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7.打算
作者:柳如焉      更新:2021-01-16 11:16      字數:2074
  齊國公道:“娘,你也說了她不是那心思歹毒的婦人,隻要她對您恭敬孝順對子女謙和慈悲不虐待刻薄庶出的我就能跟她好好過日子。

  衛姨娘是娘屋裏出去的,我喜歡她是事實可是除了娘的體麵,這些年我也沒給她過多的恩寵。她也是個明白人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沒一個孩子養在她身邊她也沒怨恨什麽。

  府裏的閑言閑語兒子不是不知道,都說衛姨娘軟弱任人拿捏,娘閱人無數她真是那樣的女人也提不起兒子的興趣。

  她隻是個真正的聰明人,雖是奴籍也是咱們家的家生子,可要比能忍阿賢不及她一半。現在她兒子出息,遠哥兒是個爭氣的眼看著明年就能下場了以後她的日子隻會越過越好。

  幸好寧姐兒不不是她娘的性子,咱們家重規矩她說什麽都不在意,她這樣的日子要是還過不好那就不是您跟兒子的錯。

  我去江南前知謙還跟我提起寧姐兒的婚事,既然威北候也有這意思我看還是年前就定下來吧!

  來年辦完婉姐兒的婚事寧姐兒這邊也能慢慢過三書六禮了,等寧姐兒及笄就開始辦她的婚事好了。

  至於漪姐兒我看還是找個踏實人家過日子就好,大姐家有個庶子過了今年的鄉試兒子看著不錯就定他吧!

  就算考不出來我看那庶子對大姐和大侄子都很好為人也老實忠厚,就是看在我的麵子上也不會讓他們分出去日子過不下去。

  要是漪姐兒聰明就能教好兒子,隻要兒子出息了以後還怕過不出日子?

  蕙姐兒的婚事我看娘還是幫兒子琢磨下比較好,榮親王的世子娶了世子妃沒兩年就沒了,聽說是病死的兒子也派人去查了確實是因病沒的。

  榮親王知道兒媳婦是個病秧子還氣的不輕,世子妃沒了喪事都辦的很低調對已故兒媳娘家更是不待見。兒子想……”

  太夫人道:“你想讓蕙姐兒去給世子做填方?你媳婦隻怕不會答應,雖然世子在京城名聲不錯。就算世子妃過世一年多了也沒提在娶,後院也就兩個通房兩房妾室,可到底是填方啊!”

  齊國公道:“榮親王是當今一母同胞的弟弟也是當今兄弟裏最得用的,聖上很重視這個親弟弟。

  王府裏人事也簡單,榮親王的內寵不多也就兩個庶女。榮親王與王妃舉案齊眉過的很是恩愛,王妃也是大族出生相信世子為人也不錯,我聽說年後世子就要進戶部了。

  我們這個時候如果願意許嫡女過去,到時先世子妃的孝期也過了慧姐兒也及笄正好辦婚事,至於阿賢到時候她最多也就是來您這哭著心疼女兒。

  等蕙姐兒生了兒子日子過好了她也不會說什麽的,誰會對死人比對活人好蕙姐兒不是寧姐兒性子活潑開朗,人又聰明雖有些小姐脾氣到是不用擔心她在王府過不好,她就不是吃悶虧的人。娘您說呢?”

  太夫人道:“你在外麵,對外麵的人事肯定比我這老太婆知道的多,你又不是賣女求榮的人我相信對自己女兒要不是門好親事你也不會願意,既然你覺得好那我就帶著蕙姐兒走走麗太妃那兒。

  三月三是王妃為榮華郡主辦的春宴,到時我就說想去麗太妃那兒看看太妃。到時帶蕙姐兒去王府走走相信榮王妃是聰明人應該知道我們的意思,到時王府來提親蕙姐兒也有麵子些。

  至於先世子妃我到真不擔心她娘家趕出來為難蕙姐兒,首先他們隱瞞女兒身體孱弱不就已經得罪了榮親王,有王爺在那家人膽邊長不了毛。”

  齊國公從小就覺得自己娘是女中諸葛,智慧不輸於男兒隻可惜了是女兒身。

  見自己娘那麽快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笑道:“要是阿賢有娘一半的本事,娘也不用跟著我在這為子孫操勞了。”

  太夫人擺擺手道:“唉!她是個有福的,心思簡單又會理家,處事雖說不圓滑出身也鎮得住人。

  這樣的媳婦就像娘說的就算不能琴瑟和鳴,也能好好跟你過日子這樣對娘來說足夠了,要是真娶了個聰明心思多的娘的日子隻怕沒現在那麽舒心。

  操勞也就操勞我自己親孫女的事,再說是好事娘不覺得累要是蕙姐兒在榮王府過好了以後對你還有遠哥兒甥哥兒也是好事。”

  齊國公見自己心裏事都有了章程也覺得放鬆道:“大哥和三弟什麽時候來,我們兄弟也許久沒聚在一起了今日到是可以好好喝上一杯。”

  太夫人也覺得兒子兄友弟恭很是不錯,齊國公府能昌盛到如今也不乏會挑媳婦。

  老太夫人是增太夫人的侄女雖然貌美有才氣但是書讀仙了,不會理家處事增太夫人在的時候婆婆理家掌事她也沒意見,兒子娶了媳婦見媳婦是個能幹的立馬就把理事的權利轉交給兒媳婦。

  太夫人做媳婦的時候在家裏族裏就是個能幹的又是說一不二的,不管是老齊國公還是婆婆都對她信任有加。

  見太夫人教庶長子讀書上進跟對自己兒子一樣,婆婆老國公都很喜歡,至於幼子雖然管的少隻是不出彩而已也沒成紈絝。

  到了太夫人自己找兒媳婦大兒媳出生書香門地,在庶長子科舉有眉目的時候就給定了這門不錯的親事。

  老國公和當時的太夫人更是覺得增太夫人會選孫媳婦,選的這孫媳婦能幹心眼還好。

  自己兒子娶媳婦的時候太夫人怕娶進來有脾氣的公候伯爵家的小姐,庶長媳日子不好過到時候鬧分家就不好看,太夫人給自己兒子也娶了個清貴人家的高門嫡女。

  世子夫人管家理事沒問題,人也心思單純對庶長媳自己的大嫂也尊敬有加,沒覺得人家門第不顯就要壓製著長嫂。世子夫人進府來家裏的事就交給了兒媳婦,太夫人一點念權心裏都沒有說放手就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