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分錢,花錢(第三更)
作者:冬月間      更新:2021-05-15 18:09      字數:2221
  這一夜縣衙燈火通明,抄回來的所有的銀錢、字畫、珠寶、賬冊等都需要連夜清點整理,陸家還被關在府中的人也要早做安排。

  “銀錢、字畫、珠寶一類之前的全部統計出來,每一樣分一成交給喜樂縣主。”

  “待明日城中百姓的那些關於陸軒惡行的冤情書送過來便可以將一幹人等下獄。”

  “先將那些大鬧裏關押的之人的卷宗找出來趕緊的徹查,又冤屈的就還其清白,把牢房都騰出來。”

  文縣令帶著人徹夜未眠,府邸抄了總要給百姓一個說法,且攝政王還等著從陸軒的口中問出更多被牽扯的官員。

  莊喜樂的這一次查抄給了攝政王極大的啟發,若是將那些位高權重卻屍位素餐整日裏惦記著中飽私囊的官員都查抄一次國庫能緩上好一陣子。

  待新帝登基後必定會有一係列的政令往下發,每一條都需要銀子打底,尤其是軍餉。

  恩國公府肯定是跑不掉的。

  這一夜所有人都在忙著,連帶著莊喜樂都提著筆登記這些被查抄出來的東西,唯有況老太爺遠遠站在燈火之外看著這些忙碌的人,莊喜樂和攝政王都瞧見了他卻誰也沒有上前搭話。

  況老太爺的忠心他們不能理解,在他的心中好似隻要皇帝還在這大厲就是盛世一般,對百姓的疾苦視而不見,言普天之下都是皇帝的子民,所謂狗不嫌家貧子不嫌母醜,以為自己覺得不好就要更換皇帝一事他不能接受。

  該說的也都說了,如此他們也就不勸了。

  陸家的家財十分龐大,一群人點燈熬油了整整一晚上才清點出來。

  “從府中地庫裏找出來的現銀有一百二十萬兩,名家畫卷三十二副,玉器七十二件,其中擺件四十件......”

  “查抄銀票二十萬又三千兩,各類糧食二十萬斤......”

  莊喜樂念著手裏的賬冊,周圍的人紛紛倒吸一口涼氣,文縣令問道:“這些錢財都是生意所得”

  莊喜樂翻過一頁,說道:“根據賬目記載,這些銀子有些是生意所得,還有一部分錢沒有名頭,八成見不得光。”

  袁浪想到昨日裏有百姓議論之言,道:“可能是有人想通過陸軒求京都的官員辦事送過來銀子。”

  這些銀錢還能被他們找到隻能說明事情還沒來得及辦。

  不管到底是怎麽樣,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文縣令了。

  莊喜樂打了個哈欠,“分錢吧。”

  林金順眼睛刷的一下就亮了,一百四十萬兩銀子他們能分的收十四萬兩,四家一人能分得三萬多兩......

  三萬多啊,想都不敢想。

  袁浪甚至已經盤算起了怎麽花,首先要給軍士們一人發二兩捎回去給家裏人過日子,開春了還得給兵士們還一身衣裳,他們現在穿得好些都是破了,對比下來林金順的人穿的都比他們好,他們活像個叫花子......

  一通算下來發現三萬多兩還不夠花的。

  這時候莊喜樂又說了話,“那些瓶瓶罐罐我們就不要了,還請王爺開個恩給我們十六萬兩,這樣我們也好分些。”

  一家四萬剛剛好。

  三位將領目光炯炯的掃向了攝政王,眼裏的期盼之光實在是過於強烈,攝政王痛快的答應了。

  不是他大方,實在是那些珍寶隻要運作好了也很值錢,端看在什麽人手裏。

  銀錢是現場分的,三人忙將各自的四萬兩抬走了,走之前一家出了一千兩對莊喜樂表示感謝。

  看著人家分錢文縣令羨慕的眼珠子都要掉了,他剛剛也開口求了,攝政王隻同意給縣衙留下五千兩,畢竟之前抄家的錢莊喜樂一文沒動,可攝政王動了啊,賬目上就留下貳仟兩銀子,這裏裏外外花錢的地方可不少。

  “哎...春耕糧種不足還得出去采買,河堤淤泥未清隻怕春雨來了也留不住......”

  莊喜樂嘴角微抽默默翻了白眼,不是說這文縣令最是剛直不阿嗎?

  剛直不阿還會變相討要銀子?

  “縣衙的典史出門連個騾車都沒,出門多有不便啊......”

  在文縣令碎碎念的聲音中莊喜樂大手一揮,“知道這縣衙窮的叮當響,這三千兩給你,另外再給你一萬兩,這回夠了吧?”

  誰讓她心軟呢。

  “下官代全縣百姓多謝喜樂縣主的慷慨。”

  文縣令很是滿意的點頭笑道:“有縣主的銀子將用來采買糧種河堤清淤,絕不胡亂花費。”

  莊喜樂挑眉,告訴他,“今日從陸家拉回來的糧食大部分是穀子,豆子,都可以直接播種,隻要攝政王給你還買什麽買?”

  “攝政王說這批糧食還又他用。”

  莊喜樂一臉的神秘,賊兮兮的說道:“那你就花銀子給他買,都是自己人他肯定會算你便宜點,說不定還會送你,文叔,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您別光惦記著我啊。”

  文縣令眼睛天一亮,朝莊喜樂拱手,“多謝小縣主。”

  話音未落人已經追著攝政王去了。

  莊喜樂看著眼前銀子舒了口氣,這銀子到手剛好又彌補的了之前的花費,前兩日牛家村的範允來了一次,當日讓鄧青去通知他們結果鄧青的人走錯了路等到他們來的時候蒼溪縣早已在她的掌控之中,她擔心莊府會有危險就讓這些人先進京都以策萬全。

  五百人的花銷可是很大的,隨著人月看來越多,這錢一點都經不住花。

  旭日東升,衙門又喧鬧了起來,連夜寫了冤情書的人早早的就送來了,最為打眼是一個老乞丐,那乞丐跪在袁浪麵前失聲痛苦,“我家老爺姓方,三年前被陸軒滅了滿門,朝廷包庇求告無門啊~”

  周圍的百姓頓時議論紛紛,“可是三年前的滅門案?”

  “不是說陸老爺是冤枉的,最後還是他幫著將方家的人埋了。”

  “哎喲,這老乞丐怎麽這麽眼熟?好像是方家的管家吧,上京告狀那個?”

  縣衙裏很快有人將這老乞丐帶了進去,攝政王正愁徹查這些事的導火索,這老乞丐來的正是時候,隻要他以苦主的名義再次狀告陸軒,他們就能名正言順的將一根藤上的人全都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