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來了大魚(第二更)
作者:冬月間      更新:2021-05-12 21:24      字數:2157
  陽春三天月裏風和日麗草長鶯飛,西南往京都來的官道上一隊人策馬揚鞭而來,若是莊喜樂見了這些人隻怕要欣喜若狂。

  “祖父,還有五日的路程我們就可以趕路到京都,算時日最多還有兩日能遇到遠安王的大軍。”

  趕了半日的路眾人找了一個茶棚歇息,主要也是讓馬匹喘口氣,莊振忠拿出了地圖仔細的研究。

  一旁的莊振廉正在分配他們隨身帶著的幹糧和肉感,忽然說道:“要快一年沒有看到妹妹了,這局勢紛亂也不知道她過的好不好。”

  莊振律眉頭緊蹙,恨不得現在就飛到京都。

  此番莊郡王再次進入京都,還挑選了四個孫子隨行,莊振忠、莊振孝是莊良崢的兒子,兩人向來有勇有謀正是要建功立業的年歲,此番待他們出門隻為曆練。

  莊振廉和莊振律是莊良倫的兒子,兩人是莊喜樂一母同胞的嫡親大哥,此番是要去接了自家的妹妹回西南的。

  幾個兒郎大的也就十七八,小的十五六,正是朝陽一般的年紀,一個個如果旭日東升的太陽十分耀目。

  莊郡王嘴裏嚼著肉感莫名的生出了兩分感概,每次看到這些小子都覺得自己老了,又慶幸莊府過世的老太爺有規製莊府兒郎必須年滿十八方可成親,這個規定反倒是讓這些兒郎內裏更加的紮實,沒有小小年紀就被掏空身子的危險。

  就是他二哥急了些,京都有兩個小子十六就成親了。

  莊振廉還在繼續說道:“妹妹之前在咱們眼皮子底下的時候哪裏會經受這些事,她心裏定然是害怕的。”

  一想到自家那個整日裏歡歡喜喜隻會玩樂的妹妹一到京都就坐下好些讓人震驚的事他們一點都不開心,女兒家就應該無憂無慮的在父兄的羽翼下過日子,哪裏用得著自己走進那血雨腥風裏?

  讓人知道了還不得嘲諷他們郡王府無人?

  莊振律一口幹糧吃的太大噎住了喉嚨,灌了半碗水才緩過來,忙說道:“聽說驚鳥都找到媳婦了,也不知道有小虎崽了沒,以前妹妹可是答應給我養一隻的,這事你們不要和我搶。”

  幾人白了他一眼低頭吃起了幹糧,吃完了好趕路。

  已經過了益州的遠安王的大軍此時也在休整,大將安元仔細看著手裏的路線圖,片刻後才朝遠安王道:“大軍快速推進還有三日可以抵達距離京都最近的蒼溪縣,隻要過了蒼溪縣京都就在眼前。”

  這一路從年末走到了開春,路上有百姓夾道歡迎也是將領拚死抵抗,到底還算是順利。

  一身甲胄的遠安王坐在將軍案後問道:“糧草還有多少?”

  “足夠大軍直達京都城門。”

  遠安王點頭,“這幾日就不要省著糧食,要吃飽。”

  軍士一路走來早已經疲累不堪,接下裏的這一日還不知道是否平順,吃飽了糧食好打仗,要是輸了這些糧食也派不上用場。

  此時有軍士來報,送來了攝政王的書信,寥寥半頁紙將京都的局勢說明,遠安王眉頭緊蹙當即有了決議:

  “麗台大營的三萬多人馬在京都等著我們,整軍,立刻開拔趕往蒼溪縣。”

  這個消息好也不好,不好的當時然是麗台大營那些精兵強將,好的是蒼溪縣已經落入自己人手裏,他們有了可以倚仗的城池。

  “末將多次聽聞這喜樂縣主的名號,等到了這蒼溪縣定要見上一見才行。”

  遠安王勾唇一笑,麵上帶著淡淡的得意之色,“先生的孫女自然不是等閑之輩。”

  在他們的心裏,莊喜樂儼然成了有勇有謀,聰慧睿智且胸懷天下大義的巾幗英雄。

  若是他們的想法被莊喜樂知道了一定會喜滋滋的點頭認了下來,這絕對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此刻遠在蒼溪縣的莊喜樂也確實是一連喜滋滋的樣子,,那個逃跑的劉師爺找到了。

  “喬裝了一番賃了一個小院子躲了起來,那家的那家人多番查看確定了就是劉師爺。”

  大門口三個黝黑的男子一臉的喜意,真是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誰知道那價值二十兩的劉師爺竟然跑來賃了自家的小院,他們得了租錢不說還額外賺到二十兩,那個整整二十兩啊。

  經過錢石仔細辨認此人就是劉師爺,洪渡依言給這三人發了二十兩,三人當即千恩萬謝的離開。

  “縣主,此人我等帶下去審問了。”

  弱雞一般的劉師爺躲躲藏藏的了幾日心力交瘁,還沒等袁浪對他用刑就什麽都招了,一個時辰後那本賬目就到了莊喜樂的手上。

  莊喜樂隨意的翻了翻便皺起了眉頭,這上麵記錄的都是於縣令貪腐受賄的賬目,包括勒令商戶孝敬,收受錢財胡亂判案,用乞丐替換死囚,侵占他人財產等,同時還記錄了他行賄的賬目,上麵好些名字莊喜樂都有些耳熟,大多是京都四五品的官員,也牽涉到了一些品階更高的人。

  怪說不得錢石頭說於縣令在京都有靠山。

  看來這些靠山都是銀子堆出來的。

  最讓人意外的這上麵竟然還牽連到了恩國公府,這回有意思了。

  再看裏麵那些刺痛她眼睛的巨大數額頓時就來了精神,平玉說的大魚這不就來了。

  賬冊很快就交到了攝政王的手上,當看到其中一個名字的時候忽然看向了況老太爺,“蒼溪滅門案。”

  正端著茶盞的況老太下意識的抬起了頭,目光就落在了攝政王手裏的賬冊上,“三年前的那個?”

  “正是,您看。”

  攝政王將賬冊遞送到況老太爺手裏,眉頭緊蹙。

  三年前蒼溪縣一鄉紳闔府上下三十二口一夜之間全數被滅,府中家財不翼而飛,僥幸逃脫的老管家指認了凶手乃是縣城裏的富商陸軒,申明起因乃是富商陸軒預要搶奪這鄉紳手裏的一種養蠶秘法,通過此秘法養出來的蠶所吐的絲織成的紗在夜裏如螢光閃爍,一尺千金。

  那老管家留了心眼直接告上了京都,證據是鄉紳死後手中的半匹染血的薄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