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諸國使臣繼續懵 【求收藏!】
作者:姑蘇慕容      更新:2021-01-30 02:32      字數:1557
  第二十四章諸國使臣繼續懵求收藏!

  太極殿內。

  眾多使臣已經有些沉不住氣了。

  隻剩下了最後一題,要是再回答不上來,那就真的無顏回國了。

  察覺到他們壓抑的心情,房俊輕笑了一聲,然後,不急不緩的說道:

  “諸位可知,孔聖人門下有多少弟子?”

  這句話一出,一夥使臣當即就有點傻眼。

  因為,這個問題太容易了。

  孔子作為儒學思想的創始人,中原地區,以及周邊之地的人,對他的事跡都有所耳聞。

  祿東讚毫不猶豫的說道:“孔門弟子三千,其中達者共有七十二人。”

  春秋戰國時期,各門學說百花齊放,各自爭鳴,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其中,以儒家思想為最。

  因此,孔子門下的弟子,自然是很多的,據傳聞有三千人之眾。

  不過,裏麵得到了孔子真傳的,就隻有七十二個。

  房俊微微頷首,表示他答對了,然而,祿東讚等人還沒來得及高興一下,就聽見房俊又問道:

  “這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諸位可知其中冠者幾人,少年幾人?”

  聞言,眾多使臣再度傻眼了,陷入了深深的懷疑人生當中。

  所謂冠者,就是成年人。

  在古代,如果一個人成年了,就會舉行冠禮,所以有這麽一個別稱。

  房俊的問題就是,孔子的七十二位出色的弟子中,有幾個是成年人,有幾個是未成年人。

  講道理,孔子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一千多年了,大家能記住他們的事跡,都是在靠《論語》一書,這特麽誰知道那些弟子有哪些是成年人,哪些是未成年人啊?

  《論語》裏麵也沒記載這個啊!

  作為孔聖人的隔代傳人,連孔穎達在聽聞這個問題後,都思索了半天,翻閱了不知凡幾的記載資料。

  最後,也沒回答上來。

  就更別提這些蠻夷之地的人了。

  果然,以祿東讚為代表的眾多使臣,盡皆陷入了思考中,跟上兩輪考較時的表現如出一轍。

  唯一不同的是,這次要是再回答不上來,那就沒有下次機會了。

  因此,眾人就算明知這題不簡單,也都是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努力的想著答案。

  可惜,隨著時間一步步逝去,他們依舊是沒想出什麽結果來。

  “諸位,可否有人知道答案?”

  過了許久,看見時間到了,房俊微微一笑,對眾人問道。

  “這.........”

  一幹使臣麵麵相覷,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最終還是欲言又止,沒能說出一句話。

  甚至於,這次大家連問答案的想法都沒了。

  因為,他們一道題目都沒答出來,大唐就有了堂堂正正的借口,不實行和親政策。

  大唐的實力,絕對是諸國之中最強的。

  若是能跟大唐聯姻,就相當於是抱住了一條大腿,好處也是不可言喻的。

  而現在,事實擺在眼前,他們已經錯過了這條大腿。

  眾多使臣自然對任何事提不起興致。

  不過,這個時候,房俊卻是裝作沒看懂他們的情緒,爽朗的宣布答案道:

  “《論語》中有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五六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兩者相加,剛好是七十二人。”

  這話說出,不止是這些異國的使臣們愣住了,連朝堂上一些不知內情的大臣們都愣住了。

  我靠!

  是這麽解釋的嗎?

  這特麽也行?

  貌似,《論語》上的這句話不是這個意思吧?

  你特麽在忽悠人呢?

  最關鍵的是,房俊如此解釋,還真能說得通,最後加起來不多不少剛好七十二。

  當即,一些人就望向了孔家後人孔穎達,目光之中似乎在說,你祖先是這個意思嗎?

  察覺到了這些目光,孔穎達不禁苦笑了一聲,然後,裝作是沒看見一般,一臉嚴肅之色。

  說實話,看了這麽多年的《論語》,他是真沒發現這話還能如此解釋啊!

  另一邊,諸多使臣麵如死灰。

  他們知道,這次是真的徹底敗了,敗給了大唐的這位年輕人。

  新書求鮮花,求收藏!求評價票,求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