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280.滋味
作者:柳如焉      更新:2021-01-16 11:17      字數:2212
  胳膊擰不過大腿不管蘇家人怎麽努力,蘇氏還是跟著她母親住在雲月庵,就是蘇家人來求齊王也沒什麽作用。蘇氏是被聖旨罰去雲月庵的,沒有聖旨誰敢說放就放了蘇氏的。

  清風的日子過的很安靈也很知足,她是安寧了但外麵的日子相當的不安靜,不是說今兒這個丟官了就是明兒那個被抓進‘集中營’了就是大家都過的人心惶惶的。

  就連在家修養的齊老爹都被叫進宮裏唉了頓不務正業不愛國愛民的數落,齊老爹的心裏素質好,太子說什麽他都低著頭聽著,一說要他回朝齊老爹就開始叫苦叫累叫冤枉。

  最後還是太子不敵齊老爹,放齊老爹回去繼續休養清風聽了雨涵打聽回來的這些知道外麵隻怕要不太平了。自古權利交替就沒有太平的時候,太子這次監國是嚐到甜頭了。

  往往就是這樣,要是太子一直都是太子就隻會等著繼承皇位。隻要太子一旦知道什麽是萬萬人之上的時候,就不想在在任何人的下麵了。

  這樣就隻有兩總結果,一是老皇帝這戰鬥機能繼續戰鬥就像抗美援朝的時候朝鮮沒有好的飛機,就隻能跟美國拚命最後在鄰國的幫助下打跑了美國自己做主。

  要問清風希望誰贏,不用說清風肯定希望老皇帝贏。這做爹的可能會懲罰兒子但怎麽說都是父子不會真的要了兒子的命,可做兄弟的就不一樣了。

  看看曹操也是英雄,他能挾天子以令諸侯能平一己之力建立魏國。可最後自己的兒子呢?曹丕為了皇位不一樣殺了自己的親兄弟。

  清風有時候甚至無厘頭的想要是老皇帝能長命百歲該多好,齊王有寵冠後宮代行皇後之職的親娘,有領兵打仗的親兄弟翼王,有嫁狀元和公卿的姐姐妹妹。

  說實話齊王雖說是庶子他的命比太子好太多了,太子除了有元後這個親娘什麽都沒有。他的親信都是權利利益下產生的這樣的人誰是都會棄暗投明,他的女人也都是因為權利而娶的,問他真正愛誰隻怕他自己都不知道。

  他沒有時間像齊王一樣風流瀟灑,也沒有齊王這樣的能力讓自己的內宅空十年。他不停的娶妻納妾,又有幾個是真正喜歡的,人人都說安良娣命好生了太子的長子。

  可安良娣是什麽出身又是怎麽進太子府的,世人都知道。富安侯府老皇帝就是給太子小老婆的娘家封侯,都不說太子生了長孫有功就能看出老皇帝其實不想要太子太早的有子嗣。

  這在古代按人口分家產的年代,沒有子嗣意味著香煙無人繼承,這是不孝也是絕嗣所以太子拚命找女人生兒子,難道真的是隻想要兒子?

  笑話做皇帝的老子能說自己隻想要兒子還差不多,因為老皇帝不缺兒子不缺權利。有錢有閑酒足飯飽當然就該想些該想的了,所以老皇帝有十個兒子,十幾個女兒。

  現在的太子既然等了幾十年終於讓他在皇位上感受了幾日,他隻怕是死都不會放棄這樣的萬人之上的至高權力。清風都能從夏日雨後的土腥味裏聞到絲絲的血腥,每當齊王出門上朝清風就會心裏不安。

  韓信一代大將最後不也死在皇宮的編鍾室,韓信的死不過是帝王的疑心,害怕他功高蓋主。齊王可是真正的皇子龍孫,他本來就有繼承皇位的權力,隻要沒有太子齊王繼位的呼聲隻怕是最高的。

  就像王妃怕生了兒子的她搶了沒有子嗣自己的正妃之位,難道太子就能放心他人在臥榻之側安睡?就是用腳趾頭想也不可能。

  如今的清風是不看到齊王回了心就像懸在懸崖邊,清風一直在朝外張望著。把院子裏能排出去的人都排出去了,還不能明著說是擔心齊王出事。

  有時候好心不一定有好報,清風為了掩人耳目隻能讓人在外悄悄地打聽,隻有她的人看見齊王回府她心裏才踏實。

  林媽媽見清風又走神了道:“娘娘,您就放心吧!聖上隻是偶感風寒需要時日調養,等聖上身子好了自然會回朝從新理政的,王爺不會有事的。”

  清風笑道:“媽媽是不知道權利的可怕,隻要嚐到了就不會願意放下的。要是太子一直是太子他隻會想著保住自己的位子等著繼位,可現在太子已經不是太子是監國了。

  你看看最近太子府的人一個個精神抖擻的,隻怕就是最不得寵的小妾如今都是娘娘派頭了。一旦嚐試過這樣萬人之上的滋味,就是不死不休了。聖上不管是真病還是……太子都不會在想把權利還回去了。”

  林媽媽吃驚的道:“那太子他會…如果失敗就不隻是他一個人倒黴了。”清風無奈道:“太子又沒逼他們加入自己的陣營,是他們自己為了權利願意與太子一路,作為太子的儲君不會覺得這些人有什麽牽連或者倒黴的。

  成王敗寇要是太子真的一步登天了,這些人的從龍之功就不是誰都能取代的。極致的富貴值得最尊貴的命,我從小就知道這些,可睡到臨頭我不一樣寢食難安。

  當初說的那麽斬釘截鐵,如今真有事了我也不想死,何況還有元寶還有你們。要是因為我連累了你們和元寶隻怕我就是死也不能閉眼,你們和元寶都是無辜的,可隻有我知道也沒用啊!”

  林媽媽笑道:“娘娘,媽媽從小帶您長大,從繈褓之中看著您一點點長大,嫁人生子。媽媽一輩子都隻會陪著娘娘,就如娘娘說的兒孫自有兒孫福。

  要是老婆子閉眼了,他們要是聰明的就會在沒事的時候想著有事的時候,要是沒有著樣的覺悟就是跟著老婆子一起閉眼也是該的。

  沒有娘娘老婆子隻是齊國公府的一個仆婦,不會有命來王府住。也不會在王府受人尊敬,老奴的兩個兒子也不會因為老奴能選擇自己想做的事。

  要不是娘娘體恤隻怕他們現在最好的結果就是管莊子管店鋪,那還是太夫人的麵子和太夫人的產業。像我們這樣陪嫁來的家生子一輩子都是主家的奴才,就是爹娘兒孫也是奴才命。

  如今他們因為娘娘活的像個人樣子就該記得娘娘的恩情,如果因為娘娘而……那也是命不是嗎?有什麽好冤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