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440.秦家十姑娘
作者:柳如焉      更新:2021-01-16 11:18      字數:2358
  宣清帝聽了笑道:“你就這麽明目張膽的為娘家姐姐撐腰也不怕禦史談和你?算了,你這丫頭做事就沒有怕的時候。

  你大致媳婦選的誰家的女兒,讓你大姐姐這麽急著就定親,韓家的小三爺喪事才剛過吧!雖說是晚輩沒人守孝,這麽急著定親不怕二奶奶氣死了?”

  清風道:“定的是二姐姐夫家的旁支,家裏也是在翰林院任職。”宣清帝驚訝道:“王翰林家的女兒?哪個?”

  清風道:“是嫡長女,不錯的親事吧!所以我大姐姐才急忙定下來的,省的韓家老夫人又從娘家選個曾孫媳婦。”

  宣清帝道:“韓大人的夫人也是老夫人娘家的侄女,二房的是侄孫女,這要是在結親隻怕就不好看了吧!”

  清風看著宣清帝玩味的笑道:“聖上對韓家還是很了解的,嘛,說說定陶長公主進宮都是怎麽說的?

  定陶長公主知道我家大姐姐是韓家長媳,隻怕就要進宮跟聖上通氣,省的到時候真鬧起來她臉上無光不說沒準還真要斷了兒子仕途。”

  宣清帝聽了道:“定陶長公主承認是她家兒子失手打死了人,她知道後罰兒子跪了幾日的祠堂,現在還關在家裏閉門思過。讓朕念在親戚一場的份上,不要罰的過重真的毀了她這老來子。”

  清風歎氣:“真是養不教父之過,要是韓家小三爺不有樣學樣在外胡鬧也不會丟了一條命。

  他不過是個翰林的孫子就敢這麽鬧騰,要是功勳之後不得在京城做小霸王?林茂在不是個東西也有個做公主的娘,是皇室的親戚怎麽也比他尊貴吧!

  我們家的孩子都不會去跟皇親國戚過不去,何況是韓家。我是沒見過韓家老夫人,但是能把孫子曾孫養成這樣,這老太太隻怕也是個糊塗的。

  聖上放心,齊國公就是在有麵子也有分寸不會因為自己是國公爺,兒女都結了好親事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宣清帝道:“清丫頭,你爹不會什麽都管。韓家的事,也不是全是林茂的錯。韓家老二本來就被養歪了,這兒子有樣學樣為了個妓子跟林茂起爭執不說還動手打人。

  林茂本來沒要跟他計較他還不依不饒,林茂本來就是定陶的老來子,平日裏本來就嬌寵著也沒怕過誰,不是定陶拘著找就鬧翻了。

  這個韓文修還敢在他麵前叫囂,還要小廝動手打人,他也不是站著被打的主,互相推搡韓文修從樓梯滾了下去碰了腦袋才撞死的。”

  清風道:“長公主來說的?是真的嗎?不是長公主為兒子開脫才這麽說的吧!”

  宣清帝道:“大理寺臣和刑部侍郎說的,順天府尹也是一樣。事發本來定陶沒在意,後來還是跟著林茂的小廝機靈,聽說韓文修是韓翰林的孫子多嘴問了一句,才知道他們家與齊家有親。

  定陶不敢瞞著就進宮跟朕說了這事,朕也是後來宣了大理寺臣來問,他把事情經過說了,朕才沒定林茂的罪讓定陶自己好好管管自己兒子。

  再是小兒子也有長大的時候,不是一輩子都長不大。這次失手殺了一個人若是不好好管教,將來隻怕殺人放火沒他不敢做的,到時候隻怕定陶都護不住他。”

  清風道:“還真是這樣,那就不能隻管林家了,我會叫去韓家送賞賜的人跟大姐姐說說。

  大姐姐是韓家的兒媳,她去規勸韓大人比我們這些外人好,本來就是韓家的事,出了人命也不是一方的錯,要是一方能退一步也不至於鬧出人命。”

  清風知道韓家長孫定了親是高興,韓家壽安堂裏氣氛就不是那麽好了。太夫人冷著臉道:“韓青峰,你討的好兒媳,這麽大的事都不與家裏商議,婆母長輩都不隻會一聲就把家裏的長子長女的親事說定了。

  我們到都成了外人,齊家還真是會教閨女,齊國公是帶兵的雷厲風行家裏的兒女也是帶兵的不成?”

  韓大人臉色也不好看,隻是他對長媳說的人家很是滿意,親事是好親事隻是不跟長輩們說就這麽定了,在來告知長輩這做法就不對了。

  平日裏雖然二房比大房得老夫人重視,那也是二房沒大房真氣,日後韓家還是要靠大房撐著,這才什麽都要他們自己扛著曆練他們。

  現在兒結親是大事,大兒媳婦把媳婦都說定都交換跟帖到了下小定才說長子的親事定了,這就是大房的不對。

  清婉看著韓青沒做聲,韓青道:“祖母是不滿意清婉找的人家,還是不滿意清婉這個孫媳婦?祖母二弟屋裏那事是過去了,可你們抱著小六的時候跟清婉說了嗎?

  她十月懷胎拚著命九死一生難產生下的小六,你們說抱走就抱走,抱走了也沒個人跟她說一聲,要不是她回去看孩子沒了,也不會知道孩子是去了二弟屋裏。

  做為大哥我自認為對二弟沒虧欠他,家裏有好東西我從小到大都是先緊著二弟,那是因為二弟是我的親弟弟。

  我們長大成婚生子,娶進來的媳婦都是不韓家人,做為長輩祖母自己說您一碗水端平了嗎?

  在來說曾孫輩的婚事,我的長子是韓家的嫡長孫將來是要支撐門戶的。他的媳婦不說要多顯赫至少要在仕途上能幫他一把的,若不是我們先給他定了親,柏哥兒的媳婦沒準就姓了劉。

  我作為晚輩不想議論外家,也不能議論。做為韓家未來的當家,我也要為韓家著想。劉家兩代沒出一個進士,柏哥兒這一輩的也沒幾個是在讀書的,這樣的人家日後怎麽幫柏哥兒?

  我不能拿柏哥兒的前程去給祖母母親和外家盡孝吧!王家卻不同,王大人雖是旁支也是王家嫡子。王大人自己在翰林院任職,王家長子十五歲就是舉人跟柏哥兒一起進學。

  王家還是威遠侯府的近親,威遠侯世子夫人是清婉的二妹妹。這樣的親事日後對柏哥兒隻有好處,祖母這個時候不高興,怎麽不為柏哥兒結了門好親高興。

  我的長子不會娶劉家姑娘,這是很早以前孫兒就表過態的。祖母聽了孫兒的嗎?若是聽了,劉家姑娘怎麽在進京的路上?您千萬別說是來陪您的,都是曾侄孫女了,她爹娘隻怕祖母都沒見過幾麵吧!

  我們是不孝,可也隻有韓家好了祖母和母親才有好日子過不是?要是娶了劉家姑娘對柏哥兒有什麽幫助,將來我們都是柏哥兒的長輩不會走在柏哥兒的後麵。

  我百年之後難道祖母要柏哥兒去靠著外家過日子?您不是看不上清婉說她不孝不聽話不如二弟妹嗎?難道要柏哥兒帶著劉家去依靠齊家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