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吃餃子
作者:漁眠      更新:2021-01-13 01:25      字數:2256
  兩口大鍋加了鹽調味,大樹媳婦一聲令下,幾個柱子忙活起來。

  搬凳子的搬凳子,擦桌子的擦桌子,端餃子的端餃子。

  陳小桑兩隻小手抓了滿滿一把筷子,跑到堂屋,一雙雙往桌子上放。

  全家坐到桌子前,一人抱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吃起來。

  李氏舍不得全用五花肉做餡兒,往裏頭加了好幾顆大白菜。還找富貴家換了幾個新鮮玉米加進去。

  再用家裏的醬油醋調味,包裹著白麵,軟乎乎。甜絲絲的。

  原本要吃八個的陳小桑吃了六個就飽了。

  可幾個樹吃了一碗又一碗,兩大鐵鍋餃子很快就吃完了。

  大家還沒吃過癮,陳四樹邊回味餃子的味道,邊求李氏:“娘,我還沒吃飽,要不再煮點?”

  李氏瞪他一眼:“餡兒都包完了。哪兒還有。”

  往日隻吃三碗四碗飯的兒子們,吃起餃子來變成五六碗起步了。

  這哪兒供得起喲。

  陳四樹很是可惜地摸摸自己的肚子。

  總感覺肚子還是扁的。

  連陳老漢都覺得肚子沒油水。

  等兒媳們收拾桌子時,陳老漢柔聲細語地問陳小桑:“小桑啊,你這是做了什麽又掙著錢了,還舍得給咱家買肉包餃子吃?”

  前兩年農忙,小桑時不時會買肉給家裏,大夥幹活跟陣風似的。

  今年小桑手頭沒錢了,一個農忙下來,一個個都瘦了不少。

  陳老漢越發覺著身子吃不消了,今兒又吃著肉了,他心情好啊,這不就是他閨女又想著掙錢的路子了麽。

  陳小桑眨眨眼:“我沒掙錢呀,是娘給的錢讓四哥買肉包餃子吃的。”

  陳老漢驚得趕忙去問老妻,得知真是老妻給的錢,陳老漢心疼地直抽抽。

  “一斤五花肉要七十文啊,兩斤就是一百四十文,再加上白麵,咱一頓得吃十幾斤白麵。那就是二十多斤麥子呀!”

  李氏在一旁提醒:“咱家今兒隻磨了二十斤麥子。”

  陳老漢一巴掌打在自己大腿上,發出一聲巨響:“二十斤麥子!咱家一頓吃了七百多文呐!”

  陳老漢又不能打罵老妻,更不能打罵閨女,隻能一巴掌一巴掌打著自己的大腿:“七百文呐!”

  陳老漢心也疼,大腿也疼。

  原本吃得歡快的五個樹大氣不敢喘,一個個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生怕被他們爹給發現。

  他們可不能跟娘和小桑比。

  李氏無奈:“你回來瞅見我們包餃子也沒說什麽,怎麽吃完才心疼呐。”

  老頭子回來瞅見在包餃子,還樂開花了。剛剛連著吃了四碗。

  “我那不是以為是小桑買的肉和白麵嗎!”陳老漢說得理直氣壯。

  畢竟以往家裏的肉全是小桑買的。

  小桑沒錢不要緊,大不了就是家裏沒肉吃。

  李氏手裏的錢不能瞎花,花一文就少一文,等沒有了,全家得喝西北風。

  再說,小桑手頭原本沒錢了,突然有肉,他還以為他家又多了一門生意。

  陳老漢心思落空了,難受得紅了眼圈。

  他抓了煙杆子一個人坐到堂屋的門檻上。

  陳小桑看老父親心疼地厲害。趕忙跑過去,跟她爹並排坐在門檻上,安慰他:“爹不要難過,咱們稅糧省下來,可以吃好久了呀。”

  陳老漢側過身子,拿背對著她:“免稅糧就能亂吃了?你們就敗家吧!”

  “麥子是咱們自家種的。咱沒花錢買。”陳小桑道:“我都算過了,咱家剩下來的麥子可以吃一百九十二頓,咱家不缺白麵了。”

  陳小桑剝開了算給她爹聽。

  陳老漢沒忍住瞪她:“你是不是傻,麥子拿去賣不就能掙這麽多錢了?”

  “咱們吃了麥子,省下了粗糧,就能拿去賣了掙錢,也是一樣的呀。”陳小桑應道。

  陳老漢叫道:“粗糧的價錢能跟麥子比嗎?”

  陳小桑幫她爹順背,算給他聽:“免了稅糧,各家各戶麥子都多了。大家平常都是吃粗糧的,肯定要去糧鋪賣麥子,麥子價錢不就下來了麽?

  粗糧就不同了。去糧鋪賣的人少,價錢不會跌太快,一進一出。咱們吃小麥也差不了多少錢。”

  “聽著好像是這麽個理。”李氏湊過來,蹲在父女兩身後。

  陳老漢不滿,扭頭控訴老妻:“你就幫著她忽悠我。”

  “爹不信可以去村裏問問,看他們是賣小麥還是粗糧。”陳小桑信心十足道。

  還用得著問麽,肯定是賣小麥。

  村裏誰家敢頓頓白麵呐!

  怎麽說今年也是災年,大家地裏的莊稼收成都不高。

  也就老陳家人多,除了自家壯勞力,還有沈大郎幫忙幹活,再加上阿忠阿義和一頭牛,收的糧食才多。

  陳老漢瞅瞅陳小桑,又瞅瞅蹲在一旁的老妻,拿了他的旱煙杆往裏頭填煙絲。

  “那不是得趕在小麥降價前把小麥賣了?”

  “不行!”陳小桑一口拒絕。

  ”怎麽又不行?“

  陳小桑理直氣壯:“糧鋪掌櫃比我們奸多了。他們得到消息就會跌價的,糧食不要賣。”

  李氏聽得直點頭:“這倒是,人家做生意的比咱們腦子活。”

  陳老漢很不滿:“你到底跟誰一頭的?”

  李氏道:“誰有理我跟誰一頭。”

  陳小桑樂得拍拍自己旁邊的門檻,喊了李氏過來坐。

  等李氏坐下,門檻被塞得滿滿當當。

  陳小桑跟陳老漢嘀咕:“我看過地裏的草藥了,差不多都長大了。翠綠翠綠的,可以摘了做祛傷膏。”

  一聽祛傷膏,陳老漢腰不酸腿不疼了,昏花的老眼也亮了。

  ”閨女,咱做了祛傷膏還是那個價?”

  “我早就跟傅老爺說好了,還是那些錢,爹,咱們用粗糧跟村裏人換草藥吧,咱不用動家裏的錢。”

  陳小桑早都算過了,她娘手裏隻有十幾兩銀子,真要買草藥了,手頭就沒錢了。

  拿去鎮上賣的糧食多了,糧價還會跌,又得來回跑,麻煩。

  直接跟村裏人換省事,糧價不降,她家就掙了。

  陳老漢點了煙,吧嗒兩口,心裏盤算開了。

  今年比去年種的糧食還多,收的也多,光是麥子就收了三千五百多斤,紅薯收了四千多斤,高粱更是收了一萬二千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