏簡直是美食一條街,各種食物的香味簡直是太誘人,看到了房子的租價,她也就不那麽擔心,房價比想象的低一些,畢竟是靠農耕為基礎的世界。

  不是靠工業,耕地才是最值錢的,至於城裏的房子,要是沒有像樣的生意和本事,那可真的是在城裏住不下去的,看來想要跟著時代走,跟著社會走,跟著朝廷去賺錢,還是要弄清楚社會的結構和政策。

  隻是周青青自己對這裏的政策也不清楚,所以目前的想法也是隨時可能會被打臉的。

  打臉重要嗎?不重要,人都是在錯誤中摸索前進的。

  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弄點好吃的,自己過過嘴癮也給他們帶一些好吃的。

  烤餅,他們又稱是鍋盔。

  這名字也不知道是誰取的,簡直是太接地氣了,鍋盔鍋盔,她以為是頭盔一樣的那種,結果看到別人拿在手裏的,就是烤餅。

  麵餅,加上不同的陷,有豬肉餡,牛肉餡和菜陷,包在裏邊然後用擀麵杖一樣的東西把它們擀成餅的形狀,再撒上芝麻,一把拍在灶膛裏頭。

  最有來頭的應該是灶膛,外觀是用土砌起來的,裏頭當然不會也是土,不然麵餅拍在上麵,等熟了,絕對也是不能入口吃。

  灶膛裏邊倒是鐵片做成的,然後在裏邊點上炭火,炭火必須是文火,不能太大,得是溫度適宜,把餅拍上去之後,就會貼在上麵。

  一個餅大概五到十分鍾的烤製時間,拿出來的時候,整個餅主題呈稍稍黃一點的顏色,然後貼著鐵皮的地方顏色會深一些,隻是整個就特別香,咬一口更是不得了,不僅香味成倍的溢出,還帶著嘴裏的滋味,麵餅的醇厚香,肉的鮮美,整個脆脆的口感,簡直是讓人欲罷不能。

  周青青觀察了幾個買餅的人,豬肉餡的大概是八文錢一個,算了算賬,自己一個,李欽文一個,二春一個,三娘一個,還心心念念合起來吃一個,那就一共要買五個,四十文錢。

  周青青整個人楞在哪裏,雖然覺得是一比巨款,但是還是咬牙買了,這種東西也不是天天吃的上。

  “老板,烤五個豬肉餡的。”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會這樣,越是針對底氣不足的,周青青越是裝的更牛。

  “好嘞,小姑娘家裏頭人不少啊,一點就是五個。”老板麵色紅潤,一直忙個不停,生意好到不行。

  不得不承認,在這麽冷的天氣裏,這個烤餅比自己的手抓餅更吸引人,香香的,幹幹的,簡直就是自帶冬天基因的小吃、美食。

  好在這個點,周青青是唯一的客戶,一次可以烤五個,也不需要等這餅一批一批出來,周青青滿懷期待,回去給他們帶好吃的,估計他們一個個會開心的跳起來吧。

  過了大概十分鍾,她就往回走去,本來開開心心的,隻是看坐在前麵的二春和坐在後麵車上的李欽文都是一臉沉重。

  鬧市裏停車是個很難的事,周青青沒有多問,隻是趕緊把車趕到人少的地方去。

  “這是發生什麽事情了,為什麽一個個臉色這麽沉重?”周青青真的是頭痛,為什麽一群人這麽讓人不省心。

  “沒事沒事,女兒,他們兩個就是剛才爭吵了一下,都是些無謂的話,可能就是你不在,他們看不我慣,沒事沒事。”三娘趕緊出來打圓場,兩個當事人也沒準備要說的意思。

  “沒有最好,有什麽事情可要跟我說,我找好房子了。”周青青把餅分給他們一個個,待會兒就去看房子,看好之後就可以慢慢的找事做了,也不一定就一定要去衙門上班,橋頭那告示上麵,招工的還挺多的。

  “天哪,這是什麽啊,怎麽這麽好吃,我的媽!”三娘在車裏發出陣陣驚呼,心心念念手裏也是拿著餅,吧唧吧唧的咬著,似乎十分讚同三娘的話,李欽文和二春靜靜的吃著,沒出聲。

  周青青看看這輛車上的人,再看看那輛車上的人,反正她一直都是以最壞的打算在做任何事,或者說是在過日子的,再不濟,大不了她自己一個人照顧心心念念,三娘應該也不會再死而複生了吧。

  有什麽大不了的呢?這餅倒是真的好吃。

  吃吃喝喝之後,周青青把抄的地址拿在手裏問了一下行人,大概摸清楚了房子所在的位置,就照著別人給的路線,往房子那裏去了。

  其實她也不知道,這個地址到底是房子的地址,還是房東現在所在地的地址,她隻知道,照著這個地址找去,是能夠找到人去租這個房子的。

  結合手裏的地圖,還有行人給的信息,他們兜兜轉轉大概兩刻鍾,可算是到了目的地。

  這裏是一個鬧市區,一家雜貨鋪,接近年關,雜貨鋪生意很好,往來的人絡繹不絕,她想去問一下,卻沒有人接待她。

  等了半天,她終於鼓起勇氣。

  “我是在橋頭看到了招租的廣告的,你們這裏誰要租房子,我找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