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130.聊想法
作者:柳如焉      更新:2021-01-16 11:16      字數:2833
  清風跟樂欣公主的關係越來越好,家裏人都覺得很神奇尤其是太夫人,每次都問清風公主叫她去做什麽,她每次都照實說不是做針線就是賞花草,公主還送了清風不少好的花草。

  清風的院子也裝點的十分清雅,樂欣公主很喜歡,每次來給太夫人請安都要到清風這裏坐坐。

  太夫人見這姑嫂兩是真的興趣相投,就沒多加製止。

  齊國公也沒想到自己家的這個公主媳婦會這麽快就跟自己女兒處到一塊,每次看著她們有說有笑甚至都忘記了是身份的差異,他提醒了清風幾次,隻是清風答應的好好的回頭又跟公主說笑到一起。

  先開始孫氏也擔心清風跟公主走的太近怕宮裏的人有意見,公主畢竟不是自己嫁來的宮裏也跟了不少人出來,公主雖然打發不少人去公主府管事收拾府邸,可近身伺候的還在啊!

  兩個月過去了,見公主身邊的掌事嬤嬤對清風也很客氣,就連公主府的掌使對清風也很禮遇就沒在擔心和多話了,她現在就怕人家說她見不得長房好挑事,盡量都跟長房客客氣氣的。

  清風的日子過的很好很狹義,偶爾聽清音說她那個奇葩的嫡姐也就是清華小姑娘。清風才知道清華知道自己婚事的時,在家狠狠鬧了幾天還試圖絕食反抗。

  她那個一向溫和的有些懦弱的三叔這次相當的威武,在清華院子裏看著她鬧完然後道:“鬧完了?鬧完了就用腦子好好想想自己是誰?鬧完了就開始繡嫁妝,要是你實在還想鬧就去白雲庵出家我可一說你一心向佛不想世俗。

  齊家有的是姑娘,我也有的是女兒,以後會不會還有孩子出生都不一定,所以不要以為沒了你我就沒法跟鄧家交代。

  鄧家要娶的是齊家女,可不一定就非得是你,齊家也不會留退親的姑娘。你不是總說你是國公府嫡女嗎?寧姐兒、蕙姐兒嫁的時候可沒你這麽沒規矩,什麽時候學的小婦行徑自己挑婆家了?

  你看看四丫頭自己挑婆家的下場,四丫頭好在有個有本事又是齊國公的親爹,她不願意的婚事國公爺能給她換,你爹我可沒本事給婆家不要的姑娘在找人家。

  是去做姑子還是做鄧家的媳婦你自己選,家族不會為了一個姑娘不要顏麵,我也不止你一個女兒。”說完就離開清華的院子,至此拒絕這閨女的一切求見,鬧的狠了就讓李氏去看看。

  就連清華要求出嫁前見見她親娘,她三叔的嫡妻時都被拒絕,說讓她安心備嫁到出門子那天去佛堂門口磕個頭就行。

  從那以後隻要清華不尋死,她親爹就不管她,她二娘也隻關心她做嫁妝的進度,聽說清華把送去的布料絲線都剪了,李氏也不生氣隻說外院還有接著送,並且告訴清華她毀多少都是她自己的嫁妝。

  要是她出嫁那天隻有一些破布也沒關係一樣裝箱陪到鄧家去,並且這些布料都會上禮單以後這就是她的嫁妝。

  清華最後不敢折騰東西就折騰人,身邊的仆婦被她折騰個遍也沒用,那些仆婦早就想好了以後不會跟清華去婆家,也早就找好門路另謀出路。

  清風聽了全套的故事後直搖頭,清華小姑娘以為自己是公主了,就是公主也不是個個都有樂欣公主的命,能自己挑老公。

  就是樂欣公主挑的不也是皇帝能接受的,齊靖遠是齊國公的庶長子,齊家善待庶長子從太夫人那一輩就出了名,皇帝就是看著齊太夫人也不會覺得齊靖遠是個扶不起的,何況人家小夥子還從‘千軍萬馬’的學子裏硬生生靠了個狀元,皇帝也會覺得齊靖遠是個可造之材吧!

  清華小姑娘不是腦子被她娘教壞了就是話本子看多了,她還真相信《西廂記》之類的小說了,真是腦子秀逗了。

  聽說《西廂記》的解決也不好,那個私會張生的小姐最後好像沒嫁就死了吧!就連小說都不會離經叛道寫未出閣的小姐私會情郎,最後一頓述說衷腸發誓山盟海誓,父母就會理解你憐惜你,然後皆大歡喜進洞房。

  清華小姑娘要是跟清漪小姑娘一樣出嫁前能想明白還好,要是到出嫁還這麽鬧騰相信山西都天高皇帝遠,她這輩子是不會有機會在回京了。

  清漪嫁的好歹是個嫡長子還在讀書上進,要是以後她們四姐夫上進考了進士進了京,相信怎麽說齊老爹看在女婿上進的份上留京問題也不大,清華小姑娘就有點慘了。這為來的丈夫是個在家娶不上媳婦還要跑老遠的京城裏找,找的還是個大戶人家旁支的嫡女。

  要是真是個上進的大好青年,以鄧家在山西的名聲什麽樣人家的姑娘不能選,非要講究一個旁支的。

  就算是旁支的也應該選個好的,像清華這樣越大越看不清事實的‘燈籠貨’大家族討這樣的媳婦不是腦子被門擠了嗎?

  很多人家都喜歡為嫡次女選嫡次子,因為次子有身份有家族又不用承擔家族重擔,這樣的嫡子自己上進又有家族做依靠又沒有什麽必須承擔的責任,隻要自己能過日子有大把的嫡女等著嫁。

  清華的這個也有所以娶不到什麽好媳婦,像清華嫁過去有得受了,兒子不成器做娘的就想著從京裏娶媳婦這當娘的肯定很強勢。

  一般人家有個強勢的婆婆媳婦都受罪,何況這男人還是個不成器的。清風想想就腦瓜子疼,要是以後她男人這樣,她就另願去當姑子。

  苦一點累一點至少思想人生是自由的,俗話說的好不怕身裏變態就怕心裏扁頭。沒有錦衣玉食的生活有個清清靜靜的生活也好,就是錦衣玉食和清淨清風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清清靜靜的活著。

  清風聽完清華的故事就回去找老太太聊天,她知道自己的一輩子不在自己手裏要聽長輩們的安排,但是自己的願望還是可以旁敲側擊的跟長輩們表示表示。

  她不是當小媳婦的料,也不是受氣包的人,她是為了自由可以放棄一切的人,這自由不是身體的自由是心裏的自由。

  清風在老太太身邊轉悠了幾日,老太太不開口她也不能上杆子說,所以清風力求老太太先開口。

  太夫人何等聰明的人,幾日前就知道自己這小孫女有話說,故意不搭話不接茬兒看看小孫女的耐性,這孩子沒有讓她失望硬生生的忍著就等著她先挑話。

  她也不是不能聽孫女說話的人,就笑著道:“清丫頭,你是不是有什麽話要跟祖母說,這幾日都見你心事重重的,小孩子家心事重了不好。”

  清風立刻坐到老太太身邊抱著老太太的手道:“祖母,孫女這些話也隻敢跟您老人家說了。孫女都十二歲了,就是在舍不得咱家也不會一輩子在家做老姑娘。

  祖母孫女不是要過問自己的親事也不是要自己挑,我隻是…隻是想跟祖母說說心裏話,我不求富貴也不求榮華,隻想清清靜靜的過日子。

  不指望以後婆家帶我如祖母、母親這般,隻求有基本的尊重,我不喜歡紛紛擾擾的生活也不喜歡汲汲營營的日子,孫女沒什麽大誌向隻想平安喜樂的過一生,於願足矣。”

  太夫人笑道:“你到是不貪心,這麽簡單就滿足了,你姐姐們一個個都想嫁高門大戶,為了這麽甚至不惜左右討好,你到好生怕進了這大宅子讓自己受委屈。”

  清風笑道:“祖母,人生最難得知足,俗話說知足常樂。孫女什麽身份自己清楚,我就算有一個做狀元的哥哥一個做公主的嫂嫂,我也隻是齊家的庶女。

  身份不是我能選的,今後的生活我卻可以去爭取過的好些。有在多的銀子也隻是一日三餐,有在多的衣裳我一次也隻能穿一身。

  宅子再大我也隻能住一個院子,屋子再大我也隻能睡一張床。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起生活的人,人口簡單事情少大家都是和善人,隻要過的出日子簡簡單單就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