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拉攏呂布,決戰前夕
作者:布衣米豆腐      更新:2021-01-28 12:55      字數:2301
  第69章拉攏呂布,決戰前夕

  軻比能咳嗽兩聲,大帳內的情況讓他大概猜到了七七八八,漢軍能夠從背後偷襲,十有八九是因為匈奴人。

  “咳咳。”軻比能掙紮著起身,臉上的起色不是太好,“大王早就說過,南匈奴就是條狗,悔不該與步度根賭氣,至大軍於死地。”

  軻比能的話語,讓在場所有的鮮卑將領低下了頭。

  軻比能口中的大王,乃是檀石槐。

  而謝謝將領之所以追隨軻比能,原因就在於其能力比步度根要強。

  尤其是不服輸不的性格,以及自身的自人格魅力,才是這些追隨者的力量和底氣所在。

  “大王……”眾將同時開口,臉上盡顯悔意。

  若不十五萬大軍是久宮雁門關不下,也不至於走到今日的地步。

  說起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責任。

  “漢軍焚毀糧草,無非就是想將十餘萬大軍悉數消滅。嗬嗬,鮮卑勇士可不是匈奴人。”

  “大王,下命令吧,少吃幾頓飯,大鮮卑的勇士依舊可戰。”

  麵對情緒高昂的眾將,軻比能笑了,這才是他手中的精兵強將應有的態度。

  隻要軍心士氣尚在,他就有把握將大軍帶回去。

  可有一點,軻比能心中必須要弄明白,漢軍的兵力以及組成,否則他無法做出準確的決斷。

  漢人有據常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軻比能受到鮮卑大王檀石槐的影響,對漢人的兵發及知識接觸的較多。

  因此,隻要弄清楚漢軍的詳細信息,便可以大按照漢人的軍事思維,推斷出漢軍的軍事部署。

  “傳令下去,肅清大營周邊的匈奴人,盡快弄清楚漢軍的兵力情況。”

  眾將應諾而去,軻比能的神色又黯淡了下來,這一口老血,對他傷的太重,剛剛那一番樣貌,完全是自己裝出來的。

  群龍無首的鮮卑大軍,軻比能想都不用想,就能夠知道後果!

  隨著鮮卑大軍的反擊,得到消息的蒙辰反而長舒一口氣。

  兵法有雲,圍三缺一,鮮卑目前上有退路可言。

  若是鮮卑退,自己的想法才能夠實施,若是鮮卑不退,那麽這一戰的損失必然不少。

  嚴格意義上來說,鮮卑大軍後撤,才是蒙辰希望看到的。

  眼下,鮮卑開始驅趕及消滅大營周邊的匈奴騎兵,說明軻比能要動了。

  “文和先生,呂布那邊可有回話?”

  “主公拋出的條件極具誘惑,呂布同意出兵相助。”

  蒙辰點了點頭,為了拉攏呂布,蒙辰甚至拿出了此戰的取勝後的一半戰利品作為誘餌。

  “傳令蒙魘,立刻後撤十裏,在這裏布陣。”

  蒙辰手指著地圖的這個位置,正好是鮮卑撤退的必經之路。

  這也是與賈詡、李存孝反反複複商議過的。

  而後撤十裏,主要是為了掩蓋蒙家軍的蹤跡,為鮮卑人準備一份大禮。

  雁門關內,呂布召集了手下眾將,商議著出兵的事宜。

  除了高順被留在晉陽之外,其餘的眾人皆在。

  “公台,西涼刺史蒙辰年紀雖小,卻不似曹操、袁紹那般陰險狡詐。”

  麵對得意洋洋的呂布,陳宮很是無語。

  郭汜帶來了蒙辰的書信,將呂布幾乎吹上了天,不過,郭汜的變化才是陳宮最驚訝的地放。

  “蒙辰此舉拋出了足夠的善意,無非是想拉攏溫侯,溫侯可知其一卻不知其二?”

  “哦?”

  陳宮這麽一說,反而讓呂布警覺了起來,傳聞蒙辰用戟出神入化,呂布早就想與其一見。

  或許,在呂布的心中,天下第一武將的名號比什麽都重要。

  “此戰,就目前情況而言,鮮卑必敗無疑。宮以為,蒙辰尚有後手。”說完這句,陳宮得意的笑了笑。

  自從叛了曹操追隨了呂布,陳宮幾乎是矜矜業業,若不是他的相助,呂布早就死了十回八回。

  “但這種利益,對溫侯有利,這才是其中的關鍵。”

  “說了半天,能不能爽快點,聽的布雲裏霧裏。”呂布有些不耐煩了,他最不喜歡文人這般賣關子的行為。

  但,陳宮的話,他多少還是能聽進去一些,若非陳宮輔佐,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活到今日。

  “溫侯獲得半數繳獲,壯大兵力自不用說,蒙辰為何如此?無非就是想在袁紹、曹操之間建立一個緩衝。”

  “緩衝?拿本侯當擋箭牌?”

  “非也,關東諸侯爭霸已成定局各州君有所屬,蒙辰想要發展,除了控製西涼之外,就剩下打通西域的商路。”

  端起了身前的茶水,陳宮一飲而盡,而後繼續道:“如此才有爭霸天下的資本。”

  聞言的呂布有些失神,曾幾何時,爭霸天下也是他的夢想,可事到如今,貌似還有那麽一點點希望。

  “溫侯既然悟透,宮便不再多言。”望著喜上眉梢的呂布,陳宮便不再多說什麽。

  蒙辰的崛起,離不開呂布在前方頂著,而呂布也正好乘此機會發展實力,至於爭霸天下哪都是後話了,至少保命是沒有問題。

  與此同時,雁門關外二十五裏處,蒙魘率領著盡十萬蒙家軍,出現在了這裏。

  十萬大軍,軍陣整齊,遠遠的望去,就能判斷出這事一支精銳之師!

  刀劍如林,戰馬嘶鳴,十萬蒙家軍氣勢如虹。

  最外層的三萬騎兵,手持著一幹秦軍標配的大戟,護衛著大軍的兩翼。

  三萬身著輕甲的弩手排在大軍最前,不僅腰間掛著環首刀,手中更是握有一張秦弩。

  在弩兵身後,近四萬重裝秦軍甲士整齊的排列,長矛、大戟就像一片森林一般,顯露出一種冷冷的殺氣。

  而在大軍之前,蒙魘策馬而立,自從穿過大漠之後,這支蒙家軍便連續作戰。

  時到今日應該是人困馬乏才是,可眼前的這之精銳,各個戰意盎然。

  “眾軍聽令,主公命吾等在此以逸待勞,作為主公手中的王牌,絕不能放過任何一名鮮卑騎兵。”

  “但凡有鮮卑人從此逃離,那也是踩著吾等的屍身而去。”

  “願為主公效死!願為主公效死!”

  十餘萬人的呐喊聲,劃破了天際,麽這一刻,他們將要想一塊巨石一般釘在這裏,直到鮮卑人投降為止。

  無論多少傷亡,無論付出多莫大的代價,隻要蒙辰沒有下令,這十餘萬蒙家軍絕不會有人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