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296.風氣
作者:柳如焉      更新:2021-01-16 11:17      字數:2389
  雨墨聽了無奈道:“娘娘真是的,奴婢怎麽會不讓您吃飯呢!”

  清風很累沒說什麽就躺在床上休息了。不知道為什麽,這個孩子雖然沒怎麽鬧,但是她還是覺得很困,齊王回來的時候清風已經睡著了。

  本來大家以為日子,會這樣一直平靜的過下去。蘇家大爺他也不愧是蘇閣老走後,支撐蘇家的人。

  不知道怎麽走通了,宣氏族長正親王的路子宮親自去求了聖上。聖上趕想到年輕時與嫡妻的過往。

  聖上雖然說不喜歡蘇氏的不懂事,但是還是能體諒她,於是乎下旨讓蘇氏回齊王府繼續閉門思過。

  大家都不意外,隻要齊王妃一日活著,她就總有回來的一天。蘇氏回來之後,繼續住在平樂堂,齊王也沒怎麽去管束她,或者說約束他。

  聖上說讓她在王府裏閉門思過,可他終究是齊王妃。張氏進門有一段日子了,所以帶著自己的乳娘去平樂堂給齊王妃請安。

  蘇氏在平樂堂正廳接見笑道:“妹妹嫁進來有一陣子了,隻可惜姐姐在庵堂,也沒來得及給妹妹辦一個盛大的認親儀式。”

  張氏笑道:“謝姐姐惦記了,雖然沒認親但在府裏住了一段時間了,府裏的人妾身也都知道了一些。”

  蘇氏笑道:“妹妹賢良淑德,一定能與後院的姐妹和睦相處的。隻是姐姐也得提醒妹妹一句,就算是作為一個勸告吧!

  妹妹還是不要去招惹齊側妃了,齊妹妹是齊國公的女兒,又是宗室女,還是王爺的表妹在這府裏啊!她比姐姐還有地位呢,所以妹妹見了她還是禮讓三分的好。”

  張氏行禮道:“謝姐姐提點。”蘇氏並沒有留張氏在平樂堂呆太久,就讓張是回去休息了。

  眼見張氏走遠蘇氏問:“蘇媽媽,您在府裏有一陣子了。這個張氏怎麽樣?”

  蘇媽媽道:“張庶妃很懂規矩,她很少在後院裏走動。嫁過來的第二天,就去東籬院拜見齊側妃,但是側妃娘娘並沒給張氏什麽麵子,直接告訴她,她不管府裏的事兒,張庶妃的認親儀式還是有王妃娘娘管,就把張氏給逼了出來。”

  蘇氏笑道:“這個齊側妃奸詐狡猾,她不過是不想擔著一個逼走嫡妻的罪名罷了。”

  蘇媽媽笑道:“不管她是什麽樣的人,娘娘始終是這齊王府的女主人。隻要娘娘在一日齊王妃就永遠隻是娘娘。”

  蘇氏慵懶道:“王爺一點夫妻情分都不念,眼見著我被聖上罰到庵堂。他也沒說什麽沒做什麽,隻怕早就厭了我吧!什麽夫妻不夫妻的,不過是過日子而已。

  娘說的對好日子也得過,不好的日子也得過。隻要我能生兒子,以後齊王府就是我的,有沒有齊王又有什麽重要的?想辦法讓王爺來我這兒。”蘇媽媽點頭應是。

  齊王妃的回府,並沒有給府裏帶來任何的變化。大家一樣的過日子,隻是齊王並沒有到平樂塘看望自己的王妃。因為清風又有了身孕,齊王大多數的時候,還是在東籬院裏陪著清風。

  清風覺得齊王妃遲早都要回來,早回來總比晚回來強。現在回來也好,給自己一手做準備的時間。

  這個女人是不會消停的。女人呢,不怕身體變態,就怕心裏變態。齊王妃對於清風來說就是一個變態,而且是心理變態的。

  蘇氏在知道,清風又有了身孕後,隻不過是一笑而過。蘇媽媽看見齊王妃,並沒有因為清風有身孕,有什麽過激的表情和動作。

  知道王妃這段時間在庵堂裏學會了很多,也想明白了很多。成長是要一個過程的,隻是娘娘的成長比別人慢了很多而已,不過沒關係。

  隻要娘娘的名分還在,娘娘生的兒子,不管是長子,還是幼子,都是齊王府的世子。這一點相信蘇家,還是有辦法為娘娘爭取來的。

  太子的動作越來越頻繁,不斷的往國庫裏調出,錢、糧之類的。聖上的病情也在反反複複之中,大家的日子一如既往的過著。

  可這種平靜,隻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夕。大家也都知道,太子是不可能還政給聖上的。聖上還能不能臨朝,這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

  隻是除了正老親王見過聖上一麵為,其他人是根本見不著聖上。聖上一直在後宮裏休息,大家都知道聖上在休息。

  隻是求見聖上的人,也都被太子擋在了聖上的寢宮之外。那些求見聖上的人,全是不見聖上後都會來齊王府坐一會兒。

  直到後來演變成很多大臣們,都到齊王府來堵著齊王問。為什麽聖上不能出來見客?既使是風寒好不了,但是老臣們求見聖上,為什麽聖上不見太,子是不是有私心。

  這個話題從剛開始很隱晦的說著,一直到後來。文學大家盧友生,直接在金殿上問太子,是不是想登基稱帝。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太子黨的人說盧友生不顧及父子情,挑撥離間等等。話題直指盧友生的一些詩詞,都是反政策、反人類、反社會的說。

  說白一點就直接把盧友生一個文學大儒,說成了反動派了。盧友生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他是先帝二十年的進士。

  相當於是先帝提拔起來的,先進翰林院,一路從一個六品的翰林院編修,做到如今的內閣首輔。閣老門也一致以他為首,內閣首府要見聖上,太子也沒有理由攔著。

  盧友生帶著大批的文官,到聖上寢宮門口求見。聖上見了盧友生之後,盧友生出來隻歎氣。

  很多人都問盧友生,聖上說了些什麽。但盧友生並沒有告訴他們,聖上都說了些什麽。而是一心在朝堂上輔佐太子,在看到這樣的情況下,大家都認為聖上是有退位讓賢的意思。

  太子黨的人更加風頭無限太子,也因著這個招攬了更多的人在旗下。甚至有人為了討好太子,出麵到齊國公府,遊說齊國公上朝。

  隻是所有去齊國公府的人都,被受到盛情的款待,但是有關朝堂上的,或者問齊國什麽時候回朝,齊國公就把話題給引向的其他地方。

  在許多撥人去齊國公府未果的時候,就有人打上王家的主意。一時間威北侯府也在京城中,車馬喧和。

  很多人都帶著禮上威北候府,威北候如齊國公一樣,所有的禮物都會收,。但是一問到,威北候朝廷上的事情,或者說是軍裏的事情,或者是一係列敏感的話題。威北候的太極功夫不次於齊國公。

  大家多次未果的時候,也成了京裏一種新的風氣。功勳世家形成了一個很怪異的現象,大家都在照齊國公和威北候的意思行事,所有的態度和做法都是一樣。太子,一時間也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