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翻山躍嶺逃通緝
作者:恨到歸時方始休      更新:2021-01-25 17:59      字數:2642
  G106--G322--G321—等線路肯定是不能經過了,沿途老遠依稀可以看見在各個路口都設置了盤查官兵,甚至還可以見到巡邏的武警部隊,可以看出這次的監獄暴動影響是非常之大的,傷亡幾百人的責任和豁口由誰來補,上麵肯定已經有了定論,而下方的各個部門都把責任一股腦地推給了我們這幾個通緝犯。

  從麵前的這張通緝令可以看出,賀剛他們是要動真格的了,我想他最近肯定輾轉難眠,如此大的一次暴動他這個小小獄長還真不能全部兜住,他心思或許正在琢磨著怎樣讓我們不說出真相,但這都不是我們現在所關心的。

  如今我們所關心的是如何通過這些障礙以早日到達雲南,我、書生、阿坤、周立的照片赫然都在全國的通緝令中,從那嚴密防守的各個路口說明公路我們是絕對不能通過了,早在幾天前我們走出那茂密的森林時,就做賊般利用村寨的閉塞購買到了所需要的一些東西,幾套衣服幾個簡易的帆布帳篷和一些幹糧,書生甚至還冒險到城鎮買了一個太陽光能充電手機,一台小型電子GPRS地圖儀,不得不說他是個準備齊全想法周密的人,他甚至多買出了一些山地醫療藥品。

  這就為我們穿越山川河流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條件,同時也讓我們像販毒分子般披荊斬棘地穿越幾千裏的路程。用我的玩笑話說,就是當成一次進山山川地貌的長途考察了。

  可我們都低估了其中的艱險和困苦,該死的天氣逐漸轉冬,寒流一陣陣侵襲,雪上加霜的是還一連幾天都是下著中雨,更要命的並不是這天氣,而是食物,如此大強度的翻山越嶺讓隻能吃幹糧的我們不得不每冒著危險到達一個地方尋找村莊進行簡要補充,這讓我們的行程一再停滯不前,也讓我們的決心一次次被磨滅。

  好在,人總是在危難前爆發真正的潛力,一次次的險中求勝,一次次的死裏逃生練就了我們的適應能力和強橫的耐力,同時也使我們的團隊合作越來越熟練和默契,隊友之間產生了濃厚的兄弟之情。

  “周立,感冒好些了嗎?”望著眼前還是綿延不斷的群山,我停下來問道。

  此時我們已經翻山越嶺整整十天,我們都記不清楚到底翻了多少座山,趟了多少條河流、小溪,好在有著持續電源的電子地圖給了我們不至於走錯方向的效果,所以盡管大家累,也依然帶著堅定信念繼續前行。

  就在兩天前在一個敦實淳樸的農戶家,我們甚至還大補了一回,那次的休息讓我們補充了些許體力。我們都把簡陋的行李攬在了自己的身上,盡量分勻任務,以均衡我們的實力。

  盡管如此,俊秀的周立還是有些支撐不住,在夜晚還是能聽見他凍得顫抖的聲音和低聲的**。

  “周立,堅持住!我阿坤的手下沒有一個熊包!”阿坤試圖將周立背在背上,跌跌撞撞地行進了幾百米,但他也累得夠嗆。

  “還是休息會兒吧。”我歎了口氣,“今天大家在這歇息一晚,不用守夜了,量賀剛他們也找不到這來。大家好好休息,明天我們多走幾十公裏。”

  雨終於停了下來,這讓我們稍微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書生甚至在山林裏打到一隻受傷的野兔,晚上大家狼吞虎咽地解決了整整六斤重的燉兔肉。

  第二天我們便奔行了大概一百五十公裏。

  由於我們盡量挑選偏僻的地方翻越,倒也沒有人發現。有一個值得讓大家欣慰的消息是,隨著我們的深入,山中的野味也越來越多了起來,讓幾天嘴裏淡出鳥來的我們大為興奮,同時也使我們的體力越來越好,用阿坤的話說,這比最殘酷的軍事訓練效果還要好。

  隨後的穿越便簡單了許多,

  總之,一個月後,我們到了桂林。

  一直以來,我向往中的地方便是桂林,怎奈,此次我們到桂林的境遇竟是如此!

  然而這不能抵擋住那邊的怡人風光對我們這等粗人的吸引。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這便是來此旅遊的人對陽朔的評價。

  而桂林的風光不僅於此,它還有桂林山水、、漓江風景,以及桂林、陽朔、興安、龍勝、靈川、資源、恭城等各大景區。

  漂流十二灘、天湖、麒麟山、石林、忘憂穀、八角寨、龍勝龍脊、陽朔金寶河、貓兒山,像是曠世珠寶般深深吸引了我們這等粗人,大家好象是經過了某種洗滌,風塵仆仆的我們見到如此飄逸的景象,連日來的奔波刹那間拋卻,書生和我們仿佛變成了一個僅僅是觀光的遊客,蕩盡殺伐之氣,能留下,隻是那深深的眷戀。

  一向野蠻如斯的我們幾個犯人見到這等風光也禁不住這等癡迷,然而為了不被暴露,興許在這旅遊景點也不會有人注意這類情況,但對於把腦袋掛在褲腰上的我們,還是小心翼翼地花了一天時間穿行而過。

  “媽的!”阿坤不禁罵出一句粗話,“等哪天事情都解決了,我要在這好好地玩個他十年八年的!”

  “哈哈,會有的!”變得健壯些許的周立也留戀地望了望,“興許,哪天我們都混出樣來了,我們四人再來此地重遊一回!”

  就連我也感歎,“是的,兄弟們,我們一定會回來的!”

  沿途,所經過的一些奇異的村寨都保留了一些他們特有的風格。大概是侗族吧,每個寨子都有造型別致的木樓。這種不用一釘一鉚的木結構建築吸收了中國古代亭台、樓閣建築的部分精髓,看起來格外美觀和雅致。

  令我無奈的是,書生偏要到各個村寨中觀賞一番,用他的話說,“我們錯過了美景,可不能再錯過美人了!”

  然而令我們震驚的並不是這裏的風景,而是我們之後所看到的少數民族姑娘,我們一個個都瞪出了眼珠子。當然,我們並不是以那猥瑣的眼光所看的,隻是我們沒有見過這樣特點的民族,在精神層次上有些震撼而已。

  侗族女性的服飾千姿百態,或款式不同,或裝飾部位不同,或圖案和工藝不同,或色彩和發型、頭帕不同,她們平時穿著便裝,講求實用,盛裝時注重裝飾審美,樸素與華貴相得益彰。

  少數民族的熱情出乎我們的意料,他們沒有雜色的眼神,充滿純潔的笑容和各種獨特的風俗讓我們一個個感覺到了家的味道。

  對,是家的味道。

  他們對待客人的食物大概有:油茶、糯米、蔬菜、酸菜肴。油茶是用茶葉、花、炒花生(或酥黃豆)、糯米飯,加肉或豬肉下水、鹽、蔥花等為原料製成的,糯米很多,有紅糯、黑糯、白糯、長須糯、禿殼糯、旱地糯和香米糯等,日常蔬菜十分豐富,除鮮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醃成酸菜。如:酸黃瓜、酸羅卜、酸刀豆、酸蕨菜等。菜肴以酸味為主。不僅有酸湯,還有用酸湯做成的各種酸菜、酸肉、酸魚、酸雞、酸鴨等。

  有些美麗的少女好客地用各種樂器歡迎著他們並不認識的人。

  琵琶、牛腿琴、胡琴、簫、笛、蘆笙等,但無一例外,她們所彈奏的聲音是非常動聽且包涵柔軟的情感。

  惹得周立再一次臭屁地悄悄對我說道,“等我回來後,我要在這當上門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