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61.妄議是非
作者:柳如焉      更新:2021-01-16 11:16      字數:2582
  衛姨娘聽著月娘分析的有道理更急了:“我現在就是死了也隻會連累二少爺十一少爺和十九姑娘,怎麽辦你說的沒錯我現在要是死了隻怕被人會說出更難聽的到時候二少爺就是渾身是嘴都說不清了。

  這些人是不害死我的孩子心理不好受,當初我年紀小又是真心仰慕國公爺,覺得這世間怎麽會有國公爺這樣完美的男子,太夫人跟我說讓我做國公爺通房的時候我是真的高興。

  要是知道有現在的事,當初我就該讓太夫人給我藥,為了國公爺和太夫人我情願一輩子無嗣而終我當初怎麽那麽傻光顧著高興沒想這麽多。

  我隻想著我老實了我什麽都不要哪怕有了國公爺的孩子也隻是給這府裏錦上添花,讓國公爺和太夫人高興。

  我從沒想過要生長子懷遠哥兒的時候我日日求菩薩要是個小姐就算太夫人國公爺會失望那也是我跟國公爺的孩子,有個孩子我就知足了。現在這樣當初還不如不生,生了孩子招罪國公爺也跟著糟心。”

  齊國公聽不下去了,這都是什麽跟什麽啊!孩子都要娶媳婦了當娘後悔生了,推門進去道:“你們聊的到是開心我這在外聽了半天鬢角也不知道傳出去會不會說我老不正經來姨娘院子裏偷聽。”

  衛姨娘一看來的人立馬跪著請罪道:“國公爺,您來了怎麽也不出聲?月娘是我自小一起長大的姐妹,您也知道她跟我親我們說話就怕小丫頭不懂事聽了傳出什麽不好才支了人,沒想到沒讓小丫頭聽了到是讓國公爺聽了去。”

  齊國公笑了拉起衛姨娘道:“你到坦蕩,我聽了去你都不擔心怪罪。”

  衛姨娘道:“國公爺要怪罪早在外麵傳那些話的時候妾身

  就沒命了,哪還有機會給國公爺聽鬢角。”

  月娘也是個實在人不然也不會在衛姨娘院子裏當差,有時候人沒那麽多想法身邊有那起子不安分的人也能攛掇的有想法。

  月娘衝齊國公跪行兩步對著磕頭道:“國公爺,奴婢有罪是奴婢不忍心看著姨娘傷心難過,姨娘剛聽到謠言的時候急的都要上吊抹脖子了。

  一直說是自己連累了國公爺連累了二少爺十一少爺和十九姑娘,奴婢怕姨娘做傻事就一直守著姨娘,她哭了許久一直說胡話,實在沒辦法了奴婢就想說些話分分姨娘的注意力。

  奴婢妄議府裏事是奴婢的錯,但奴婢也不後悔與姨娘這麽說,這也是事實姨娘是聰明人隻是,此事涉及的都是姨娘最在乎的人一時急糊塗了,事後姨娘自己也能看明白。”

  齊國公往炕邊走坐下來說:“先給爺上杯茶,來了許久連口水都沒喝上。”

  衛姨娘見了趕緊從炕桌上的茶盤裏拿茶具給齊國公沏茶,手上動作不斷還不忘替月娘求情道:“國公爺,月娘是個實在人您也是知道的,除了跟妾身也不會出去亂說什麽,您就饒了她這次吧!她也是心疼我。”

  茶沏好了遞給齊國公,齊國公喝了一口道:“你雖是好心可也確實逾越了,夫人娘家還有府裏世子之位也是你一個奴才能議論的?

  這話是爺聽了你還有命解釋,要是太夫人、夫人聽了你有沒有命解釋爺不知道但會連累衛姨娘也是事實。

  你是和衛姨娘一起長大的過去也在君子軒當差,爺身邊出來的應該沒糊塗的,你回屋跪兩個時辰反省反省,以後明白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

  月娘磕頭說是就退下去了,衛姨娘明白這已經是最輕的處置了國公爺說了沒錯要是讓其他人聽了去隻怕月娘的命就沒了。

  衛姨娘看著齊國公道:“二爺,妾身實在不明白孫家怎麽會養出這麽一個大姑娘,這次借著咱們府二姑娘出閣來京裏應該是給夫人相看的吧!

  妾身是真怕了,這姑娘還沒嫁進來就想要二少爺十一少爺和十九姑娘的命要是真跟咱們親上加親了以後還有妾身和妾身孩子的活路嗎?

  五少爺的事不是妾身能插手的妾身也有自知之明,妾身隻求二爺看在們二十幾年的情分又有了三個孩子的份上多為孩子想想。

  妾身以前是二爺屋裏奴才現在是二爺的妾室死後也不奢望與二爺同穴,妾身隻在乎活著的時候要是哪天我的存在真的讓二爺夫人為難,妾身不會髒了爺的手。”說著、說著眼淚又下來了。

  齊國公看了心有不忍道:“月娘說的沒錯你別多想,謠言止於智者爺已經把這事交給夫人處理了,她是個聰明人知道怎麽做,對國公府好對她的孩子好。

  要是真糊塗了爺也不會由著孫家擺布,爺的孩子是齊國公府正經的少爺小姐什麽時候容得外人作踐,你放心遠哥兒幾個是我的孩子隻要齊國公府在一天就沒人敢動他們。”說完喝著茶。

  衛姨娘見齊國公這麽說抹著眼淚笑道:“我知道二爺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一定能保著二少爺他們平安長大成人,我不指望這幾個孩子以後多大富大貴隻希望他們有自立的本事能如大爺那樣抬頭挺胸的活一世足以。”

  齊國公笑道:“你到是不貪心。”是陳訴句不是疑問句說明了齊國公此時心情還不錯。

  衛姨娘回道:“人心不足蛇吞象,往往很多事都壞在貪心上,貪心會讓一個家變的不像家會使親人反目成仇這些妾身明白。”

  齊國公最滿意的不是衛姨娘的老實也不是衛姨娘的相貌,而是衛姨娘這副清明的心思什麽都跟他說什麽都放在明麵上,一心一意對他沒有隱瞞沒有利用。

  這就是衛姨娘在府裏能比其她姨娘過的好的原因,即使是梅姨娘當初要不是為了留在國公府又怎麽會對他屈意獻媚。

  國公府裏都知道這樣的謠言除了那些居心叵測的會信,真正明白人都看得明白最後倒黴的肯定不是衛姨娘和小主子,太夫人和國公爺又不是糊塗蛋。

  小佛堂裏的寶姨娘天天想著法子要見國公爺,她隻有一兒一女要是女兒真的遠嫁江南以後別說依仗就是想要見一麵都難。

  她一直想著出小佛堂隻是小佛堂的管事看著嚴實就是去茅房都有小丫頭跟著,那個日日跟著她的小丫頭還笑嘻嘻的說是服侍她的。

  她有幾個膽子敢讓太夫人院子裏的人服侍,她日也求夜也求,求菩薩顯靈救救她的和她的女兒即使救不了也不能讓衛姨娘那房好過了。

  這不無意聽院子裏看門婆子閑磕牙讓她知道府裏現在都傳衛姨娘行為不撿背著國公爺偷人,她高興壞了這下終於讓那賤人嚐到厲害了這回就算她不死也要掉層皮,上完茅房扭著腰高高興興回去給觀音菩薩磕了幾個頭。

  事後這話讓小丫頭當笑話講給太夫人知道,太夫人歎氣林嬤嬤勸道:“太夫人,一個不清明的姨娘也翻不出大浪來,她要是聰明現在也不至於被拘在佛堂了。”

  太夫人無奈道:“我不是擔心她會做出什麽,隻是不明白她怎麽過了十幾年反而越活越回去了。

  當初明陽帶她回來我瞧著也是不錯的,機靈人長的也漂亮明陽對通房妾室不上心有這麽一個千嬌百媚的於子嗣上沒準能有意,隻是後來…唉!早知道這樣當初還不如賞她碗藥也沒今日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