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分兵爭將位 防己聯東瀛
作者:黃青玄      更新:2021-01-14 11:23      字數:4550
  萬人隊伍隊列整齊,即便沒有什麽動作那無形威壓也是山崩海嘯般迎麵撲來。

  都沒用易青玄指揮,鐵血軍魂自然迸發,一股獨屬於戰場的英烈之氣衝天而起。那氣息瞬間席卷全場,與萬人方陣形成對峙,不弱一絲氣概。

  “有脾氣,像翼王爺的兵。”

  “這才是真正的鐵血軍,這才是傲來軍魂。”

  “男兒當如此,陣前瀝肝膽。”

  場下數萬軍民無不為之動容。

  打是自然打不起來的,兩邊又不是小孩子,都知道輕重二字,隻是在氣勢上較勁兒罷了。

  易青玄揮揮手,三百勇士落至地麵,沒有驚起一絲塵埃。

  傲來鎮國大將軍劉寄奴高聲喝道:“恭迎傲來聖主徐長卿陛下。”

  戰鼓隆隆、法螺悠揚,黃羅傘蓋下一列巨型車輦緩緩駛入大校軍場。

  徐長卿身穿黃龍戰甲,腰懸鎮世寶刀,以一副軍武姿態出現在眾人麵前。

  徐長卿飛身上了點將台,麵對數萬居民,開啟了演講模式。

  在講話中,他高度讚揚了鐵血軍在傲來曆史上的卓越貢獻,緬懷了鐵血軍曾經取得的偉大勝利,表達了重建鐵血軍的決心與意願。

  徐長卿的講話,將一幅幅金戈鐵馬熱血沸騰的畫麵展示在所有人的麵前,讓易青玄第一次聽到原來鐵血軍的過去是那麽輝煌而燦爛。

  所有人都沉浸在鐵血軍的榮耀中與有榮焉,恨不得生在那個時代與那個男人一起,征戰沙場血染長天。

  在最後,徐長卿抽處腰間寶刀,直向蒼穹高聲問道:“大家想不想再看到鐵血軍的軍旗飄揚在傲來國土?”

  萬民齊呼:“想。”

  “大家想不想讓鐵血軍來保衛我們的國土與家園?”

  “想。”

  “大家願不願意為鐵血軍的重建,貢獻自己的力量?”

  “願意,願意。”

  徐長卿見民心可用,便問出最後一句:“有誰願意承擔重建鐵血軍的重任,自願競選鐵血軍大將軍一職?”

  按理說這樣重要的職務,該是朝廷內部勢力相互博弈最終妥協出的結果。

  但傲來國積弊日久,如果繼續讓那群利欲熏心的人來決定大將軍人選,鐵血軍還不如不建。免得又給他們一個搜刮國庫、貪汙軍費的機會。

  他們組建的鐵血軍弄到最好也不過是神鋒軍的水平。而神鋒軍在去年與大月國的交鋒中,已經將自己渣都不如的事實表露無疑。

  也是那場戰役,徹底將徐長卿驚醒,軍隊絕不是可以玩弄權術的地方。沒有過硬的實力,在血與火的衝刷中,傲來國將萬劫不複。

  於是徐長卿痛定思痛,所幸徹底甩開所有部門,準備獨立重建鐵血軍。好處是免受掣肘,少了層層剝皮。壞處是沒有各部門、各單位的支持,鐵血軍的軍費、糧草、裝備都是問題。

  但那是後話,當初易連山也是白手起家,人家不一樣把鐵血軍搞起來了嗎?希望他的兒子也有這個本事吧。

  他這是吃老易家吃上癮了。

  “趙將軍,您上去試試?聽說您當初可是鐵血軍的三等校尉啊。”

  “別瞎說,鐵血軍我是一定參加的,隻不過不是做將軍。我當兵最合適,自己啥本事俺清楚,”

  “錢將軍,您可是神鋒軍實打實的副將,怎麽樣,去鐵血軍當大將軍多好。”

  “您可別拿我逗悶子,鐵血軍一個校尉能打我十個,我還是別上去丟人了。”

  “孫將軍,您別走呀,我這還沒說什麽呢,老李您躲啥?”

  就在吃瓜群眾起哄架秧子之時,那萬人方陣隊伍後麵的人群中飛出一人。

  那人頭戴紫金冠,身披亮銀甲,懸在半空說不出的瀟灑俊逸。

  正是傲來太子徐防己。

  他躬身向徐長卿施了一禮,然後對著廣大群眾說道:“防己雖然一直監理國事,但從未間斷過武藝修煉,值此天下動亂蠻夷侵襲之際,某家願意投筆從戎,親手打造鐵血軍,再現傲來軍威,重塑傲來軍魂。”

  徐防己是一人之下的太子,又是傲來國君不容置疑的法定繼承人,他這番慷慨激昂的發言頓時取得了不少人的認可。

  由國家最高領導人親自掛帥出征,一直是評書演繹中最為激動人心的橋段,如今活脫脫就要在傲來上演了,怎能不讓人心生期盼。

  隻是場間不少鐵血軍的故卒老兵卻都暗自皺眉,他們可對老徐家沒什麽好印象,尤其昨天在城門口還差不點搶了鐵血軍的龍馬,聽說還被翼王爺的兒子給好生一頓撅,他有什麽資格當鐵血軍的大將軍。

  另外一些自命不凡卻一直屈居人下、沒機會登場的人,本來還對大將軍之位蠢蠢欲動,此時見徐防己登場頓時歇了那份野心。跟誰爭也不能跟傲來太子爭啊,那不是壽星老上吊活得不耐煩了嘛。

  徐防己不知道有心還是無意,眼睛時不時的看向三百勇士那邊,等待著某人跳出來和自己爭這位置,好讓他實現自己驅虎吞狼的計劃。

  包括鐵血軍老兵在內的很多人也將目光投向了那裏,希望那個站出來,由他組建的鐵血軍才是真正的鐵血軍。

  沒有令大家失望,一個雄壯威武的身影也是騰空而起,站在了徐防己的身邊。

  隻是這人不是萬眾期待的易青玄,而是大名府府主葛根。

  雖然葛根是根紅苗正的前鐵血軍先鋒將軍,去年更是跟大月鎮國將軍英公仆打了個平手,武力值、威望值、統帥值都沒得說,但他不是易青玄,無論徐防己還是其他人,都覺得差了那麽一點意思。

  為什麽不是他呢?他為什麽不親自參選呢?難道他不想繼承父親的遺誌?還是他對傲來國還心存不滿?

  易青玄不參選的原因很簡單,他知道自己沒那份能力。本質上說,易青玄依然是一個純粹的人、單線程的人。他沒有意願、沒有興趣、沒有能力做一軍統帥。

  把事情交給專業人士去做,這才是一個領袖最應該做的事情。他可以做旗幟、做標杆,但不能做實打實的大將軍。

  葛根剛開始自然是百般推脫,易青玄不在,他義不容辭要去爭大將軍。易青玄來了,大將軍自然應該是易青玄的。

  易青玄隻用了四個字就打消了他的念頭,“我要成仙”。

  是啊,如果易青玄的理想是成仙的話,當大將軍必然會浪費他的時間。

  雖然當將軍也有成仙的可能,但那不是易青玄的道,他沒辦法從殺伐爭鬥中體悟大道至理。

  葛根競爭大將軍本是原定計劃,徐長卿自然不會反對,徐防己也沒反對理由,鐵血軍老兵見自家先鋒將軍出來應征也都歡欣鼓舞鼎力支持。

  又等了一會兒,見場上再無第三人站出來,徐長卿便朗聲喝道:“你二人均是我傲來的國家棟梁,此次競爭是為國選材,大將軍作為萬軍統帥,比的是文韜武略、將士歸心,千軍萬馬如臂指使。所以我們不做徒增內耗的武鬥爭勝,我們用最有效的辦法決出大將軍人選。”

  不比武、不鬥陣,那怎麽選?難道靠投票?這和你私相授受有什麽區別?早想這麽幹,還弄那麽多花樣做什麽?

  徐長卿的話頓時引起部分人的不滿,大家來這麽早,就是想看看熱鬧。要沒灑一地血,沒傷幾個人,算什麽將軍決選?不得不說,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看熱鬧自然不嫌事兒大。

  徐長卿輕咳一聲,幾個吵嚷得歡生的家夥頓時如遭雷擊鼻孔穿血,他們忘了眼前這個君王也是金丹實力,生氣起來千米之內取人首級跟鬧著玩似的。

  傲來君主沉聲道:“昨日接到戰報,大月國入寇千裏,高麗國強占落霞,傲來國一東一南均發戰端。我傲來人民雖然喜好和平,但敵人殺上門來,我們也絕不會任人宰割。大將軍就要保家衛國的,鐵血軍重建的目的也是捍衛傲來,現在正是需要大將軍擔當其事的時候。”

  這番話說得擲地有聲,場間喧嘩瞬間平息。

  徐長卿趁熱打鐵道:“我決定由防己、葛根二位將軍各帥一隻隊伍奔赴前線,誰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小得代價平息戰亂,恢複地方民生,誰就有資格做大將軍。”

  強敵來襲,本是一件讓國君焦頭爛額的事情,他倒好,用一個大將軍決選,就將這個天大包袱甩給了兩人。他們還不得不用心辦事努力爭勝,這絕對是一石數鳥借雞生蛋的上策。

  葛根比較實誠,便問出關鍵問題:“兵馬糧草事宜呢?”

  徐長卿滿麵微笑道:“我相信二位將軍的能力與魅力,出征人馬數量不限,你們能征召多少是多少。但相應裝備糧草也要自行籌措,底線是不可擾民、不可盜搶,不能給地方添亂。”

  我去,這是光讓馬兒跑,不給馬吃草的節奏啊。隻是人家徐君王,還有高調可唱。

  徐長卿又道:“我王公貴族、朝廷大臣、乃至黎民百姓,均可以讚助支持你們。現在是國家危急存亡之秋,旦有一點愛國之心的也不會眼看著將軍們挨餓的。昨天晚上福王爺不是把半數家產捐給你們了嗎?”

  “這樣很好,那些錢財與其留在櫃子裏發黴,不如拿給你們保家衛國。我決定捐出今年內庫的三成收益平均分給二位將軍,從今天起軍士們吃什麽,我傲來皇室就吃什麽。我徐長卿,誓與將士共存亡。”

  這話說的敞亮,以身作則捐出三成內庫收益還與軍共食,並且點出了福王爺捐款事件來封葛根的嘴。

  場間愛國百姓也是群情激蕩,紛紛慷慨解囊。

  “這是我的祖傳玉佩,捐給葛將軍。”

  “我捐鎧甲一套,長槍一根。”

  “是捐給鐵血軍的,葛將軍的鐵血軍哦。”

  隻是場麵有點尷尬,九成九的人都把東西捐到了三百勇士這邊,那萬人方陣一方門可羅雀寥寥無幾。

  這便是民心所向。

  更有很多年輕人當場就要入伍,於是那三百人的隊伍迅速膨脹,轉眼也有了近萬人規模。

  看得易青玄都有點眼眶濕潤了。

  徐防己見自家這邊場麵難看,便高聲喝道:“本王已經與東瀛結成聯盟,他們願出十萬築基勇士助我們平叛。”

  這一句話如一聲驚雷讓整個數萬人的大校軍場瞬間鴉雀無聲。

  這消息太刺激了、太勁爆了。

  十萬人不是什麽,小小城鎮人口數量罷了。但十萬築基可了不得,每一個築基都是萬中無一的人物,東瀛竟然一口氣能拿出十萬築基?

  傲來有十萬築基嗎?

  有。

  能一口氣拿出來嗎?

  不能。

  這才是赤裸裸的耀武揚威,這才是明晃晃的無聲震懾。原來場上那一萬人的隊伍隻是冰山一角,大頭還在後麵。

  沒等徐長卿說話,葛根作為一國重將卻不得不問道:“東瀛與我國沒有什麽深厚友誼,這次貿然出兵不知有何圖謀?希望太子言明。”

  對呀,世界上哪有白吃的午餐,人家憑什麽借給你十萬築基。

  徐防己道:“太夏禪讓,時局動蕩,群雄並起,萬國爭鋒,我們想不參與都不行。在這個時候和所有人作對明顯是不明智的,找到誌同道合的朋友,大家聯合起來共同抗敵,平分利益才是王道。”

  徐防己這些話說得不無道理,聯合一群人,打擊另一群人從來都是世界大戰的標準模式。一個人硬懟全世界這種事兒,太夏帝都幹不出來。

  差別僅是選誰當朋友,選誰當敵人的問題。

  徐防己又道:“我與東瀛商議,準備將高麗、大月、天秦都並入我們的版圖,將來成立東傲共榮圈,然後布武整個東勝神州,傲來國的輝煌便指日可待。”

  這個餅不可謂不大,最關鍵是它還有那麽一丟丟實現的可能。這徐防己打架不行,忽悠人的本事卻是不小。

  戰國時代,從來不缺乏野心家,不缺乏想要開疆擴土馬上封侯的草莽武夫。徐防己的一席話頓時激起相當一部分人的共鳴,有上千人嘩啦一下子從三百勇士那邊轉頭到了萬人方陣這裏。場間原本觀望的一群將士,也紛紛下場投靠。

  徐薏苡不無憂慮道:“這樣下去可不行,人都跑光了啊。”

  典韋憨憨道:“該跑的早晚都得跑,當然跑得越早越好。”

  這話說得淺白而有理,看不出這還是個大智若愚的家夥。

  典韋又道:“都跑了,就沒人跟我搶飯了。”

  “滾。”白瞎了我高看你的一眼。

  有道是:合縱連橫唯利益,誌同道合隻名聲。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願彼此成全,願相互溫暖;願晴天雨天,都有書相伴。每日11:11更新,書友群:21141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