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實力擴張xiuaie.o
作者:牧雲兒      更新:2021-02-14 01:53      字數:2165
  原本很多打算直接返鄉的士兵們,甚至直接改變了主意,選擇留在這裏,跟著秦時明一起抗擊日寇。

  這樣的結果,在秦時明的預料之中,卻在眾人的意料之外,他們沒有想到這些士兵,竟然有這麽高的覺悟,願意留在這個地方。

  實際上,即便是這些士兵,沒有選擇留下來,他們也沒有更好的去處。

  如果說,他們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無非就是種田種地,然後遭受地主的剝削。

  亦或者是被國民政府收取各種苛捐雜稅,每天都在溫飽線上掙紮。

  相比於在軍隊之中,他們的日子,並不會好過到哪裏去。

  反倒是待在三營,每個月除了保證自己不會餓肚子之外,還有幾塊錢的餉銀可以領取,這對於他們來說,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至於上前線和日軍拚命,他們倒也不是想著一定要在戰場之上,建立什麽豐功偉業。

  到時候,這些老兵油子們,基本上都會本著能混就混,不能混就撤的想法,去和日軍戰鬥。

  可是這些士兵們不會想到,他們的這些想法,會在和三營士兵們的相處之中,以及日常的訓練之中,而被逐漸改變。

  這種改變是潛移默化的,他們並不會有非常明顯的發覺,甚至是在來到戰場上的時候,他們前一秒仍舊在想著,怎麽在日軍開槍之後,以一個合理的方式,從陣地上逃跑,保住自己的性命。

  可是,當日軍真的衝上來的時候,他們身邊的那些士兵們,都紅了眼睛,和日軍血戰拚殺。

  真的到了那個時候,這些士兵們,反倒是不會選擇逃跑。

  他們雖然沒有和日軍血戰到底,付出生命的勇氣,但是留下自己朝夕相處的戰友逃跑,這種事情,他們也做不出來。

  不僅如此,在平常的訓練之中,指揮官對於底層士兵的統帥能力,也都會逐步得到加強。

  不過,這都是將來的事情,現在秦時明要做的便是,將整支部隊進行改編。

  首先便是原來6個連的編製,已經無法滿足三營足足六千人員編製了。

  他們必須擴充自己手下連隊的數量。

  除了原有的6個連之外,秦時明時特意組建了重機槍連和迫擊炮連,以及一個騎兵連。

  原有的坦克連依舊保持不變,但是,現在這支坦克連,卻沒有坦克和裝甲車。

  對此,秦時明也隻能拍拍坦克連的連長武康輝,說道:“放心,坦克會有的,裝甲車也會有的。

  實在不行,你們先用木頭拚起來一個,湊合湊合用著。”

  除此之外,還有一支部隊,則是秦時明注重培養的部隊。

  他特地從哥哥聯隊,抽調出來精銳士兵,單獨進行訓練組成的特戰部隊。

  這支部隊,大概200人左右的編製,而平日裏的不是別人,正是方正涵。

  方正涵原本便是軍校出身,多多少少接觸過國外的特種作戰。

  隻不過,這種作戰,他們的老師隻是在課堂上,作為一節課,給他們簡單介紹了一下,並沒有讓他們進行深入的學習。

  可是,方正涵對此卻非常感興趣,正是因為如此,方正涵甚至還特意托自己在德國的朋友,給自己捎過來了兩本關於特種兵作戰的書籍。

  如果不是因為戰爭的話,方正涵自己也會在兩年之後,直接選擇進入慕尼黑軍事學校進行學習。

  之所以選擇讓方正涵出任特戰隊長,而不是選擇那些作戰經驗更加豐富的指揮官。

  除了方正涵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之外,還有一點便是因為,此人的文化水平比較高,秦時明教授他很多新的東西,他都能很快學會。

  他的學習能力,要比其他的軍官來的更強,接受能力也更強。

  出於這些考慮,秦時明才決定,讓方正涵出任特戰大隊的大隊長。

  在將整支部隊進行了改編之後,已經是三天後了。

  秦時明的部隊1/3,留守在了毛坦廠鎮,而他自己則親自帶著主力部隊,進入了天堂寨。

  留守在毛坦廠鎮的部隊,主要是一些新兵,還有兩個連的兵力。

  而這兩個連,平日裏則負責毛坦廠周圍相關的警戒任務。

  他們警戒的範圍,也從原來的毛坦廠鎮周邊,擴展到了方圓30公裏的範圍之內。

  這樣一來,如果說再次遭受到敵人可能的襲擊,他們也能夠更及時的發現,同時也能夠早做應對。

  除此之外,從毛坦廠到天堂寨這段路上,他們也構築起來了更多的前沿觀察哨和防禦陣地。

  對於天堂寨的擴建工作,也再次展開。

  這一次,有了更多的兵力和物資,他們對於天堂寨的建設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除了對原有的寨子,進行了擴充之外,他們還在外圍,構築了大量的防禦陣地。

  與此同時,秦時明也親自帶領著手下的部隊,對周邊的地形進行勘察,同時也對生活在這裏的百姓們,進行相關普查工作,來確定各個村落的情況。

  對於這些村莊,秦時明采取的是懷柔政策。

  他會統計村莊內稀缺的一些資源,包括糧食,藥品,和普通的生活物資。

  而秦時明讓自己手下的人,給這些百姓們提供相應的物資。

  當然,這些物資並不是免費贈予的。

  這些百姓們,也需要拿出來自己的一些東西,進行交換。

  否則的話,這些百姓們便會以為,秦時明贈予自己的東西,都是他們應該得到的。

  進而養成了懶惰的性格。

  一般來說,這些百姓們,都會從山上摘取一些幹果,又或者是藥材等物資。來和秦時明他們進行交換。

  這樣的交易,對於這些老百姓們來說,基本上屬於穩賺不賠。

  除了這些之外,對於村子裏麵一些無人照料的老人,秦時明也特地給這些老人們,免費分發了一些物資。而這些物資,足夠這些老人們度過這個冬天。

  通過這種方式,秦時明在當地,很快便建立起來了很高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