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春水流“青樓
作者:睢關      更新:2021-01-12 13:27      字數:2589
  太子的臉上又是汗又是泥的,看起來十分勞累。

  剛剛喝了水,又連啃了好幾片寒瓜,太子感到舒爽無比。

  但一看手,起了兩個血泡,曹宗申就從身上拿出吹針,珠珠替太子挑破了泡。

  太子看了看剛才翻的地,才那麽一點點。

  如果把這幾百畝地翻完,那得好幾個月。

  再看看手,太子覺得,勞作真的是太苦了。

  “太子殿下,您感覺如何?”宗舒問道。

  “今日尚知,勞作如此辛苦,農事如此不易。”趙桓又抹了一把臉。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宗舒說道:“隻有走出深宮,走向地頭,才能深刻體會。”

  吳非的情況一點也不比趙桓好,早已經成了花貓臉。

  太子與宗舒的對話,讓吳非感到宗舒今天安排他們勞動的深意。

  教太子道理,不僅僅在課堂上,在田間地頭體會道理,更加深刻。

  太子終於明白了農民的不易,以後當上皇帝後,對農業就更加重視,對農人就會更加體恤。

  大家都明白了宗舒的良苦用心。

  太子也很認同宗舒的教學方法,但看了看偌大的一片莊園,發愁了,這地,要翻到何時?

  “有了太子殿下的示範,這地很快就翻好了,”宗舒笑道:“不是還有二百多名官員嘛,讓他們過來一起翻地。”

  二百多名官員,過來翻地?

  吳非馬上明白了宗舒的另一番用意:太子翻地,官員在後。

  二百多名官員現在都成了宗舒的學生,宗舒可以讓他們到這裏來體會農耕的過程,體悟農事的不易。

  官員們從內心裏肯定排斥,但有了太子帶頭,他們也說不出什麽了。

  李少言心想,宗舒讓官員們到大宋科學院聽課就能抵銀子!他感到,宗舒一定不會這麽就算了。

  果然,他讓太子下地勞作了一會兒。隻是給官員們做了個表率。

  讓這二百多名官員當免費的勞動力,這才是後招。

  說起來,他們下地幹活,是響應太子的號召、緊跟太子的腳步!

  也等於是對外宣稱,他們將是太子殿下最忠實的擁躉。

  ……

  宗家免費發放的蠟燭和煤油燈,又在汴梁城引起了轟動。

  宗舒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如此。

  這次轟動,不僅僅是因為幹敗了梁師成的火柴廠。

  更重要的是,這個蠟燭和煤油燈,非常耐燒,並且產生煙氣比較少。

  富貴人家也派了下人到現場領,天一擦黑,就點上了蠟燭和煤油燈。

  皇宮裏的蠟燭和煤油燈也是宗舒讓林靈素免費送的。

  從皇宮到大街小巷,都點上了宗舒送的免費蠟燭。

  整個城市,比過去看起來更亮,也更美。

  人們都在猜想,這蠟燭以後還會不會生產了?煤油燈以後還有沒有了?

  經濟條件不好的,把蠟燭和煤油燈賣掉了。

  還有一些人家舍不得點,也不肯賣,當作了藏品。

  通過使用,人們感到這蠟燭一定不便宜,煤油燈更是會賣到天價。

  宗舒出品,必屬精品。

  他發明的物件,不是免費,就是特貴!

  京城蔡家的靜思樓,屋內燈火通明。

  蔡京、蔡條和蔡修坐在一起,觀察著桌子上燃著的蠟燭和點亮的煤油燈。

  “此蠟燭,質量明顯好於鋪子裏賣的。”蔡京道:“宗舒要收購蠟燭作坊,是在虛晃一槍,引我們上當?”

  蔡家收購蠟燭作坊,壟斷蠟燭原材料,都是蔡修和管家一起具體操作的。

  蔡修道:“我們太高看宗舒了。他所作蠟燭,並未見高明之處。隻是他的蠟燭,含雜質少,提煉的時間長而已。”

  蔡攸因為和蔡京有矛盾,賭氣不來蔡京這裏。

  蔡京的四兒子蔡條來了,他對蔡修倒很是親近。

  蔡條分析道,宗舒應該是從江南一帶訂做了一批質量上乘的蠟燭。

  這種蠟燭好是好,但成本太高,對蔡家的蠟燭生意構成不了威脅。

  更何況,蔡家把原料都壟斷了。

  最好的原料是烏桕,其果實如雞頭,汗液如同豬的脂肪,可以壓油製作蠟燭。

  但烏桕子的產量太小,所以價格貴。

  其次是白蠟蟲。白蠟蟲長在南方的樹上,一個蟲子可以繁殖數百條。

  把白蠟蟲在水裏煮開就成為蠟。

  養白蠟蟲投入的成本與養蠶差不多。因此,用白蠟蟲製作成的蠟燭,也很貴。

  最便宜的蠟燭,反而是蜂蠟,也叫黃蠟。

  從材質上看,宗舒免費贈送的蠟應該是白蠟。

  宗舒之所以搞出這些,主要是要整垮梁師成。

  宗舒產生收購蠟燭作坊的想法,應該是臨時起意,做一做蠟燭的生意。

  到於這個煤油燈,大家感到想要推廣開,根本不可能。

  煤油燈的油一用完,大家都會裝上植物油或動物油,怎麽會再買宗舒生產的油?

  看這煤油燈裏的油,清清亮亮的,應該也不會便宜。

  用煤油燈來代替蠟燭,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宗舒這次想收購蠟燭作坊,就像他們收購瓷器作坊是一樣的。

  宗氏瓷器的技術並沒有什麽,他們生產的暖管,其他作坊也燒得出來。

  所以,宗舒收購了其他的瓷器廠,以實現對暖閣、涼閣生意的壟斷。

  宗舒想壟斷蠟燭產業,蔡京當然不能讓他如意,提前下手收購了所有的鋪子,壟斷了所有的蠟燭原料。

  蔡京說道:“把買來的作坊、鋪子,換上新的門頭門麵,就叫蔡氏燭鋪,擇吉日,正式開業。”

  在蔡家三人琢磨宗舒、籌備開業的時候,李少言的青樓開業了。

  李少言是鐵哥們,他的青樓開業,宗舒自然是要捧場的。

  在路上,李少言告訴宗舒,他從其他青樓挖來了龜公和老鴇。

  特別是挖來了一個人才,此人曾經策劃過“今日頭牌”、“喝下一碗酒,免費玩魁首”。

  “喝下一碗酒,免費玩魁首”?

  正是因為看到這個,宗舒才進去看了看,結果喝下了蒙汗藥,被如煙抓住了。

  他說出了碘伏和青黴素的配方,如煙這才放他走。

  如煙現在哪裏?還在那個院子嗎?

  李少言說,此人掌握了不少資源,有了此人,才拉來了不少資質不錯的窯姐兒。

  “你們青樓裏,有沒有一個女子,眼睛特別大,叫如煙的?”宗舒擔心地問道。

  “沒有,絕沒有。”李少言對這些女子的名字熟悉得很。

  宗舒感到,如煙與這些青樓肯定有聯係,但絕不是坐台的。聽了李少言的否定,心裏居然安定了很多。

  如煙,逼著自己要配方,還這麽關心她?

  搖搖頭,甩掉了亂七八糟的想法,來到了李少言開的青樓。

  正上方的匾額上寫著三個大字:春水流。

  哈哈,這不是很熟悉的一首歌嗎?是那個叫姓黃的歌手唱的,叫黃什麽選來著,對,黃歌選!

  “春水流,春水流,別把春天悄悄地帶走。春水流,向東流,別把思念悄悄地帶走。”

  宗舒哼起了這首歌。

  “啊,舍予,這什麽歌,真有調調,春水流,向洞流,有意思!”李少言驚喜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