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史上最年輕的侯爺
作者:冬月間      更新:2021-10-15 09:56      字數:2094
  得知莊良倫最多還有兩三月就能回來,雲氏這幾日腳步輕快,心情也不錯。

  心情不錯之下又覺得莊喜樂嫁妝不夠了,拿出她的嫁妝冊子又開始琢磨起來,這日,李氏和孫氏二人帶著她們的媳婦一塊兒熱熱鬧鬧的來了,身後帶著的人抬著十來個大箱子。

  李氏笑道:“我們三房統共就得了喜樂這麽一個姑娘,又從小長在跟前,一早就說好的,喜樂就是我們三房共同的閨女,如今她要出嫁,我們自當也是要出一份嫁妝,必須算作是我們三房共同嫁閨女。”

  孫氏也跟笑著說道:“大嫂這話說的是,喜樂丫頭是我們看著長大的,整日在我們跟前晃悠,如今要出嫁說起來還真是舍不得,不過閨女都是要嫁人的,隻要她過的好,咱們也就都安心了。”

  兩人這麽說雲氏的自然是歡喜的,又好似她的喜樂明天就要出嫁一般,心裏帶著酸楚。

  李氏拿過雲氏準備的嫁妝單子仔細看了一看就蹙了眉,“這是你羅列出來的嫁妝單子,怎麽才這麽點,該要帶著喜樂去庫房裏麵挑選,但凡她看得上都給她帶走,左右也不差那點子東西。”

  雲氏的輕歎一聲,“那丫頭是個怕麻煩的,這個也不想要,那個也不想帶,就這些都是我強行讓她帶上的,再說到時候君家還要送聘禮來,將聘禮一道給她帶回去,算起來那就挺多了。”

  孫氏搖了頭,很不讚同,他們這是郡王府三房共同嫁女,就帶這麽點東西那怎麽可以,京都那些勢利眼多,喜歡背後說人閑話更多,丟了郡王府的麵子是絕對不可以的。

  “加,君家是君家的,咱們的要另算一處,也別可這府裏這點東西,再撥五萬兩銀子去采買,這首飾、朝冠、衣物、字畫、布匹、擺設、尋常用的、家具、古董、藥材、田產和鋪子,林林總總,但凡能用上的皆要準備妥當。”

  “務必要十裏紅妝,風風光光的出嫁。”

  孫氏從出生起娘家就是不缺錢的,嫁到郡王府又和丈夫一起打理庶務,經營買賣,過手的銀子不知凡幾,在她眼中,雲氏準備的這些東西還是太小氣了,喜樂是郡主,必須比照郡主的來,超出一點也無所謂。

  “這......”

  雲氏有些為難,“那丫頭不願意帶。”

  李氏嗔怪的瞪了她一眼,說道:“這準備嫁妝從來都是當父母的做主,哪裏由得她要還是不要。”

  說著將大房和二房準備的嫁妝的單子交到她的手上,“這是我們兩房準備的,告訴喜樂丫頭,全數帶走,一樣都不許留下。”

  “等到了日子,他那些哥哥們還得為她準備一份嫁妝,不可推遲,全數帶上,這是家中長輩和兄長們的一點心意。”

  “另外到時候府中大門大開,各府送上來的添妝也要一並讓她帶上,以後她遠在京都,哪裏能不要銀子和物件傍身。”

  雲氏心中飛快的盤算,她還忘記了這一茬,除了城中各府外,京都的莊府勢必還要準備一份嫁妝,這七七八八的一加那就太多了。

  一旁站著沒說話的幾個的媳婦眼睛都瞪直了,尤其是王氏,她可是知道這個三嬸為喜樂準備的嫁妝有多少,一趟一趟往庫房去挑選,就那單子上的嫁妝算下來絕對不低於一百五十抬這個數,就就這樣還覺得不夠?

  若是按照方才這樣計算下來,那最終的嫁妝要達到多少?

  簡直不敢想象。

  連燕雲都有一些震驚,回想當日她母後為她的嫁妝整日煩憂,還是收到郡王府的聘禮才湊夠了二百四十抬嫁妝,喜樂的嫁妝這是準備要超過這個數?

  她的丈夫莊振庭前日裏就說了,到時候要給喜樂準備一份體麵的嫁妝,讓她帶到廣平侯府,讓她這些日子就合計合計,並給了她一份京郊莊子和京都鋪子的地契,說是一早就給喜樂準備的。

  同為女子,莊喜樂得到的這份偏愛讓人豔羨,於妒忌無關。

  等著莊喜樂從明輝堂回來的時候,她的兩個伯母已經為她安排下了足以一輩子吃喝不愁的嫁妝,對此,她實在不知道要說些什麽,隻能幽幽的歎了口氣,索性什麽都不管了。

  七月已經過半,枝頭上已經開始傳來陣陣的蟬鳴聲,遠在京都的廣平侯府開始忙碌了起來,準備送往西南的聘禮已經準備妥當,等到九月底君元識便會正式啟程前往西南下聘,祖孫兩人每日臉上都帶著笑意。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君老侯爺一身隆重的進了宮,第二日,宮裏傳旨的人敲鑼打鼓的來到廣平侯府,侯府世子君元識這兩年剿匪有功,有乃父之姿,皇帝特允許其繼承其父爵位,成為了廣平侯府開府以來的第三位廣平侯。

  這一日開始,君元識正式成了廣平侯,放眼大厲最為年輕的侯爺,一時間京都各家議論紛紛,當年已故廣平侯的英勇事跡也被人翻找了出來,至於早就不存在的付家也被人不鹹不淡的提了幾句。

  君元識,身形俊朗,府邸幹淨,手中權勢雖不滔天卻也不算太弱,在君元識微時曾被議親過的幾家姑娘皆是後悔萬分,可後悔無用,她們誰也得罪不起莊喜樂。

  倒是遠在葡蕃的永安王又暗中被人提及,放眼京中,再也沒有比他更為尊貴又俊朗的未婚男子了,魏燕燕因為其父的原因早已經消失在眾人的視線裏,不少姑娘又再起了心思。

  在君元識成為廣平侯的第二日,廣平侯府來了一位意想不到之人,君老侯爺曾經的愛將,已故廣平侯的授藝恩師,老將徐墨帶著他的一雙孫子和孫女前來投奔。

  榮和院裏,老侯爺看著麵容蒼老卻依然昂首挺胸的愛將又是歡喜,又是心酸,兩人皆是雙目含淚。

  一番敘舊,徐墨叫來了自己的孫子和孫女,歎息道:“我那兒子沒福氣,早早的就去了,兒媳婦身子羸弱也去的早,就留下了一個孫兒和一個孫女。”

  “徐應,寶雁,上來拜見老侯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