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燃眉之急
作者:痕跡      更新:2022-02-19 16:49      字數:2079
  餘老大夫泰然自若,老神在在地說道:“災後瘟疫大多是幾種常見的病症,此前夫人給伯爺收拾的藥材和藥方中就包含了這些,所以大家不必過於擔心,伯爺吉人自有天相,肯定能夠緩解明州危機。”

  是了,葉蓁蓁都急糊塗了。

  前陣子魏王殿下突然登門通知崔維楨前往明州的消息,她急匆匆地召見人收拾行李,餘老大夫也是參謀之一,他老人家經驗豐富,早就預備了災後瘟疫的問題,處方和藥材都一起打包了過去。

  隻是當時葉蓁蓁心情惶惶,也沒認真聽,今日被餘老大夫一提醒才記起來。

  她心中稍安,但還有些放心不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想重金懸賞一些大夫前往明州,那邊的大夫應該不夠,京城支援一些過去,也能解燃眉之急。”

  這次崔大娘沒有反對,反而連連稱好。

  餘老大夫感歎道:“此乃懸壺濟世的大功德,夫人有此誌向,老朽也願意增派族內一半大夫馳援明州。”

  葉蓁蓁聽聞十分感動,餘家雖然附庸景寧伯府,但伯府從來不幹涉餘家的發展,如今餘老大夫能夠如此深明大義,自願馳援,這是她意想不到的。

  畢竟明州如今境況不妙,雨水不休,城內疫病橫行,前往那裏有很大的危險的。

  這時候餘芷突然開口:“爺爺,我也想去明州。”

  餘老大夫先是一愣,然後連忙搖頭:“不行!不行!你一個女娃娃去明州做什麽?太危險了,不行!”

  餘芷非常倔強,餘家雖然是醫學世家,但家中女郎都是當作小家碧玉般養著,像她這樣誌願學醫的幾乎沒有。

  她熱衷醫術,刻苦鑽研,最終得到了來景寧伯府當醫女的機會,但是她的誌向並不僅僅局限於一府之內,而是想四處遊醫,見遍疑難雜症,提升醫術,最後能夠著書立傳,鼓勵更多的姑娘家行醫。

  祖父的反對在她的意料之中,她毫不退讓地反駁道:“祖父您也說過,當大夫最忌閉門造車,孫女自從學醫以來,並沒有接觸過多少病人,醫術始終不能提升,現在明州大患正是好時機,我雖然不能幫上什麽大忙,但也能從中搭把手,增長見聞,這些對我日後的醫術都有好處。”

  孫女眼中的堅持和毅然打動了餘老大夫,他心中無法不動容,這也是他覺得孫女最像他的一個地方——對醫術有著本能的執著和追求。

  隻是……“你專精小兒婦科不好嗎?偌大的京城已經足夠你施展所長了。”

  他不想鬆口,就怕開了這個口,孫女日後會得寸進尺,央求著四處遊醫,這年頭連大男人外出遊曆都有危險,更何況她區區一介女子呢。

  餘芷見爺爺說不通,便向寧國夫人求情:“夫人,您能不能幫小女勸一勸我爺爺?小女是真的想要去明州治病救人。”

  這……

  葉蓁蓁有些難辦。

  從家長的角度來講,她非常理解餘老大夫的擔憂,但作為一名心懷夢想的年輕人,她對餘芷的抱負也感同身受。

  一時間左右為難,不知該如何開口。

  餘芷看出寧國夫人的為難,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自己此舉的不妥,若是寧國夫人幫忙勸服爺爺,日後她若是有了什麽三長兩短,夫人勢必會陷入尷尬之境。

  餘家與伯府的關係不能因為她而受到影響。

  她連忙低垂了腦袋,還未等她多說些什麽,那廂的餘老大夫長歎了口氣,終於鬆口了:“罷了,我若不讓你去,你心裏怕是要怨我。但是醜話說在前頭,你必須要跟緊你爹,不許私自行動,更不能以身涉險。”

  餘芷沒想到峰回路轉,竟然還能如願以償,頓時大喜:“知道了,爺爺,我一定聽從爹爹的指揮,絕不惹麻煩。”

  葉蓁蓁也鬆了口氣,她私心裏是希望餘芷能夠得償所願的,餘老大夫願意退讓一步,那是最好不過了。

  餘老大夫做出讓步之後,思路也清晰了起來,主動說道:“夫人,老朽在京城大夫中有幾分情麵,召集人手前往明州這件事就交給老朽去辦吧,肯定能夠給您辦得漂漂亮亮的。”

  葉蓁蓁大喜:“那是最好不過了,如此就有勞餘老大夫您了。”

  餘老大夫帶著孫女告退了,崔大娘對她說道:“這下放心了吧?”

  葉蓁蓁赧然地點了點頭。

  葉母鬆了口氣,蓁兒就是性子倔,到不到目的誓不罷休,現在好歹能夠把人給穩住了。

  “好了,既然事情已經決定了,你就安生地休息去吧,剛喝了安胎藥呢。”

  葉蓁蓁確實有些困倦了,拉了拉被子,對著親娘和婆婆說道:“那我睡了,娘你們也回去休息吧。爹爹還在外頭等著呢,別教他擔心了。對了,今日這事可千萬要瞞著執端。”

  你還知道要瞞著兒子呢。

  葉母心裏吐槽著,但看著女兒困倦疲憊的模樣,終究沒有說出來,除了外頭,葉大勇正等著,他已經從餘老大夫口中知道了原委,但終究不是很放心,再從孩子他娘口中聽了一遍,才終於鬆了口氣。

  “還好是虛驚一場。”

  女兒的問題暫時解決了,但女婿那邊的情形卻是個大問題,向來百事不操心的葉大勇,也難得地憂慮起來。

  憂慮並不能帶來什麽用處,隻有實際行動才有效果。

  餘老大夫是個行動派,當天就廣發邀請帖,邀請京城各堂的大夫、遊醫郎中、醫館東家等行業內人員齊聚餘府,先道清原委、陳明厲害之後,才把寧國夫人的重賞求醫一事道出來。

  在得知餘家將派出十位族人增援明州後,眾人都沉默了下來。

  最後還是葉蓁蓁平日的積善行德積攢了不少人脈,再加上行醫者最講究懸壺濟世,在餘家的發動下,開始有人開口響應,破冰之後,響應的人越來越多起來。

  最後,一共有二十二名大夫響應馳援,再加上餘家的十名,一共三十三名大夫,這已經是非常可觀的數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