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如何才能不翻船
作者:睢關      更新:2021-03-21 15:09      字數:2763
  趙楷和蔡攸相視一笑,心中驚喜萬分,本想著宗舒逃過一劫,沒料到他又鑽進了坑裏。

  這鑽石如此珍貴,饒是自己見多識廣,也是第一次聽說此物。

  近幾年,各地官員想盡辦法,從各地收集稀罕珍貴之物進獻,也沒有見過此物。

  這東西,不是有錢就能買得到。

  宗舒居然說他家裏有的是?

  宗舒剛才說高麗參不值錢,也有可能,因為真有人工種植的。

  說高麗銅不值錢,是因為大臣們沒有找到更容易挖的銅礦,大家也都認了。

  畢竟,宗舒就是個堪輿高手、找礦能手,他說大宋有上好的銅礦,在場的君臣誰也不敢反駁。

  但是,宗舒把它叫“鑽石”的寶物,說找到就找到了?

  趙楷的眼睛一轉,心中更是高興,宗舒如果真的找到這種鑽石礦,而沒有進獻給陛下,這就是大罪!

  找到石炭,你還知道與太子合股,找到鑽石這麽貴重的東西,居然不首先給陛下?

  凡是地下挖出來的東西,都應該屬於公家所有!個人,豈能私吞?

  “地下之物,非收藏、掩埋者,人無種植撫育之功,得之而不報於官府、不獻於朝廷,實為貪天功、違天道,視私吞論處,可施以極刑。”

  趙楷馬上循經據典,給宗舒按上了一個大帽子。

  太子急了,宗師這次是玩大了!

  宗舒說他有的是鑽石,自己怎麽沒見過?顯然有些吹牛了。

  但他寧願是宗舒吹牛。

  如果宗舒不是吹牛,那麽他肯定是找到了鑽石礦。

  找到了鑽石礦,不報告、不進獻,那就是私吞,這就是違反了朝廷的律條。

  欺君之罪可大可小,欺沒欺君,君,說了算,大臣說的不一定算。

  但是,有沒有違反具體的朝廷律條,這是由大臣說了算,皇帝說了不算。

  在這樣的場合之下,皇帝再想包庇也不可能。

  不少人開始佩服起趙楷了,鄆王的反應速度真是一流。

  有的官員在懷疑宗舒所講的真實性,有的官員則是在羨慕宗舒的富有,而趙楷則馬上想到了法律問題。

  這一次,趙楷真的是把宗舒給帶到了牆角裏,不,是逼到了懸崖邊上!

  吳非也開始緊張起來,但一想,問題不大。

  因為宗舒從去年到金國,一年才返回汴梁,回來後也是一刻未停,處理各種事情。

  宗師,何時去找過礦?

  也許是宗師吹牛吧。

  就算是宗舒手裏真有不少鑽石,那也應該是有人送的或者是宗家以前在大食商人手裏買來的。

  “鄆王,法律背得不錯!讚你喲!”宗舒嘿嘿一笑道:“對不住了鄆王,我讓你失望了。”

  “你對不住的不是我,失望的也不是我。你對不住的是陛下,失望的是珠珠!”趙楷擺出了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宗舒又笑道:“鄆王,我好長時間沒打過賭了。不行的話,我們打個賭如何?就賭我的鑽石,是否違反法條,如何?”

  趙楷心生警惕,總感到哪裏不對勁。

  三年來,宗舒與人打賭不少,好像從來沒有輸過。

  凡是輸給宗舒的人,都幾乎賠光。

  國師林靈素輸了,拜宗舒為師,成為宗舒的書童和弟子。

  蔡修、梁師成、童貫、蔡京這些人哪個都輸過。

  趙楷從前到後捋了一遍,覺得整個邏輯沒有問題。

  正想答應呢,趙楷看宗舒信心滿滿的樣子,有些心虛。

  蔡攸喝著:“宗舒,你好大的膽子!明明犯了律條,卻在這裏胡攪蠻纏,打賭之事,君子所不為也!”

  我靠,打賭之事,君子所不為?

  你老爹和你兒子,哪個沒跟我打過賭?

  我宗氏賭坊,你們沒有下過注?在這裏義正辭嚴、道貌岸然的?

  宗舒轉向趙佶道:“陛下,我不知道為什麽,蔡大人和鄆王今天非得跟我過不去。我隻不過是製作出一些東西,他們就眼紅了?”

  “你製作出什麽來了?”趙佶問道。

  “陛下,我造出鑽石來了,我家裏的鑽石,有一大碗!都在珠珠那裏存著呢。”宗舒說道。

  啊,宗舒的話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陣驚呼。

  宗舒能製造出鑽石?

  剛才聽徐兢和大食人說,鑽石就是從土裏挖出來的嗎?

  這東西,還能製造出來?

  “宗舒,你不要混淆概念,試圖蒙混過關!正如一塊玉石,從地下挖出的原石,你打磨一下,就成你製造出來的,就不是地下之物了?”趙楷對宗舒窮追不舍、緊抓不放。

  對呀,宗舒從地下挖出了鑽石礦,而後稍微加工一下,這也算是製作呀,但這也明顯是違法的!

  “鄆王,我勸你還是,晚一點下結論為好!陛下,我請派人到我家,把鑽石取過來。還有,把國師林靈素也叫來。”宗舒說道。

  高俅派人去取鑽石,並請林靈素一起到來。

  在等待的過程中,徐兢又講起赴高麗的海上曆程。

  “洋中不可往,惟觀星鬥前邁。若海天晦暝,則用指南針以揆南北,且風浪滔天,有翻船之虞。若近岸航行,則海寇駕小船襲擾,曾有上得大船者,幸賴眾人齊力,方將其驅離。”

  現在居然出現海寇了!

  在黃海和渤海上,居然有海寇,倭寇提前出現了?

  當宗舒提出質疑時,徐兢很是惱怒。

  宗舒諷刺道:“不是說我們的龍舟引起天下震動嗎?怎麽幾個小毛賊卻不害怕?你們還讓他們上了船?你們幹什麽吃的?”

  宗舒的話讓徐兢怒極,卻又無話可說!

  吳非心想,也許剛才宗師所講的“折船”,本來說的就是“蛇船”。

  “陛下的龍舟那麽厲害,你們卻是兩難,近岸怕毛賊,進洋怕翻船,還在這裏吹什麽牛批?我都替你臊得慌!這種素質、這種水平,陛下還給你提升官職,你祖上真的是冒青煙了!”

  宗舒使勁打擊著徐兢。

  其實,並不是徐兢的素質差,而是龍舟出去就是炫耀的,實戰的功能並不強。

  這個時代的船,再大,也比不了現代的艦艇,在大洋深處,當然害怕翻船。

  對於徐兢,宗舒其實是佩服的,很想把他收過來,因為大宋要出海,用得上徐兢這種人。

  要想收伏他,必先打擊他!

  “附馬說得輕巧,進洋不翻船,你有這個本事?”蔡攸冷笑道。

  “嘿嘿,簡單得很。進洋不翻船,兩個條件:一是船夠大。二是吃水夠深。”宗舒說道。

  “我知道,你們為了保證吃水深,就往船底壓石頭。這種法子管用,但是很愚蠢!”宗舒說道:“如果是我,我回來的時候,多整一些黃金壓上。”

  “其實,解決吃水深的問題,很簡單,把平底船,改為尖底船就可以了。”

  宗舒提出的解決辦法,是南宋之後才有的方法。

  南宋的海船,就是呈V字型,“上平如衡,下側如刃,貴其可以破浪而行也。”

  V型的橫波麵有利於改善船的耐波性,尖底和深吃水有較好的適航性,受到橫風吹襲時,抗橫漂的能力也很強。

  宗舒的提議一出,徐兢等人紛紛議論起來,看向宗舒的眼光馬上就不一樣了。

  “附馬高論,下官佩服!”

  徐兢朝宗舒施了一禮。

  宗舒說道:“不要急,我還沒說完。其實,進洋不翻船,還要解決一個問題,船夠大。”

  吳非此時急了,宗師,你千萬不要再往下說了。

  剛才宗師所說的已經夠危險了,這就是在說陛下監造的龍舟不夠大。

  現在的兩隻龍舟恐怕是天下第一大了,宗師居然還嫌不夠大。

  這不是要再次惹怒陛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