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人心動搖
作者:痕跡      更新:2022-02-19 16:49      字數:2110
  葉蓁蓁帶上老娘來到百善堂。

  梨兒和沫兒成長很快,如今已經成了獨當一麵的小管事,萱娘等人經常讚口不絕,這次來到百善堂,葉蓁蓁特地召見了兩人,又做出了一番嘉獎。

  “你們如今還是住在國色的仆役房嗎?”

  當初梨兒和沫兒從魏府出去,是交給秋雁調教的,同時也是和國色的仆役住在一塊兒,她們轉到百善堂後似乎還沒換住處。

  梨兒和沫兒的回答確認了葉蓁蓁的猜測。

  葉蓁蓁沉吟了一會兒,道:“你們兩個大姑娘住那兒我不放心,回頭你們在附近另外租賃一處小院子住進去,每月的租賃花銷由善堂付。”

  之所以如此決定,是因為會所的仆役住所魚龍混雜,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梨兒和沫兒兩位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住在那兒實在有些不方便。

  梨兒和沫兒互相看了一眼,梨兒開口:“感謝夫人的恩典,附近的院子難以租賃,奴婢們有個請求,百善堂後堂有幾間閑置的房間,奴婢們鬥膽請求住進去,還請夫人準許。”

  葉蓁蓁皺眉想了想,萱娘提醒了一句:“夫人,那是專門放置雜物的院子,有幾間房間空置著,許久沒有人住進去了。”

  在萱娘看來,那幾間狹窄的雜物間是不能住人的。

  但梨兒和沫兒出生悲苦,雖然後來享受了些許好日子,但不過是鏡花水月,出身使然,她們並不覺得雜物間沒什麽不能接受的。

  總比住在外頭有安全感多了。

  葉蓁蓁這才想起來,猶豫了一會兒還是答應了下來,不過她還是囑咐了一句:“你們暫且住著,找房子的事不急,平日裏多留意,總得找個和善人家,合適了再搬過去。”

  梨兒和沫兒俱是感謝。

  葉大嬸見狀十分感慨,偷偷與大女兒說道:“以前在魏府見著這兩位姑娘,總覺得她們妖妖嬈嬈的不是什麽好姑娘,現在再見,卻覺得她們眉宇清朗,一身正氣,代林整日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見這句話是有些道理的。”

  葉蓁蓁哭笑不得,笑問道:“娘,哪個是赤,哪個是黑啊?”

  葉大嬸才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懊惱地拍了拍嘴巴:“瞧我,學了句道理就亂用,我可沒有說魏府不好的意思,隻是感慨那兩位姑娘變化太大了。”

  “我的娘誒,你打自個兒做什麽呢。”

  葉蓁蓁連忙拉住葉大嬸的手,無奈道:“都是自家人,不小心說錯話又沒什麽,我這是和您開玩笑呢。”

  葉大嬸有些不好意思:“我這不是習慣了麽。”

  “這習慣不好,得改。”

  葉蓁蓁一本正經地說著,緊接著笑了起來:“好了,娘,我就不逗您了,難得出門一趟,要不您去隔壁的國色歇一歇吧,讓女師傅們給您揉按一下,鬆一鬆筋骨,等我忙完了再去找您。”

  雖然國色享譽京城,但葉大嬸作為東家親娘,卻很少來國色享受養生美容服務,原因無他,去國色的都是京城的權貴夫人女郎,得知寧國夫人的親娘也在後,她們往往前去拜會,葉大嬸慣來應付不了這種場麵,慢慢地就不喜歡去了。

  她有些猶豫:“你該不會是特地支開我吧?”

  葉蓁蓁:“……沒有的事,娘你想多了,隻是處理一些事情。”

  她這麽一說,葉大嬸也不好堅持,幾番叮囑之後才去了旁邊不遠處的國色。

  沒有了娘親的管束,葉蓁蓁稍微自由了一些,找來萱娘等人開了一個小會,才剛結束呢,下麵就喧鬧了起來。

  期待已久的好戲,終於上場了。

  葉蓁蓁沒有下樓,站在樓上冷眼旁觀,隻見一位穿著粗布衣裳的中年婦人一邊哭嚎一邊走近百善堂,最後直接一屁股坐在了百善堂門前,開始扯著嗓子叫罵了起來。

  “喪了良心的百善堂!勾結藥堂販賣假藥。我家男人病情原本不重,大夫說隻需喝三劑藥就能痊愈了,結果我去百善堂指定的懸濟堂抓藥,我家男人喝了三劑非但沒好,還越來越嚴重了。”

  她的聲音響亮有力,把前因後果說得清清楚楚,一點兒也不像是情緒失控的病人家屬,當然,她本來就是特地來鬧事的。

  周圍的人越來越多,婦人越嚎越起敬,甚至還與圍觀的百姓互動起來:“鄉親們,你們給我評評理啊。百善堂沽名釣譽,這是要了我們老百姓的命啊!我還帶來了藥渣,隨便找人看一看就知道了,裏麵的藥材年份都不夠,藥力不足,壓根兒就吃不好啊!”

  百善堂在百姓心目中形象非常高大,婦人突然來這麽一下,大家不相信的居多,畢竟百善堂做下的那些善事都是有目共睹的,哪能隨便來個人哭嚎一聲就能隨隨便便相信了呢。

  但是婦人是有備而來,既然有人唱戲,就有人搭轎子,這不,人群中就有人煽風點火帶節奏了:“難怪懸濟堂這麽大一個藥房,手持善牌的貧困戶可以減免銀兩,原來用的是假藥!鄉親們,咱們百姓命賤,死了也沒人在乎,有人是拿咱們的命攢名聲呢。”

  含沙射影得很明顯了。

  隻要有人開始帶節奏,觀眾就容易被牽著鼻子走,這是亙古不變的現象,已經有人順著對方的思路走了。

  是啊,百善堂每個月要供這麽多的貧困戶花銷,又是資助銀子又是資助看病的,雖然有善心人捐贈銀子,但也不是一般的財力能夠支撐得起的。

  每天花出去的都是大把大把的銀子,光是從指縫中漏出一丁點兒就足夠尋常百姓吃喝不愁一輩子了。

  隻是想一想,百善堂的花銷就足夠觸目驚心。

  再說了,真的有人不圖名財,舍得把銀子都拿出來做慈善?

  “一將功成萬骨枯,鄉親們,某些人是在用我們的百姓的血汗和生命在鋪路啊!你們當我家男人是怎麽病的?全是百善堂介紹的活計累病的,雖說有工錢,但是誰又知道百善堂從中抽成多少?我們愚昧無知,說不定是被賣了還替人家數錢呢。”

  婦人繼續嚎哭叫罵,煽動得人心都動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