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恐懼由心聲
作者:布衣米豆腐      更新:2021-01-28 12:55      字數:2248
  第107章恐懼由心聲

  麵對慘敗逃回的高覽與張郃,袁紹沒有多說什麽,主要原因在於,蒙辰並沒有給袁紹太多的時間,來處理此事。

  冀州中軍的陣型還沒來得及展開,蒙辰率領的西涼騎兵便一頭撞入了大陣。

  人仰馬翻的場麵比比皆是,冀州軍的步卒在這一刻變得更加慌亂。

  麵對騎兵的強大衝擊力,倉促迎戰的步卒根本就沒抵抗的能力。

  蒙辰騎著烏騅馬,一路如入無人之境,霸王戟所到之處人頭滾滾。

  其身後的親衛隊更是悍勇,跟隨著蒙辰步伐殺得冀州軍哭爹喊娘。

  一次衝鋒,僅僅是一次衝鋒,袁紹的中軍便混亂不堪。

  如此一幕,看的袁紹咋舌,就是與公孫瓚交手也沒有遇到過這種麵。

  “主公,西涼騎兵凶猛,比起白馬義從有過之而無不及,應速速撤離。”

  許攸的聲音響起,讓袁紹立刻找到了救命稻草,這也是為何袁紹喜歡許攸的關鍵節點。

  無論袁紹心中想的什麽,許攸總能在最合適的時機提出來。

  但這一次,袁紹並沒有聽從,而後遲疑了片刻:“鞠義何在?”

  “末將在!”鞠義出列應諾,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

  當年在界橋打敗公孫瓚的時候,鞠義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也從那個時候起,鞠義率領的大戟士便成為了袁紹禁衛軍。

  在這個關鍵的節點上,袁紹將自己的後手拿了出來。

  經過這幾年的訓練,大戟士擴充到了三千餘人,但其戰鬥力始終如一。

  “大戟士立刻出戰,擊敗蒙辰及其率領的西涼軍!”袁紹大聲的怒吼著,眼前的一幕是其不能夠接受的。

  但是,袁紹似乎漏掉了一點,當年界橋大戰的時候,大戟士靠的是地形優勢,和公孫瓚的自負,才擊潰了白馬義從。

  無論眼前的地形又或是局麵,與當初在界橋大戰的時候完全沒有可比性。

  “末將領命!”鞠義鎮定自若的回答著,完全沒有絲毫的慌亂。

  見此,袁紹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是他所需要的大將。

  又斜視了一眼張郃、高覽二人,袁紹冷哼一聲,不在言語。

  作為袁紹的近衛軍,大戟士的出動無疑給冀州軍打了一劑強心針,原本慌亂的士卒,總算是找到了主心骨。

  精銳就是精銳,大戟士的行動迅捷,快速的選好位置,擺出了戰陣。

  這樣的一幕,自然是落在蒙辰的眼中。

  “嗬嗬,大戟士嗎?”蒙辰咧了咧嘴,口中嘟囔了一句。

  眼瞅著蒙辰率領的騎兵,就要與大戟士接戰,袁紹臉上總算露出了笑容。

  似乎,袁紹已經看見了蒙辰的騎兵,在大戟士麵前撞的頭破血流。

  然而下一刻,隨著兩聲號角聲傳出,蒙城率領的騎兵突然從一分為二。

  按照蒙辰的計劃,他的目標是袁紹,隻要袁紹的帥旗後撤,呂布就有衝出來的機會。

  大戟士雖然擋住了前進的道路,但此處並非界橋,蒙辰也不是公孫瓚,兩邊的空間足夠騎兵繞行,何樂而不為了。

  袁紹傻眼了,鞠義也傻眼了,說好的衝陣呢?說好的廝殺呢?難道西涼騎兵怕了?

  連續三個問題出現在腦海中,鞠義突然有一種莫名的衝動,可當他回頭的那一刻,一個寒顫猛的湧上心頭。

  “不好,主公有危險!”鞠義猛地大喝一聲。

  騎兵相較於步卒而言,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機動性。

  蒙辰可以繞過大戟士的戰陣而不減速,可大戟士想要快速回防卻沒有那麽容易。

  先不說速度上的差異,一旦大戟士後撤,將後背留給西涼騎兵是十分危險的舉動。

  眼下,鞠義陷入了兩難,後撤保護袁紹,西涼騎兵一定會趁勢掩殺。

  若是不後撤,看著眼前這些騎兵的樣子,似乎想將他們包圍起來。

  袁紹派出了鞠義率領的大戟士迎戰,可沒想到蒙辰壓根就不想這樣做。

  望著繞過大戟士戰陣的西涼騎兵,袁紹開始緊張了。

  一股殺意撲麵而來,這還是袁紹有生之年第二次感受到如此緊張的心跳聲。

  當年在虎牢關的時候,呂布大顯神威,讓袁紹至今記憶猶新。

  可眼下,蒙辰率領的西涼軍,又一次讓袁紹勾起了以往的回憶。

  “主公,蒙辰狡詐,此地不可久留!”許攸跳了出來,一邊說著,一邊拉著袁紹向後而去。

  “對對,招回大戟士,招回鞠義,吾等先撤。”袁紹心神不寧的說了一句,而後被許攸拉著便向後跑去。

  “主公先走,末將斷後!”張郃的聲音傳來,頓時讓袁紹安心不少。

  這種時候還能挺身而出的將令,絕對是忠心的部將,向著張郃點了點頭,袁紹又瞪了一眼準備後撤的高覽。

  此時的高覽,頭上纏著一塊白布,不是他不願意殿後,而是蒙辰給他的心裏壓力實在是太大,高覽已經失去了麵對蒙辰的勇氣。

  “袁紹休走!”

  眼見袁紹開始後撤,蒙辰急忙大呼一聲。

  這一聲不僅是給發泄自己的不滿,同時也是想冀州軍釋放一個信號。

  主將都跑了,爾等還在這等死呼?

  “袁紹休走,安定蒙辰在此!”

  “袁紹休走,安定蒙辰在此!”

  連續三聲大喝,想不被聽見都難。

  聞言的袁紹幹脆舍棄了馬車,翻身上了戰馬,此刻若是被蒙辰追上,後果顯而易見。

  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此刻的後撤,乃是為了明日的反攻!

  袁紹心中不停的安慰自己,他怎麽也沒想到,十五萬大軍在手的情況下,卻被蒙辰追擊的如此狼狽。

  難怪民間傳言蒙辰之勇不亞於呂布,今日看來所言非虛!

  想到這裏,袁紹猛的看了一眼呂布所在的位置,頓時一陣寒意襲來。

  顏良、文醜二將終究敵不過呂布,已經開始敗退。

  這場伏擊戰打成現在這個局麵,袁紹有很多想不通的地方。

  同樣都是武將,為什麽呂布、蒙辰二人如此優秀?

  隨著袁紹的後撤,整個戰場的局麵立刻倒轉過來。

  好在,呂布保持了一顆清醒的頭腦,擊退顏良、文醜之後,率領著殘軍向著蒙辰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