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書信
作者:辰帝      更新:2021-01-29 05:01      字數:1986
  第二百九十八章書信

  他們可是清楚的看到,那無以倫比的金龍,在撞擊到那些蒙古將士們身體之上的反應。

  那可是直接的身體爆裂開來,死無全屍的下場啊!

  什麽牛皮盾牌。什麽甲胄,在那金龍麵前,簡直就是連個屁都不如的好伐!

  站在一旁的金輪國師,同樣也在深深的思考著。

  他縱橫江湖幾十年,何時見到過如此強大的一招呢!

  竟然可以這麽輕鬆的摧毀千名蒙古將士,甚至連同著他們的身體和鎧甲什麽的。

  這的確是可以說是超乎了常理的攻擊了。

  但是,金輪國師想不通的是,為什麽在這戰場之上,會出現這麽一號人物呢!

  這人物來這裏是為了什麽,又到底是誰呢!

  想到這裏,金輪國師倒也不再猶豫,直接上前一步,躬身對著那正在生悶氣的元主說道。

  “王爺,如今之際,我們也隻得暫時先穩定軍心了,至於拿下襄陽城這件事情,我看還是需要再等幾日再說,不知王爺,意下如何?”

  聽得金輪國師的問話,元主這才醒悟過來。

  隨後呼出一口粗氣,看著那營帳之外黑蒙蒙的天空,眼中光芒閃動。

  “現在我軍軍心不穩,不宜作戰,聽我命令,幹淨下令穩固軍心,勢必不能出現逃兵的跡象。”

  元主果真是大汗的後代,在這短時間的慌忙當中,也很快的醒悟了過來。

  當然,這其中,肯定也是有金輪國師的功勞的。

  “是!”

  “是!”

  隨後,那跪倒在地的幾名將軍如蒙大赦,急忙從地麵之上爬起,對著元主拱了拱手,隨後便是快步的向著營帳之外退去。

  他們還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呢!

  慕辰表現出來的實力實在是太聳人聽聞了,蒙古大軍的軍心,也勢必會因此而動搖。

  所以,這些將軍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極力的穩定住動搖的軍心,安撫普通將士們。

  告訴他們不要擔心,很快就過去了。

  隻有這樣,才可以盡可能的保護蒙古將士們的戰鬥力。

  要不然的話,蒙古軍心渙散,是很容易遭受到大宋這邊的打壓的。

  一旦大宋軍隊協同著中原武林俠客們一起出擊的話,一定會給軍心渙散的蒙古大軍造成不可估計的損失。這可不是這些將軍們願意看到的。

  待那幾名將軍們離去之後,元主走到金輪國師身前,看著後者問道。

  “國師,不知你對這事怎麽看,難道那人真的是神仙不成?”

  元主的問話,讓金輪國師滿臉的苦笑。

  他也不知道該怎麽去回答這個問題了。

  畢竟,慕辰表現出來的實力。的確不像是凡人所擁有的。

  但要是歸咎於他是神仙,卻又要怎麽去證實呢!

  這是個問題,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至少,金輪國師是無法想通的。

  “王爺,這我也不知道,那人的實力太過於強悍,並且如今已經進入到了襄陽城之內,看這樣子,是來援助襄陽的無疑,但是這一號人物,到底是誰,這一點,屬下卻也是不知了。”

  金輪國師的回答很保守,同樣的也很模糊。

  他沒有確切的說出,慕辰到底是神,還是凡人。

  同樣的,也沒有把慕辰的身份給說出來,當然,這也可以歸結於,他也不知道慕辰的身份。

  畢竟。這一號人物,完全就是空降到這戰場之上的。

  根本就沒有人知道他是從那裏來的,更沒有人直到,這人到底是誰,是神,還是凡人。

  這幾點,金輪國師都不知道,所以也隻得這樣回答了。

  “連國師你的也不知道嗎?看來這一次的事情麻煩大了。”

  元主呼出口氣,眼神中的擔心神色一點都沒有減少。

  說罷,他大手一揮。喚來了一名貼身侍衛。

  “給我備好筆墨書信。”

  說罷,便是坐到了那缺了一塊扶手的寶座之上。

  金輪國師見此,自然是知道這元主是要幹些什麽了。

  但是,事情已經到了這步天地,他也是不能隨便的做出決策了,一切的選擇,都需要元主親自來做。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元主的一個決策,可以拯救整個軍隊吧!

  這說的並非是沒有道理的。

  畢竟。慕辰的強大,是已經超乎了常理的。

  這種實力的人,就是想要把這麽一個軍團給係數擊殺在這裏,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一次元主寫信,第一是向大汗稟報這慕辰之事。

  第二便是問清楚,到底還要不要繼續攻打大宋,這一點很重要。

  要是大汗說不打了,那麽他元主勢必要帶著蒙古將士們,連夜從這裏撤退出去。

  畢竟,慕辰可不是什麽好惹的人,萬一惹惱了。估計這軍隊,又將要受到超強的打擊了.

  要是大汗說要繼續攻打大宋,那麽元主就危險了。

  慕辰的實力,他見都是沒有見到過。

  要是繼續進攻,也也得請求支援這麽一條路可以走了。

  不時,這筆墨和信紙便是被侍衛拿了上來,擺放到了元主的身前。

  元主坐下,手持毛筆,對著那信紙奮筆疾書,把這裏當前發生的基本情況都匯報了上去。

  就連慕辰表現出來的種種手段,都是一字不落的向著上麵遞交著!

  相比較於蒙古軍營裏麵的沉重,在襄陽城之內,卻是顯得放鬆了不少。

  在這城中,大宋的軍隊都駐紮在城牆之下,也就是距離城牆最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