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39.問題
作者:柳如焉      更新:2021-01-16 11:16      字數:2128
  清風想想燕窩其實就是膠原蛋白跟吃豬蹄差不多,不知道古人怎麽會認為這就是好的東西其實就是燕子的口水而已還貴的嚇人。

  祖母都這麽說了不好拒絕點頭道:“是,祖母說的對我這天天吃粥吃都沒味兒了,回頭讓廚上的媽媽試試用牛乳燉,隻怕吃多牛乳上火父親母親又要著急到時讓長輩跟著上火就不好了。”

  太夫人笑著說:“你那灶上的媽媽又不都是糊塗蟲,讓她們想辦法去。”清風笑著說是然後太夫人就問:“你二姐姐出門後你母親在前麵招呼客人嗎?孫家的幾個舅母還在不在?”

  清風如實回道:“母親因為傷心過度讓孫媽媽扶回正院更衣了,大舅母和三舅母在前頭坐席。”

  太夫人又問:“你大舅母帶來的表姐可跟著你兩個舅母?”

  清風道:“沒有好像是跟著母親回正院更衣了說是不小心打翻了丫頭上的茶水。”

  聽完這太夫人不說話也不在問了,清風不知道太夫人在想什麽這老太太眼光毒的很看是很平常的詢問,也許就藏著自己看不明白的事情。

  太夫人思量了會兒又問:“清丫頭你願不願意跟姐妹們一起住到園子裏去啊?”

  清風一震很快反應過來問:“祖母是說蘅蕪苑嗎?那裏不是住著四姐姐、八姐姐、十姐姐嗎?我在過去會不會叨擾到幾位姐姐?

  當然能跟姐姐們住在一起很好畢竟大姐姐二姐姐都出閣了,沒幾年估計姐妹們就都要分開了。”

  太夫人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姐姐們能有合適的歸屬咱們應該為她們高興。你的意思祖母知道,放心就算真的住到園子裏你的生活也不會變咱們家的清丫頭是個懂事的小丫頭總是怕給別人添麻煩。”

  清風笑著沒有接話在老君堂陪著老太太聊天,隻是老太太在沒問前麵的事和她搬家的事了。

  到了晚上送走了客人,齊老爹帶著孫氏和清蕙一起來老君堂跟太夫人說今天的宴席和清寧在婆家的情況。

  等用完晚飯孫氏就說:“蕙丫頭你帶清丫頭去園子裏散散步在一起回去。”清蕙起身行禮等著清風,知道長輩們要說話清風自覺地起身行禮跟著自己姐姐出去了。

  屋裏太夫人問:“寧丫頭那邊怎麽樣了?”“挺好的跟去送親的管事回來說婚事進行的很順利,親家對寧丫頭也很滿意。”齊老爹說道。

  太夫人終於放下心道:“這就好,這就好在就是看寧丫頭自己的了,相信以寧丫頭的為人不會在侯府過不出日子的。你們也能放心了,剩下家裏的幾個到是要好好的籌劃籌劃了。

  四丫頭的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樣下去不行她們之前跟著姨娘都讓姨娘教的不成樣子了。

  哪有長輩給訂的親事不滿巴不得自己出去找的,她就是讓她那姨娘教壞了不能在讓丫頭們見姨娘沒得都教唆壞了。

  看看清丫頭從小在正院邊上住著沒跟衛姨娘一天現在慢慢長大了,不管是言行還是舉止都慢慢成形不比嫡出的丫頭們差。

  這也是她跟著嫡母嫡姐們學的眼皮子沒那麽淺,我的意思不如把蘅蕪苑在修修把家裏的姑娘都接來一起養著。

  橫豎沒幾年就要出嫁的一年也廢不了幾兩銀子再讓女學裏的先生一塊兒住進園子裏,她們姊妹跟著先生學習詩書女工什麽的,還有就是去請個教習嬤嬤回來她們也是該一起學學規矩了別一個個的都像四丫頭一樣一點規矩都不懂。

  至於四丫頭還是讓她嫁的遠些吧!京城裏她低不成高不就的難道真送她去高門為妾?我們家丟不起這臉。”

  齊老爹覺得自己親娘說的沒錯出了清漪的事,他就意識到姑娘們大了心思就多了,要是再讓身邊人教唆個一兩句就更容易出事,這事應該早就想到才對不禁看看孫氏很是不高興。

  太夫人知道自己兒子想的什麽:“你也別看你媳婦,不止四丫頭的事就是之前九丫頭跟清丫頭的事我就在想了。

  本來分出去的我也不想管隻是現在不管不行,不管嫡庶都是齊家的女兒在外麵都代表齊家要是哪個出問題丟的都是齊家的臉。”

  齊國公也覺得太夫人說的有理立即拍板道:“娘說的甚是不管誰家的都是同輩姑娘,出了事丟的都是齊家的臉,兒子明日就去園子裏看看把寧馨園那邊收拾收拾然後和蘅蕪苑一起打通建成寧馨園。

  在去跟大哥和三弟商量商量然後把姑娘們都接進園子裏養著,等到要婚嫁了在接出來。現在閨學裏有的先生也跟著住進去,把閨學也建在園子裏然後再拖人找個宮裏出來的教養嬤嬤教她們規矩。

  五丫頭不必說她是大哥的嫡女大嫂本就教的不錯,四丫頭就如母親說的嫁去江南好了給她尋戶讀書人家以後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其餘的丫頭說親少說還要個一兩年這一兩年也能跟著學不少東西。

  至於幾個小的就不要住進去了,每日跟去學堂一樣去園子裏上學,等滿十歲在住進去跟著先生和教習嬤嬤好好學。

  我會去找大哥和三弟說說女孩子的教養問題,讓她們各自的媳婦好好看著別不是自己生的就放養尤其是三弟家的幾個。”

  太夫人知道兒子是不滿意這個三弟妹她也不好說什麽,當初就沒想過要他多出息不出息才好,省的那賤人不可一世。

  現在想想庶子不出息也就罷了,這討的媳婦也是個眼皮子淺的。之前想著侯府庶女姨娘又是個有寵無子的,娶回來給庶子也沒什麽。

  出生在侯府見識有了又沒倚仗以後親爹沒了還怕她那老姨娘翻天不成,這才討回來做兒媳婦隻是這庶女哪裏是養好的明明是故意養歪的。

  好在沒什麽根基隻要管著孫輩,這兩口子不鬧出笑話就行了。老三自己不成肯定會重視兒子,隻有女兒不能讓老三媳婦養歪了,不管是哪房的女兒以後結了好親事受益的都是國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