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鎮元子傳承 息壤環現世
作者:黃青玄      更新:2021-01-14 11:23      字數:4591
  老福王見了易青玄的臉色,頓時明白他心意,便溫聲道:“易小哥且獨自查探,我留在這裏看護你家寵物就是。老夫別的本事沒有,偽裝隱藏的功夫倒是有些造詣。”

  說罷,他來到麥冬身邊,盤腿一坐緩緩放出一個小型護罩,將自己和麥冬圍在裏邊。二人氣息漸漸淡化,一會兒竟跟周遭融為一體成了虛無。

  以易青玄的本事,離得這麽近竟也感知不到。

  易青玄暗挑大拇指,高,實在是高。

  徐薏苡如此怕死,恐怕就是老福王的言傳身教啊。

  既然老福王有神技傍身,整個芥子樓裏恐怕也隻有這裏最是安全,還是將他們留下為好。

  於是他又掏出一些靈藥、符籙給了福王,當作防身之物,拱了拱手便向剛剛的慘叫聲處奔去。

  老福王看著易青玄的背影,輕輕點了點頭。

  自家孩兒沒跟錯人,靈藥是小,這份關切是真。

  慘叫發生的地方明明就是危險所在,易青玄為何偏向那裏行進呢?

  不是他賤骨頭,而是芥子樓裏危機四伏,沒有一個地方是安全的。慘叫傳來說明剛剛發生變故,這個時候查看起碼能發現一些端倪,也不枉那幾個金丹白白死傷。

  易青玄開啟九天玄元隱靈罩小心翼翼潛行過去,不一會兒便來到了一處戰場所在。

  說是戰場有些不太應景,因為場間戰鬥的隻有三人,但就這三人的戰鬥規模,卻比千軍萬馬還火爆熱烈得多。

  太白穀裏發生的是十萬人級別的戰鬥,平陽穀裏是也有數萬幽魂,但他們弄出來的聲音、光影,遠沒有眼前驚人炫目。

  那三人舉手投足都能引起風雲色變,一掌一指便會讓天地崩裂,幸虧這裏是芥子樓,這要是在外麵,百十個傲來城也妥妥被打砸成渣。

  幾具金丹屍體隨著他們的動作飄搖動蕩,連落地成盒的機會都沒有。修得金丹,便是金皮鐵骨,輕易不會損傷,而眼下一個個都成了風中紙巾一般,好不淒涼。不如被打成粉末還能得個安生。

  易青玄沒工夫感慨生命脆弱,隻看了三人兩眼,便被他們的動作所吸引。

  他們之間的打鬥,已經超脫了傳統意義上的肢體戰鬥,三人分站三角僅憑指掌牽引、袍袖舞動,便生出各種刀光劍影、雷鳴光爆。

  更可怕的是,每個人的眼神、動作、一顰一笑都好像有著無窮魅力,讓你的目光一旦沾上便無法脫離。

  那是極其玄奧的道韻,是異常深刻的義理,是對世界與生命最為本質的解釋。

  他們三個好像在用一場戰鬥,演繹著生老病死、成住壞空、萬物生滅。

  即便易青玄修為低微,他也明白,眼前之人的境界已經遠遠超乎了自己的想象。

  剛剛成仙的徐老祖、早已成仙的沙苑子、突破真仙封印的唐***在他們麵前跟自己一樣都是螻蟻。

  印象中唯二能夠跟他們相提並論的隻有曾經在靈蛇島出現過投影的西王母和身處地心的淨火元珠。

  那是什麽境界?那是仙帝一級的境界。

  這芥子樓何等神物裏邊竟然有三位仙帝?

  這徐長卿何德何能竟然請得動三位仙帝?

  有三位仙帝做後盾還搞什麽傲來國啊,直接爭霸天下當太夏帝好不好?

  易青玄可沒功夫感慨,所有的精神頭都用在了仔細觀看上了。

  這種機會太難得了,仙帝以下窮其一生都不見得碰上一次,一次碰上三位仙帝打架。

  漸漸的,漸漸的,易青玄便像一座雕塑一般凝立在了當場。

  他的思緒全部放在了義理感化當中,不見色、不聞聲、不嗅香、不識味、不知觸、不覺法,斷絕六根沉醉不醒。若沒有其它變故,他可能會永遠沉迷下去,不吃不喝直到油盡燈枯生生餓死。

  易青玄一進場間,便被三人打鬥迷住,沒有發現周圍一圈同樣站著幾座沒有生命氣息的雕像,而那一圈之周遭還有數堆骨渣灰燼。

  原來三人在這裏好像已經打鬥了幾萬年,而所有見到這場打鬥的人都成了雕塑或灰燼。

  熱鬧不是那麽好看的,級別越高的熱鬧,可能需要付出的代價越大。

  隻是三個仙帝哪裏會有那麽多的時間,在這裏一打就是幾萬年?

  他們到底是誰?怎麽會有這個閑工夫?

  就在易青玄深度沉迷渾然忘我之時,盤臥在太易建木環上的青龍一聲長吟,與易青玄的神魂糾纏在一起,向著某個神異所在飄去。

  易青玄突然有了感覺,隻是這感覺十分怪異,他感覺自己處在了另一幅身體裏,能夠感受到這個身體的一切,卻無法對其操控。

  而這副身體正在施展道法進行著無比精彩的戰鬥。

  易青玄向對麵看去,我勒個去,與這副身體戰鬥的正是兩位仙帝。

  不出意料的話,自己的靈魂和青龍正處在另一位仙帝的一副身體裏。

  這種親身體驗和側眼旁觀根本不是一碼事,道法運行軌跡,甚至功法運行原理都被展示得清清楚楚。這比言傳身教更加貼切、更加明了,這才是沉浸式體驗教學,什麽VR、什麽AR都弱爆了好不好。

  隻過了幾招易青玄突然發現,這位仙帝的功法是東華太一經,法術是東華太一手,隻是解離手、大解離手在人家手裏用出來跟自己根本就不是一碼事。

  一指點出,點的正是物質本源;

  一掌劃過,劃的正是義理軌跡;

  每一個動作無不渾然天成恰到好處。

  易青玄再次沉醉其中,隻是這次的沉醉卻似頓悟一般,將自己以前的所知所學再次研習、打磨,真正的鞭辟入裏、徹底領悟。

  說到這,您應該知道這位仙帝的身份了吧?

  不錯,正是東王公轉世的東華帝君,隻不過眼前的三人當然不可能是真身,卻是他們三人用絕世功法留下的傳承影像。

  知道了東華帝君另兩位也就不難猜出來,一個是鎮元子,另一個是狐帝白術。此間演化的,正是三人之間的那場大戰。

  書中暗表,芥子樓的本體大有來頭,乃是鎮元子的袖裏乾坤所化。

  鎮元子崩解,袖裏乾坤幻化成芥子樓流落傲來國,到了徐家人手裏,成為他們家南征北戰的利器,為徐老祖建國立下不朽功勳。

  當然,連徐老祖自己都不知道芥子樓竟然是袖裏乾坤。

  芥子樓空間有明有暗,明的是徐長卿平時所用的那個儲存兵馬用的小型城鎮。暗的就是易青玄此次所進的傳承空間。

  沒錯,正是鎮元子的傳承空間。

  憑借鎮元子的一些信物,自然可以進入到這個空間來,而隻有真正得到傳承之物的,才可能如易青玄一般進入這種教學模式。否則都會像其它人一樣,被仙帝功法吸引而無法自拔,最終成為雕塑灰燼。

  易青玄第一次進入的是明空間,那麽這次怎麽就進了暗空間呢?

  當然是息壤的功勞,東華帝君和鎮元子的傳承之物正是建木和息壤。

  此時建木比息壤更加成熟,所以易青玄首先沉浸到了東華帝君的影像,把自己原來的本事重新深造學習了一番。

  用仙帝的身體,感悟仙帝的境界,施展仙帝級別的功法,真是爽到沒朋友。

  連他無法觸及的光陰指都施展了數次,大解離手更是用的得心應手肆無忌憚。易青玄有點幸福的煩惱,那就是將來離開了這副身子,想要再次施展光陰指,或隨便使用大解離手,不知要猴年馬月了。

  一念至此,他學得更加專注用心起來。

  袖裏真個乾坤大,樓中不覺日月長。易青玄學得投入而忘我,不知不覺已似數月過去。

  東華帝君的招式他都不知道用了多少遍,他所能夠領悟的義理已經到了他境界修為的極限。

  這一日,易青玄動作一天再無寸進,青龍又是一聲長吟,裹夾著易青玄的神魂回到了肉身當中。

  還沒等他休息,旁邊躥過來一個黃衣小孩,同樣裹夾著易青玄向另一位仙帝奔去。

  易青玄視角轉換,這一次他進入了鎮元子的體內。

  此次的學習與剛剛又不相同,此前他學習過太一經,使用過解離手,有相當的基礎。這一回卻是全部從頭開始,學習效率自然要低下許多。

  好在易青玄與建木相處日久,和淨火也交道極深,對於同一等級的息壤沒有那麽強烈的距離感。否則光是宇宙本源四個字,就夠他仰視膜拜許久,還哪裏有時間學習功夫。

  幸好這個傳承係統也會根據學習對象的基礎調節學習的強度與速度,並不會按照實際的施法速度盲目進行演練。

  易青玄身處鎮元子體內,可以一幀一幅的去感受氣息的變化、靈脈的運行、功法的軌跡。

  就這樣從無到有,從零到一,易青玄開始了由外而內的沉浸學習。

  木係功法是萬象更新的更字、周而複始的複字,六十四爻中的複卦是它的真實寫照。地下凝雷一陽始生,代表著不可阻擋的昂揚生機,千變萬化的機會可能,是積蓄後的爆發、沉寂後的覺醒、涅盤中的複生。

  所以木是希望、是生命,是救治破敗、傷亡的根本功法。

  而土係功法是有容乃大的容字、和光同塵的和字,與六十四爻中的泰卦最為相近。上陰下陽、外柔內剛,既能兼容並舉,又能蓄勢待發。代表著堅不可摧的耐力,隱忍果決意誌,是屹立不倒的堅強、是消解萬物的防禦。

  所以土是基石、是榮養,是抵禦攻擊、傷害的根本功法。

  易青玄在不斷進步的同時,與他一起進入到鎮元子影像體內息壤成長得更加迅速。一本名喚黃土真經的功法,已經漸漸的浮現在它的麵前。

  待真經成形,它屁顛屁顛的將之傳遞給了易青玄,有了這本書做指引,易青玄的學習速度得到了飛速提高。

  又是不知多少時間過去,易青玄的感悟再次陷入瓶頸,早已修習完畢的息壤等待的就是這一刻,也是裹夾著易青玄回到識海。

  你道息壤為何如此著急?

  隻見它一回到易青玄的識海,立刻飛撲到了太初淨火環上,太初淨火環好像等待這一天等了許久一般迅速將息壤包裹了起來。

  太易建木環也不甘落後,從淨火環下伸出無數觸手將兩者同時抱在懷中。

  眼前的景象變成了太易建木環包裹著太初淨火環,淨火環包裹著息壤。

  青龍和青鸞像兩個孩子一般圍繞著這個流光溢彩璀璨至極的光卵,不斷的追逐嬉戲,好像在不停的雕琢銘刻。他們的身影留下一道道玄而又玄的軌跡,如果您仔細觀看的話,正是太易建木經和太初淨火經。

  易青玄剛回識海,那部黃土真經便被洪爐收走,一番煉化之後吐出一部太始息壤經直接注入息壤當中。

  時間在這一刻是沒有意義的,好像過了幾個世紀,又好似轉眼之間,一切就是那麽的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淨火環中緩緩溢出一個半透明的黃色光圈,息壤中也淡淡滲出一個半透明黃色光圈,兩個光圈輕輕一觸,便融合到了一起成了一個明黃色的光環。

  與太易建木、太初淨火同一級別的太始息壤環,終於現世。

  當是時,整個青玄宇宙再次定格,無數因果線崩解、糾纏、複生、破滅。

  那是某種大道本源被發現、被凝結、被領悟時才有的現象。當然,這個宇宙中的一切生靈都不知道他們曾經停頓了多少時間。

  但一些仙帝大能還是稍有感觸,不停的運用道法進行演算,可一個個吐血的吐血、昏倒的昏倒,沒一個人能夠算清楚發生了什麽。

  而這也恰恰讓他們明白應該是發生了什麽。

  此時的息壤小孩已經幻化成了一個翩翩少年,他一化生便具人形,不似青龍、青鸞還有一個初始狀態,要修煉到一定程度才能化形成人。

  這可能與鎮元子三魂一魄直接參與有關吧,要是青葙子和建木融為一體,那小青龍就直接可以顯化成人了。隻不過人家青葙子是一定不肯的,好好的東華帝君不做,給你做功法本靈。

  鎮元子卻不同,他選擇了與東華帝君不同的另外一條路,至於他們誰對誰錯,不到最後沒有人清楚,也許都是對的或者都是錯的。

  三環位置顛倒,建木為核心,息壤包裹在最外,淨火夾在中間,而建木中又有無數根係糾纏在息壤之上。道韻流轉,周而複始。

  忽然,息壤環之上又生出新的變化,一個白色透明的光環悄然綻放。

  有道是:萬物存亡依生克,五行流轉始不絕。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願彼此成全,願相互溫暖;願晴天雨天,都有書相伴。每日11:11更新,書友群:211415222

  今天是作者寶寶生日,求關心、求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