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趙雲現
作者:布衣米豆腐      更新:2021-01-28 12:55      字數:2304
  第132章趙雲現

  遼西郡肥如城,自從袁紹失去青州之後,困守在遼西郡的公孫瓚的日子便沒有好過。

  原本,袁紹是想和談的,但公孫瓚卻未同意。

  如此以來,袁紹隻得傾盡全力剿滅公孫瓚。

  臥榻之側,豈能容他人酣睡?

  一條活路,卻被公孫瓚自己走到了死胡同裏,將士們士氣低那是必然。

  況且,麵對袁紹大舉進攻的時候,公孫瓚拒絕救援連被圍困的部將。

  這樣連續的兩手昏招,讓公孫瓚陷入了絕境。

  雖然袁紹大軍還沒有抵達肥如,但整個城內卻是人心惶惶。

  若不是公孫瓚嚴令百姓外逃,此刻的肥如成怕早就成為了空城。

  塔樓之上,公孫瓚麵色憔悴,麵對著一堆一堆的問題,完全沒有了應對之策。

  若不是抵禦外族給公孫瓚攢夠了威望,軍心恐怕早就散了。

  “主公,白馬義從尚有千餘,還請主公速速離去。”一員白袍小將苦苦勸解著。

  “離去?離開肥如城又去那裏?天下之大,早已沒有本將的安身之處。”公孫瓚歎了一口氣。

  在此之前烏桓人已經向公孫瓚釋放出了善意,可公孫瓚心中知曉,即便是向袁紹投降,也不能去烏桓人的領地。

  至於遼東,公孫瓚不是沒有想過,路途遙遠是次要的,此刻公孫瓚已經心灰意冷,完全失去了鬥誌。

  “主公,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大公子已經前往黑山求援。”一旁的嚴綱開口勸解。

  “等黑山軍抵達,吾等早已魂飛魄散!”語畢,公孫瓚揮了揮手,多餘的話一句也不想說。

  之所以讓長子公孫續前往黑山求援,其目的就是為了給公孫家留下一條後路。

  換句話說,徐無城破,公孫瓚身死,至少還留下了公孫續這條血脈。

  眾將緩緩的退去,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無奈之色,跟隨公孫瓚這麽多年,他的脾氣性格都清楚。

  一旦其下了決心,根本就沒有挽回的餘地!

  “子龍老弟,白馬義從還能戰否?”嚴綱拍了拍年輕將令的盔甲出聲問道。

  “雖然傷筋動骨,但尚有一戰之力。”

  “如此甚好!”

  肥如城以北,長城以外的草原少,一支五千餘人的騎兵飛速疾馳著。

  為了盡快趕到遼西,蒙辰冒著巨大的風險穿過了鮮卑人的地盤。

  好在這一路風平浪靜,鮮卑人根本就沒有發現這五千人的存在。

  “存孝兄,進入長城不遠便是肥如,也不知袁紹大軍是否攻破城池。”

  “斥候已經出發,相信很快便會有消息傳回。”

  “希望吾等來的不晚。”

  李存孝點了點頭,而後幾度張口卻又沒有發出聲來。

  “存孝兄是想問,為何增援公孫瓚?”

  蒙辰笑著反問了一句,相信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李存孝,絕大多數將令都很好奇。

  “本侯說過,為了白馬義從!”蒙辰再次強調了一句,這時候絕口不提趙雲之事,主要是擔憂眾人不解。

  過了長城之後,蒙辰便下令大軍開始安營,長途行軍士卒和戰馬都很疲勞,盲目殺到肥如隻會帶來更壞的後果。

  入夜十分,第一批斥候返回了,肥如城雖然還在公孫瓚的手中,但袁紹的大軍已經離的不遠了。

  “主公,斥候探報肥如城四門緊閉,防守嚴密。但,公孫瓚的軍隊似乎士氣低落。而袁紹大軍距離肥如僅僅三日的路程。”

  “還不算晚,讓將士們好生休息兩日,立刻派人聯絡公孫瓚。”

  “諾!”

  一日之後的肥如城內,嚴綱急匆匆的向著公孫瓚的住所而去。

  就在剛剛,巡邏的士卒送來了西涼軍的書信。

  “主公,西涼刺史蒙辰,率部五千正在北麵的長城內安營。”嚴綱笑著說道。

  “哦?可有書信?”公孫瓚頓時眉飛色舞起來。

  “有!”

  接過了嚴綱遞來的錦帛,公孫瓚仔細的看了起來。

  書信的內容不算多,蒙辰寫的也很清楚。

  大致可以理解為,袁紹兵力龐大,五千騎兵無法扭轉占據,但可以護送公孫瓚及其家人前往西涼安置。

  雖說不能擊敗袁紹大軍,但在死境之中看到了一絲生的希望,公孫瓚皺著的眉頭總算是舒展開了。

  看完了書信,公孫瓚立刻踱起步,顯然是在做最後的決定!

  “嚴將軍,本將帶汝如何?”

  “主公知遇之恩,嚴綱定然已死回報。”

  “蒙辰說的對,五千騎兵不足以扭轉戰局,但卻可以護送吾等家小離去。”

  此言一出,嚴綱身軀一陣,原本他們苦勸,公孫瓚一個字也聽不進去,眼下卻被蒙辰的一封書信打動了。

  “主公的意思是?”

  “汝帶上子龍及一千白馬義從,護送眾將家小悄悄離去。”公孫瓚說到這裏突然開懷大笑起來。

  “本將留在肥如,與袁紹決一死戰!”

  “主公不可,主公速速離去,本將在此……”

  嚴綱的話還沒有說完,便被公孫瓚打斷了。

  “苟且偷生非本將之願,家眷有了取出,本將已沒有太多的牽掛。”

  “諾,屬下這就去尋子龍前來。”

  以往的公孫瓚猶豫不決,可在看完蒙辰的書信之後,果斷的下達了將令。

  軍中將校的家眷有了活路,軍心士氣自然是開始回升。

  為了給逃命的家眷爭取足夠多的時間,公孫瓚下令輕裝簡從,於子時之後從北門悄悄離去。

  “嚴將軍、子龍,一切拜托了。他日若是有機會替某複仇,別忘了在墳前知會一聲。”

  公孫瓚語畢,向著眼前的二人深深一拜,一切盡在不言中。

  一千白馬義從,護送者三百餘老小,悄悄的出了肥如城北門。

  借著夜色的掩護,向著北麵的長城而去。

  天色萌萌量的時候,這千餘人總算遇到了前來接應的蒙辰等人。

  “可是蒙刺史當麵?”嚴綱策馬前出,對著帥旗前的蒙辰一禮。

  “正是,不知將軍何人?”

  “敗軍之將嚴綱,拜見刺史,承蒙刺史收留!”

  “些許小忙,算不得什麽,怎不見公孫將軍?”蒙辰故意問道。

  其實不用問,蒙辰也知道公孫瓚絕不會前來,畢竟公孫瓚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做事方法。

  “子龍,還不速速拜見蒙刺史?”

  “末將趙雲,拜見蒙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