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428.要臉還是不要臉
作者:柳如焉      更新:2021-01-16 11:18      字數:2180
  張氏不服氣道:“我哪幾句話說錯了,你那個大嫂本來就是庶女這是事實。她姨娘還是別人送給齊國公的,要不是京裏沒人要她,她怎麽可能嫁到錢家。”

  錢榮寧冷笑道:“你這意思是國公府家教不嚴,教出來的女兒不守婦道,為京城所不容才嫁到我們錢家?你當我們家是什麽?錢家小好歹我們家也是世代讀書的讀書人家,二奶奶你娘家又是做什麽的?

  這俗話說另娶大家婢,不娶小戶女真是沒錯。看看大哥現在仕途順遂,就是大嫂娘家的人也都是高門望族。張大小姐,你能進京還多虧了你看不上的大嫂。

  你千辛萬苦想搭上的皇貴妃娘娘也是齊國公的庶女,你這麽瞧不起庶出的,你要進宮做什麽?你進宮不為了皇貴妃難道……,你不想我把你想的太不堪,就正正經經的跟大嫂相處,好好的做個賢內助,別一天到晚當咱們錢家的攪事精。

  做錢家二奶奶,是你娘怕你的性子嫁去別家,人家沒幾日就給你休回去了,讓你張家抬不起頭。不是你有多高貴,大嫂這些年不管大哥胡鬧還是寵妾都沒怎麽樣,這才是大家風範。跟你一樣本事沒有,不喜讀書還眼高於頂,我真不知道我娘跟你娘姐妹情深到什麽地步這麽坑自己的親生兒子。”

  張氏怒道:“是啊!我沒大嫂嫁妝多,也沒大嫂有個好門第,你這是瞧不上我了是嗎?我沒銀子供著你包戲子,買窯姐兒還真是對不住你錢家二公子。你大哥吃軟飯吃的相當得意,你是不是也想休了我去攀高枝兒?也不瞧瞧自己有沒有這資本。”

  錢榮寧道:“是啊!我沒攀高枝兒的資本,所以低就了你,你也就配的上我這種攀不上高枝兒的,要是攀的上誰還要你。就因為要了你,我沒軟飯可吃所以要努力讀書正緊備考,不然就不是軟飯硬飯,而是沒飯可吃。”錢榮寧說完不說話,認真看書,張氏氣急回房。

  這宅子是清漪的陪嫁,這些自然也沒能瞞過清漪的耳目。等話傳到清漪耳中,清漪笑道:“錢家老二雖說不是驚世之才,好在有點腦子,日後入了官場也能幫幫他兄弟。

  隻是這老二媳婦是真欠收拾,本來想好好帶她讓她日後能幫二爺一把。如今看來這個禍害割肉也得,盡早除了。大爺好不容易收心,一心一意奔前程,不能在這個時候讓個無知蠢婦耽誤。”

  清漪的貼身丫頭艾草道:“大奶奶,這麽做老太太那邊會同意嗎?畢竟是老太太的親侄女。”

  清漪笑道:“親侄女也沒親兒子親,在媳婦裏老太太能偏向自己的侄女。跟兒子比起來,媳婦永遠是外人,兒子才是自己身上的肉。老二家的那位,自私又愚蠢,眼孔還高於頂,要不是自己的侄女老太太也不會娶她回來做媳婦。

  不急慢慢來,除掉她也不一定要喊打喊殺,非要她在這個家裏待不下去。有的是辦法,京城繁華,什麽都很豐富。老二過去在南邊就不是省油的,在京裏花花世界還能守著婆娘過日子不成?”

  艾草道:“您不是說二爺好了也能幫大爺嗎?要是二爺讓外麵勾了魂,隻怕也會惹出亂子,到時候大爺也不能獨善其身,看著親兄弟倒黴,就是大爺不想管,老太太也不會看著兒子受苦不管。”

  清漪笑道:“老二這個人就一個優點膽子小,這麽些年,你見他真的闖什麽大禍了?男人總共不就那麽點花花腸子,比起宮裏那位,這宮外的日子要好過多了。”

  艾草想起來道:“國公府今日來傳話,說皇貴妃娘娘胎像穩了,讓進宮恭賀了。雖說咱們家大爺官位不高,您可以做為娘家姐妹進宮恭賀。今日國公夫人已經去了,威北侯府那邊隻怕明日也要去。”

  清漪歎氣道:“是啊!現在齊家嫁的最好的,就是皇貴妃了,她有好事可不全家都要跟著她一起高興。讓人去威北侯府問問,看看世子夫人什麽時候進宮,我們跟著一起去走一趟就是。”

  艾草道:“大奶奶也說了,這宮外的日子怎麽也比宮裏好過。皇貴妃雖然尊貴,到底不是嫡妻。聖上中宮也不會一直無人,若是聖上封後,新皇後也不能看著皇貴妃一人獨大。

  與其過那種提心吊膽的日子,還不如像您這樣,讓夫家捧著過日子。進了京城,您也說了大爺要靠我們國公府的地兒多了。錢家上上下下也會重視您。

  這裏雖然沒有宮裏富貴,也比宮裏舒服不是。您想如何隻要占著理,裏的能如何。宮裏就是有理隻要正宮不高興了,就算是皇貴妃也不是一樣是個妾,在皇後跟前有子有女的皇貴妃能好過了,我們坐山觀虎鬥,皇貴妃好了您也能多個依仗。若是將來……,咱們大少爺和二少爺,也算是皇親了,好日子在後頭。若是……,您還有國公府可以依靠,也不見得能波及到您,何必在意她的好壞。”

  清漪笑道:“是你說的這個理,道理我也懂,就是心裏有些疙瘩。算了這麽多年了,她的命一向好,我也習慣了。我年男人屋裏的小老婆都能忍,那位尊貴的妹妹怎麽說都跟我一個姓,何況她確實是個好人,有好報也是應該的。

  說起姊妹,我們家的姊妹還真是雲泥之別。九妹妹那樣一個橫衝直撞的人,每次隻要見了清丫頭就要橫眉毛豎眼的,最後竟然能入了空門。聽說如今還在三叔家的佛堂裏,一心吃齋念佛。”

  艾草道:“上次陪您回去,奴婢跟府裏的人聊了會您出嫁後的事,她們說的雖然不多隱私,可也是數台好戲,接連演,相當熱鬧了。九姑娘出嫁當天出家了,花轎都到門口了,她才告訴所有人,她剃了頭當了姑子。

  入了空門的九姑娘還算好的在京裏,就算粗茶淡飯些,有六爺照應著也能安靜的一心禮佛。七姑娘就慘了,鄧家雖是大戶人家,七姑奶奶的日子過的還不如,咱們府裏有頭臉的媳婦子,至少咱們府雖不大,可有見麵的也能整齊過日子。七姑奶奶在婆家,三天一小打兩日一大鬧的,沒幾年就不成人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