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民心所向
作者:冬月間      更新:2021-05-15 18:09      字數:2218
  大軍距離的京都不過十來裏路卻接連幾日沒有動靜,不僅是況迅的人不安就是京都的城內也多了兩分焦慮,茶肆酒樓的議論聲不止。

  “你們都知道不,城內的糧商全都提高了糧價,比原來貴了一倍不止。”

  一個頭戴方巾的老秀才哀歎了一口氣,端起茶碗一臉的苦澀,“囊中羞澀啊,這再這麽漲下去隻怕要揭不開鍋了。”

  這個話題立刻引起了茶樓這些人的同感,隔壁茶桌的人接了話頭,“可不是,聽說是大軍堵住了路糧食運不進來,這麽拖著還要漲,糧商庫裏也沒多少糧食。”

  “何止是糧食,牽一發而動全身,隻怕其他的貨物也好跟著漲啊。”

  “這可如何是好?”

  二樓的的幾個穿著錦緞的商人也是愁眉不展,朝樓下的大聲說道:“大軍這麽堵著路,貨物進不來出不去,這日子難啊。”

  有人問道:“你們聽說蒼溪縣沒有,聽聞喜樂縣主占據了蒼溪縣,原本縣裏的百姓很擔憂縣主全都因禍得福了。”

  眾人目光一下子就全數落在了那灰衣中年人的身上,那人有些不好意思,很快就說道:“我家夫人的娘家就在蒼溪縣,喜樂縣主將蒼溪縣的貪官汙吏全數下了大獄,為非作歹的人魚肉百姓的全都抄了家,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抄出來的錢糧全都還之於民。”

  茶樓裏的人激動了,“哎喲,你說的可是真的?還能還給老百姓?”

  灰衣人一臉得意,好似還給了他一般,“那可不蒼溪縣換了新的縣令,那可是文國公府出去的,蒼溪縣所有的土地都沒統計了一番,前幾日就開始給準備春耕的百姓發了糧種,就等著春雨落下了。”

  這人說罷很是遺憾的歎了口氣,“可惜了啊?”

  “可惜啥?”

  這些人紛紛附和,想不明白都發了糧種了還有啥可惜的?莫不是其中還有事?

  這人再次歎了口氣才說道:“不是我這種小老百姓臉皮子大的憂國憂民,這春耕在即外麵的人將遠安王的大軍堵了,這是不耽誤事嗎?”

  “端看蒼溪縣的情形就曉得,隻要換了...”這人指了指天,“這大厲的老百姓隻怕是都要像蒼溪縣的百姓一般得福氣了,可惜啊。”

  眾人一臉唏噓,有書生滿臉怒氣的說道:“說了四月開恩科,隻怕是又要耽擱了。”

  若是遠安王敗了現在那位還能惦記這他們這些人?

  就怕恩科就算開了也如之前一般需要門路和銀錢打點。

  總之,況迅這一堵傷害了京都許多人的利益,到了下午這些傳言就在京都傳的沸沸揚揚......

  攝政王府內,看完密信的攝政王聽到下屬稟報外麵的傳言勾唇一笑,還算滿意。

  一旁的幕僚說道:“可讓人加把火,另外通知京都的糧商繼續漲價,對外一律就說是大軍堵了路,糧食進不來。”

  “再讓人將恩國公府群蛇亂舞的事提一提,上天的警示得要讓人記得才好。”

  下麵的人心領神會,當即就轉身去安排。

  攝政王對幕僚說道:“小縣主曾言可有本事可以讓京都的百姓強逼況迅打開城門,既然小縣主不在那就本王來試試。”

  幕僚附和道:“百姓最是容易被煽動,再加之利益受損之下隻要稍加引導,他們必然將怒氣灑向況迅,隻要遠安王入主京都能快速的平定物價,便是民心所向。”

  幕僚對這位遠安王十分佩服,明明自己坐上那個位置輕而易舉卻殫精竭慮的為遠安王謀劃,隻因遠安王有著將大厲帶向鼎盛的宏達誌向。

  幕僚默默歎了口氣,隻可惜喜樂縣主年歲不大且已經許了人家,若是配了他家王爺該有多好。

  堪堪過了一日,城裏的百姓對當今皇帝,皇太後的不滿到達了頂點,城門緊閉怒氣無法宣泄之下那些家裏有兒郎在麗台大營的人家就受到了牽連。

  扔石子、丟臭雞蛋、滿口的譴責就成了百姓宣泄的法子。

  人群裏有人大聲提議,“這些人也就是普通的將士,都是做不了主的,咱們今日就去開了城門讓遠安王的大軍進來。”

  “讓大軍進來!”

  “讓糧食進來!”

  數以千計的以萬技的百姓高喊著口號從四麵八方湧向城門口,守城的兵士們看著密密麻麻的百姓隻覺得頭皮發麻。

  “讓大軍進來!”

  “讓糧食進來!”

  上萬人的聲音重疊在一起如雷般響亮,隱隱的傳到了五裏外的大營,況迅忙差人回去查探,查探之人還未走出營帳從京都報信的人都來了。

  “將軍,大事不好,城中物價飛漲百姓們集結在城門口叫著開了城門迎接遠安王。”

  隻這一句就讓大帳的氣氛一凜,將領麵色慌亂,況迅的心更是沉到了穀底。

  況迅閉上了眼睛,片刻後再睜開的時候是從未有過的堅定和肅殺。

  “傳令下去,酉時出兵討伐亂臣賊子遠安王。”

  局勢轉眼就到了絕境,眼下是得不得戰了,至於那些從來就沒掌握過話語權的百姓妄想逼迫他,癡心妄想。

  “末將得令!”

  將領們神色凝重魚貫而出,很快嗚咽的號角聲就響徹大營。

  八裏外的遠安王收到了攝政王的飛鴿傳書,交由莊郡王、安元莽等人一一看過,笑道:“況迅被逼急了。”

  “哈哈哈,就怕他不急。”

  “況迅此人有勇有謀卻顧慮之事太多,擅守不擅攻,吃飯情急之下出兵隻怕要亂了方寸。”

  整軍,出發。

  好好歇息了幾日的大軍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喘息,號角聲響起他們快速的集合,隨著安元莽的一聲令下大軍開拔,兩軍真正的對決開始了。

  城內的況府,況老太爺跪在祖宗祠堂麵前聽著下人稟報外麵的情形,望著一排排的祖宗牌這位老太傅眼中滿是混沌迷茫,不知道究竟是不是他錯了。

  日頭漸漸西斜,城西的喧囂焦慮之氣更盛,況老太爺顫顫巍巍的想要從蒲團上起身,員外一陣慌亂的腳步聲傳來,在祠堂門口大聲喊道:“老爺,大事不好了。”

  況老太爺回轉頭看到老管家滿臉是淚瞳孔微縮登時跌做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