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助力曹操?
作者:布衣米豆腐      更新:2021-01-28 12:56      字數:2290
  第226章助力曹操?

  攻下了高句麗城後,蒙辰並沒有著急率部東進,而是命人帶上了高句麗王與高句麗大王子的首級,前往勸降。

  若是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對於蒙辰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好事。

  別看現在還不到五月,但留給蒙辰的時間並沒有多少。

  “公子,夜不收傳來消息,甘將軍率領水軍精銳抵達涿郡。”蒙山的聲音傳來,打斷了蒙辰的思緒。

  “來的好快,看來興霸比本侯還要著急。”

  “哈哈哈,主公那海船圖紙一出,興霸怕早就魂飛千裏之外!”徐庶笑著說了一句。

  “海軍之事急不得,海港雖然已經選定,但正如元值所說,修不通道路一切無從談起。”

  “公子,暗部傳來消息,王越那邊一切準備妥當!”說完這句,蒙山自覺的退了出去。

  如今字蒙辰手下,擁有兩大情報部門。

  其一便是夜不收為主的軍方斥候,其二便是王越為主的暗部。

  這二者之間完全獨立運行,尤其是暗部,專門幹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主公可是要……”徐庶的話沒有說完,但手指卻落在地圖上的江東之處。

  “曹操大軍遲遲不能南下,本侯心中隱隱不安。但這種見不得人之事,暗部也不會直接出手。”

  “正所謂,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暗中推波助瀾還是很有必要的。”

  說實話,蒙辰並不願意這樣做,但眼下時間緊迫,曹操若是不能大舉南下,保不準會揮軍北上。

  更何況,蒙辰剛剛占領幽州,兵力分散已經成為定局。

  若不給曹操幫幫忙,蒙辰心裏也不會踏實。

  嚴格意義上來說,曹操與蒙辰二人都覺得現在還不是正麵對決的實際。

  曹操需要時間發展,蒙辰何嚐不是?

  “主公是想派出刺客?”徐庶猛地一驚。

  雖然暗殺這種事擺不上台麵,但若是日後被人知曉,對蒙辰的聲望影響可不止一點半點。

  “元值所言不差,但本侯不會親自動手,借刀殺人何樂而不為?”蒙辰哈哈大笑著。

  “許貢死於孫策之手,其門人一直在找機會刺殺孫策,本侯僅僅是提供了些許幫助而已。”

  “即便是日後孫家人查到,死無對證罷了!”

  說這兩句話的時候,蒙辰的眼神便的陰狠起來,亂世之中何為英雄?何為梟雄?

  但英雄也好,梟雄也罷,那都是後人的評價。

  況且,孫家之人用同樣的手段對付過自己,這次的謀劃隻能算作,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徐庶深吸一口氣,這樣做雖然不光彩,但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況且,即便是蒙辰不這樣做,估麽著曹操也會如此。

  “告訴王越,記得把屁股擦幹淨!”蒙辰冷冷的說了一句。

  這些年來,蒙辰的心性有了很大的改變,雖然平日裏和往常一樣,但在大事上的決定沒,有以往那種拖泥帶水的感覺。

  取而代之的則是,上位者的一絲狠辣!

  徐州城內,對於劉表與孫策的聯合,曹操很是煩惱,整日冥思苦想可始終想不到解決的辦法。

  尤其是那個人稱江東小霸王的孫策,如果不是他的介入,揚州早就被全部拿下。

  “奉孝身體不適,不可妄動。”當曹操發現郭嘉的身影出現,急忙上前將其扶住。

  “多謝主公!嘉,的身體越來越差,恐怕時日不久,主公大業未成,嘉死不瞑目。”

  “奉孝慎言,某已派人前往長安尋找華佗,想必就快有消息了。”

  郭嘉擺了擺手,華佗在長安被蒙辰當個寶貝似的供起來,哪有那麽容易就能請動?

  “主公無需擔憂孫策,此人必死無疑。”緩了緩神,郭嘉拖著疲憊的身子說了一句。

  曹操略顯驚訝,郭嘉這話裏有話,可孫策人稱小霸王,英勇無比,即便是典韋出手也不見得能將其陣斬。

  “孫策吞並了江東,所誅殺的都乃是些英雄豪傑,這也正是結症所在。”

  “孫策此人輕率而不善於防備,雖然擁有百萬之眾,卻很少帶護衛同行。”

  話到此處,郭嘉急促的咳嗽了起來,好不容易停止了咳嗽,繼續道:“如有刺客伏擊,必定要死於刺客之手。”

  此言一出,曹操雙眼冒出精光,可僅僅是幾個呼吸便又暗淡了下去。

  刺殺雖然是好,可如果真的那麽容易,恐怕孫策也活不到現在。

  “主公無慮,蒙辰自會出手助主公一臂之力。”郭嘉一邊咳嗽一遍說著。

  一晃十天已過,江東那邊果然傳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

  孫策遇刺,傷重不治而亡!

  聞言的曹操喜形於色,立刻下達了拿下揚州全境的將令,趁你病要你命,這才是精髓中的精髓。

  “報,啟稟主公,府外一人自稱張仲景,可治祭酒之病。”

  丸都城內,當漢使帶著高句麗國王與大王子的首級抵達時,整個丸都炸鍋了。

  漢使並沒有多言,僅僅是放下了首級便轉身而去。

  國王被殺,大王子被殺,高句麗如今徹底的失去了主心骨。

  大臣們一片慌亂,漢使越是不說什麽,越讓這群大臣心驚膽戰!

  “諸位均乃高句麗之肱骨,眼下父王、大哥被殺,漢軍隨時有可能進軍,該如何是好?”說話的乃是一位英俊的少年。

  雖然很年輕,但他的身份卻不一般。

  高句麗王生有兩子,其餘全是女兒,而九王子天性聰慧深的高句麗王喜愛。

  “殿下,漢軍勢大,投降才是上上之策。”

  “哼!高句麗的大好江山就這樣讓出去?”

  “大漢這等上國,並非吾等能得罪的起,老國王不聽勸阻,方才有今日之禍。”

  “爾等…爾等…”九王子氣急敗壞,全身都顫抖起來。

  說來也怪,高句麗王除了大王子與九王子外,其餘均是女兒。

  眼下這種局麵,年少的九王子根本就無法控製。

  “祖宗打下的江山,豈能說降就降?”九王子怒吼一句,迎來的確實一陣歎氣。

  王庭裏的這些老家夥,一個比一個人精。

  九王子年幼,今日這等表現,必然是有人在背後點撥。

  但,這一切注定是徒勞的,大漢並非高句麗能等罪的起。

  冥冥之中,某些利益熏心之人將高句麗,一步一步推向了滅亡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