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8.分家
作者:柳如焉      更新:2021-01-16 11:16      字數:2403
  這最不起眼的幼子老國公和太夫人管的就不多了隨著太夫人給找了個媳婦,這媳婦出身門第不錯是個侯府小姐隻是這小姐的娘就不太過的去了隻是個妾。

  是小妾不說還是外麵送來的戲子名聲就不是很好了,但國公爺見長媳次子媳婦都很好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幼子媳婦也很好就沒有過多的過問了。

  等老國公爺一歸天太夫人的厲害就顯現出來了,國公府分家連半點矛盾都沒有太夫人說怎麽分就怎麽分。

  太夫人又不傻當然是自己兒子得的最好,兒子吃肉也不忘了分碗湯給成器的庶長子,見兩個兄長對分家都沒意義那不成才的三爺就更不敢忤逆嫡母了。

  這時三太太到是跳出來了,可是三太太就算出身好是侯府可是介於她娘的出身不要說是不如世子夫人了就是大夫人娘家庶妹的姨娘都不如能教出什麽好的女兒。

  三太太在娘家就跟現在的淸漪一樣名字是很好聽很溫婉,但是腦子跟這些深宅大院裏出來的人精一比就不夠太夫人削的。

  太夫人見三太太不滿意她分的家產道:“既然你覺得身為庶出我分的多了,那就把京郊的兩處莊子還回來吧!”說完就從三房又拿回來兩處收拾的很好的莊子。

  三爺一見老婆剛說了兩句不滿就少了兩處莊子立刻拉著老婆笑嘻嘻的對太夫人樂著奉承,然後罵自己老婆說:“母親一向善待我跟大哥怎麽會處事不公,無知婦人見識淺薄就罷了還管不好口舌,在對母親無禮就以不孝之罪休了你。”三太太不敢言語了家也就和平的分了。

  分家後大房在國公府東麵買了間三晉的宅子住在國公府東麵跟國公府做了鄰居,雖然這鄰居在另一條街上但也比鄰國公府。

  三房見大房離國公府那麽近肯定有目的,就在國公府西麵的另一條街也用分家的錢買了間兩晉的小宅子住下了。

  雖然是分了家但是兩房依舊跟國公府隔得很近,兒子媳婦每日還是要來給太夫人請安。

  隻是他們會在齊夫人來之前回去理事,這樣以來兩房為了方便就各自將自家連著國公府的牆開了扇小門方便進出。

  兩邊的小門都有國公府的管事媽媽派可靠的看門婆子看著準點上鑰,這樣以來外人知道國公府是分家了。

  府裏戲言這就是變相的擴大了國公府而已,所以東府西府的稱著大爺和三爺的宅子。

  太夫人見他們是真心孝順自己也算是聽話就沒計較開小門方便兒媳婦請安,尤其是長子出息後處處都想著國公爺。

  在戶部混好了時不時的還能跟國公爺通通消息,這次榮親王世子要進戶部的事就是大爺跟國公爺提的。

  傍晚大爺和三爺帶著家眷都來國公府為國公爺洗塵,大房的大小姐清婉因為婚期定在明年的開年所以近來都不怎麽出門關在屋裏繡嫁妝。

  大房除了清婉其餘子女都來了,嫡出的五姑娘清晗是大房除清婉外的嫡女孩帶著幾個庶出姐妹過來跟太夫人請安,大房的大少爺靖鴻也是嫡出的和三少爺靖宇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大夫人雖是庶長子媳婦可是太夫人真的是對這個庶長子不薄,大夫人家裏雖然在京城不顯但是大夫人卻是家裏的嫡長女。

  從小隨著父母在任上跟著父兄耳濡目染見過世麵學過管家,人情世故跟著父母習得不少加之父兄皆是兩榜進士官位現在雖然不高那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按大夫人的出身本是看不上國公府的庶子,可架不住齊大爺自己會來事,出身功勳世家卻不是紈絝子弟。

  學業上從小就出眾長的還一表人才,在外處事接人待物也沒有公卿貴胄的高人一等。

  在國子監與一幫士林學子相處的極為融洽,廣受當時的授業恩師翰林學士韓大人的青睞,多次在當今聖上麵前誇獎自己的這個學生。

  以至於後來在齊大爺還沒考中進士前就經常入宮跟一幫翰林一起陪聖上吟詩作對,旁人眼看著齊家大爺出息了太夫人也沒有多加打壓知道齊大爺前途不錯就有上門說親的。

  當時的老國公和太夫人對來說親的都模棱兩可,不說答應也不推諉有不錯的姑娘就暗自記下,硬是熬到齊大爺恩科高中考了庶吉士入了翰林院才認真相看起別家姑娘。

  太夫人在庶長媳的挑選尤為用心,老太夫人和老國公看太夫人真心教養庶長子。

  眼見庶長子出息了也沒有打壓庶長子還用心幫著相看媳婦,有高門來提親也不阻攔相看姑娘跟對自己親生兒子一樣認真,漸漸放心知道太夫人是真心對這個庶長子。

  後來選的兒媳婦家門雖不是最顯的卻是這些來說親的姑娘裏身份最貴重的,書香門第的嫡長女配國公府有出息庶長子也算門當戶對互不高攀。

  齊大爺走科舉入仕在仕途上有嶽父舅兄幫襯,旁有國子監翰林學子的擁護,又有國公府做靠山比起一些清流世家出身的子弟路還要好走。

  大爺知道自己的仕途走的比別人順暢又比其他世家大族的庶子有出息全仰仗自己有個心胸光明磊落的好嫡母,別人都說他聰明又上進在公卿之家是難得的有出息子弟。

  可他自己知道自己的路走的順是上靠有個國公爺的親爹,旁又有個真心對他教養他處處為他打算的好嫡母,他清楚的記得聽嫡母院裏的婆子閑磕牙的時候為自己夫人不值。

  說大爺又不是夫人肚子裏出來的,年紀還比世子爺大要是以後出息了國公爺廢嫡立庶那夫人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嫡母的奶嬤嬤也是這樣在嫡母麵前說的吧!母親在教養自己的過程中連娘家人的提點都沒重視,不知多少次舅母進府來勸說母親不要讓他這個庶長子太出息以後處處壓著嫡子。

  自己的嫡母真是女子中難得的心胸開闊之人,不僅罰了嚼舌根的婆子還跟娘家大嫂起爭執。

  有次不小心讓他聽見了還麵有尷尬難掩難看之色,大舅母走後母親拉著自己說英雄不論出處隻要你自己出息了旁人的閑言碎語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後來齊家大爺出息了娶了賢妻有兒有女仕途順暢,比旁的公卿之家的庶子過的好了不知多少。

  每每別人誇讚他羨慕他的時候他心裏就對母親越發的感激,想著以後一定要視嫡母如親母不能跟自己弟弟搶國公府。

  嶽父說的對好兒不趁爹娘財,有本事有出息了還怕沒有好日子過,何苦盯著國公府裏那點子家當。

  嫡母心胸豁達從小就不打壓苛待自己細心教養,勸著父親給他請最好的先生等自己學業有成了,又送自己去國子監進學讓自己有同年同科的好友,還悉心幫自己成家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