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年關將近
作者:冬月間      更新:2021-05-03 17:28      字數:2178
  和前殿的冷清蕭瑟不同,後宮裏燈火輝煌,禦花園裏更是歌舞升平,盈盈笑語聲不絕於耳。

  許是皇帝已知回天無力索性破罐子破摔徹底的放縱起來,他此刻還是皇帝,想要什麽隻要庫房裏有的全都能要到。

  拳頭大小的夜明珠放在茶幾上當做油燈,各色的奇珍異寶全都被找了出來擺放在自己眼前,無數的美人在這些奇珍異寶中間穿梭笑鬧,隻這麽看著皇帝心裏就無比的滿足。

  唯一不好的是這些東西他還能用,卻不能再賞賜人了,送珍寶過來的人早已將這些東西一一登記在案,還要收回去的。

  寒風如雪,站在一旁的王公公更覺得心裏冰涼,片刻後才深吸一口氣扯出一抹笑來,“皇上,再有兩日就是大年三十了,今年這個年想要如何過?”

  皇帝雙眼朦朧,有些微醺,放下手裏的這酒盅好一會兒才開口,“要過年了?”

  “可不是,要過年了。”

  不知為何,王公公眼眶有些微潤,“奴才問過內務府了,各項物品都不缺,攝政王又讓人送來了好些羊肉都凍著,連煙花爆竹都備下了。”

  皇帝看著園中的那如夢似幻的景致嘴角慢慢的勾起一抹弧度,自嘲的說道:“什麽都不缺,唯獨就是缺人。”

  攝政王,他的好弟弟將他們關在這偌大的皇宮裏,一應的用度也都不曾短了他們,卻不再讓他們知道那道宮門以外的事,像是牲口一般被他豢養了起來,等待時機到了就拖出去處決。

  “傳話攝政王,就說朕大年三十要和他一同守歲。”

  “皇上...”

  王公公想要勸說,皇帝抬起了手,“你隻管去傳話,這是朕守的最後一個歲了,他會來的。”

  “奴才明日一早就去傳話,皇上,天色已晚早些歇著吧。”

  王公公想著,他這總管太監的位置也是做到頭了,這一生受過罪享過福,這幾年的威風日子也算是夠本了。

  前些日子給小縣主傳話也算結了個善緣,若到了那一日還希望能得一個善終,或者讓他就這麽伺候皇上一輩子也不錯。

  鳳鳴宮裏,宮門一早掛上了紅燈籠,可這偌大的殿宇任由他們折騰的如何的喜慶耀目也掩蓋不了那讓人窒息的陰暗死寂。

  屋子裏的熏香嫋嫋的升起,一旁的美人聳肩瓶子裏插著幾株開的正豔的梅花,隻是梅花的淡淡幽香早已經被熏香的味道所掩蓋。

  “蘭渠,要過年了吧?”

  皇太後打扮的很是端莊,越是這個時候越是想依賴外在的力量讓自己強大的起來,這全套的行頭雖然笨重壓的她整個頭都在痛,但她依然每日都穿戴著,好似這樣才能實時時提醒外麵的宮人她還是那個威嚴尊貴的皇太後。

  “回娘娘,還有兩日就是年三十了。”

  “日子過真快啊。”

  皇太後拿著手裏的一塊的一塊鳳凰玉佩細細的摩挲,這是當年先帝給她的,說起來今日想起先帝的次數越發的多了。

  “遠安王的大軍快要進城了吧?當年不該心慈手軟的。”

  當年她要是狠心一些將那兄弟兩人都送到陰曹地府和那賤人作伴,是不是就沒有今日的事。

  蘭默默幽幽的歎了口氣,到了這個時候說什麽也都晚了。

  “哀家也不該接了莊喜樂那丫頭進京,野馬難馴不是沒道理的,這件事是哀家最為後悔的事。”

  皇太後放下手裏的玉佩,不知道第幾次悔恨起來,若是沒有莊喜樂事情又怎麽會發展到如今這番局麵,沒有莊喜樂她還是那個威嚴尊貴的太後,這個時候滿朝文武都在等著她的懿旨準備進宮守歲。

  回想去年她還在垂簾聽政,大年三日的晚上坐在上首文武百官小心謹慎陪著笑臉的向她說著恭賀的話語,無數的高門貴婦名門貴女等著讓她的打賞,哪怕隻是一句話也能讓她們感激涕零,誠惶誠恐......

  那樣的場景終究是再也看不到了。

  宮人們伺候著這宮裏的主子多少有些心不在焉,不知前路在何方。

  夜色漸濃,夜空漆黑如墨,死般寂靜。

  到了半夜,大雪又洋洋灑灑地落了下來,那鮮紅如雪的燈籠的在夜雪中顯的尤為刺眼。

  到了年關依例文武百官也到了過年休沐的時候,這些大臣再也沒有理由可以賴在莊府,為此莊府上下高興非常,等到人一走完便忙不迭的關上了大門,府中又恢複了寧靜。

  二十九的上午,雪後初晴,廣平侯府的打門大開,君元識親自帶著常管事等人帶著厚禮登了莊府的大門。

  依照大厲的習俗,已經定親的男方每到節氣上就要送禮登了女方家的大門,以彰顯對女方的看重。

  常管事從昨日開始就一臉的喜色,別說是老侯爺,就是他等這一日也等了好久,無數次的幻想隨著世子去給未來當家主母送年禮的場麵,今兒就實現了。

  這些年多少人對廣平侯府唯恐避之不及,還有不少人都私下裏說他們家世子這輩子都娶不到名門貴女了,十有八九隻能娶商戶之女或者找一個村姑草草了事。

  為此他放棄了坐馬車,帶著一行人抬著賀禮就這麽走著去莊府,他要讓全京都的人都知道,他們家世子定親了,定的還是西康郡王唯一的孫女,是貴女中的貴女。

  喜樂縣主不論人品相貌皆是上乘,出身顯赫,生而尊貴,以後就是他們廣平侯府的當家主母。

  一行人喜氣洋洋,知道是去送年禮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剛收了賬回來的,若不是年底入了大筆的銀錢何至於會這麽高興。

  眾人不知道的是早在一個月以前一份更為厚重的年禮已經從京都出發往西南去了。

  君元識第一次以未來女婿的名義登門,莊府眾人為了彰顯為這位未來姑爺的認同特意開了正門迎了他進來,為此,君元識剛在正堂和莊府的長輩們見了禮還未坐下兩家定親的、消息就已經傳到了很多人的耳朵裏。

  那些一早對君元識有念想的各府夫人徹底的回過了味來,兩家這門親事隻怕定了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