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纓絡掉進狼窩裏了
作者:睢關      更新:2021-01-12 13:27      字數:2677
  種師道和吳玠告辭之後,宗舒問宗澤,蕭小小到底是誰,在遼國是不是很有地位的那種。

  宗澤道:“遼自有國之初,已分二姓:耶律氏、蕭氏。僅從姓氏看,其地位或高或低。蕭小小,倒是未曾聽說。”

  宗舒想起了蕭小小與他暢談時的內容,如果是一般女子,怎麽會談得那麽深入?

  還有,她的兩名手下,蕭銅和蕭鐵,絕不是一般的小廝或仆從。

  “當前,遼國姓蕭的女子,有什麽出名的人物?”宗舒問道。

  “最出名的是蕭太後,耶律氏娶的都是姓蕭的,”宗澤又道:“還有一個,是遼國大將蕭達的女兒,頗知兵事,為蕭達的軍師。”

  “本來耶律大石的軍功要高於蕭達,蕭達因為有了女兒的協助,兩個人不相上下。”

  宗舒心中一喜,難不成蕭達的女兒,是蕭小小?

  宗舒想起來,他當時帶著人,穿著遼人的服裝闖入耶律大石營帳的時候,耶律大石問是不是蕭達派他們來的。

  宗舒當時靈機一動,說他們是蕭小小派來的。

  結果,耶律大石笑道“蕭小小,想從我這裏要人?蕭家,怎敢有如此底氣?”

  這麽一聯係,宗舒感到蕭小小應該就是蕭達的女兒。

  難怪,一提起蕭小小,耶律不才這廝的兩眼放光。

  “蕭小小,肯定是蕭達的女兒了。”宗舒說道。

  “蕭小小絕不是蕭達的女兒,最少她不是那個軍師。因為,蕭達的軍師女兒,長得極醜。”

  長得極醜?

  想想也有道理,前世的宗舒在學校裏,學理工科的就沒有幾個女生。

  而且越是排名靠前的大學,漂亮的女生就越少。

  牛B大學的理工科女生,基本都是恐龍一般的存在。

  “你打聽這個作甚?蕭小小,你莫非是對她有意了?”宗澤眉毛一豎:“你是附馬了,可不敢胡來。”

  宗舒心想,我哪裏胡來了?這是太後和皇帝的意思。

  當然,這一點,宗舒怎麽也不敢告訴宗澤。

  不是蕭達的女兒,難道會是蕭太後?

  太後,年齡不應該是很大的嗎?

  宗澤又向宗舒要幾千個瓷吹針,宗舒說讓他通過軍器監來采購。

  如果宗舒直接送給宗澤,那就成捐贈的性質。

  這種賠本的生意,怎麽能幹?

  不需要拿出密旨,宗舒就可以直接命令軍器監,先到宗家來采購這種吹針。

  隨即,宗澤就派人去請軍器監提舉。

  軍器監提舉是蘇孟複,是蘇易的老爹。

  蘇易先得得了舉人身份,接著又高中狀元。

  作為狀元的恩師,宗舒在蘇孟複心中的地位如同天神一般。

  蘇易雖說現在還隻是個學員,但他要想當官,絕對是分分鍾的事。

  對於蘇易不當官,甘願在大宋科學院當一名普通學員,徽宗其實一直耿耿於懷。

  蘇孟複一開始不理解,但他感到宗舒有如此神通,對蘇易的培養也許有更深的想法。

  蘇易從一個混跡於軍匠的叛逆青年,忽然有了舉人身份,並高中狀元,一飛衝天。

  當時,蘇家被各種恭維聲包圍,有人來拜望、送禮,有人來祝賀、結交。

  從門前冷落到門庭若市,蘇孟複極不適應,一時間也有些膨脹。

  一段時間過後,蘇孟複感到,蘇易的狀元似乎來得太容易,萬一真給他安排什麽官職,不一定能勝任。

  作為新科狀元,自然是萬眾矚目,做好了是應該的,做不好就會被無限放大。

  更何況,憑蘇易的水平,根本不是狀元之才。

  宗舒不讓蘇易當官,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在保護蘇易,讓他有了曆練之後再說。

  每每想到此,蘇孟複就對宗舒更加感激。

  因此,蘇孟複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宗澤家。

  聽到宗舒的話,蘇孟複馬上滿口答應。

  作為禦前軍器監提舉,蘇孟複的官職不高,地位不重,其實也有不少油水。

  宗舒又提出,讓他準備五千名軍士的武器裝備,蘇孟複也馬上應承下來。

  連密旨都不用給他看,宗舒的一句話就足夠了。

  對於蘇孟複來講,給宗舒配武器,沒有一點風險。

  宗舒代表的是誰?是太子!

  宗舒馬上又要成為附馬,他要五千人的武器裝備,還用懷疑嗎?

  既然是五千人的武器裝備,那麽肯定要最新的,那些放了多年的,隻能給禁軍了。

  恩公要武器裝備,這是大事,不可馬虎,蘇孟複馬上告辭,回去置辦去了。

  “舍予,不是三千人嗎,你這又加了兩千?”

  宗澤感到自己的這個侄子,商人氣息還是太濃了,陛下說是三千人,他又臨時加了兩千。

  宗舒說道:“那兩千人,就當是我密縣基地的保安。伯父,我那三十幾個人,還是太少了。”

  “如果陛下知道了,會不會?”宗義有點擔心,宗舒這是在假公濟私。

  “不會的。放心好了,密縣基地也是太子的嘛,石炭生意,太子占一半呢。”

  宗舒想,就算是陛下知道了問起來,完全可以說這些是後勤兵嘛。

  再說了,就算沒有大宋自願軍,原來趙佶也答應過,給他兩千個名額嘛。

  自己這兩千個名額,隻不過是隨著“大宋自願軍”,沾了一下朝廷的光,多領兩千人的武器裝備而已。

  當然,招收兩千名兵員的任務,自然又要落到宗澤的身上。

  ……

  宗舒在東宮正在講《神雕俠侶》,大家都聽得入神,就連太子少傅李若水也聽迷了。

  李若水聽多了宗舒講的故事,越發覺得宗舒講得很有道理。

  宗舒曾說所謂的教化,主要是要講人話,講老百姓聽得懂的話,這才叫教化天下。

  顯然,宗舒所講的《射雕英雄傳》、《三國演義》還有現在的《神雕俠侶》既好聽,又蘊含了很多深刻的道理。

  比如說,仁義為懷、俠肝義膽、報效國家,甚至還有天下大勢的判斷等等。

  官人從中體會天下風雲變幻,士子從中看到智慧的力量,普通百姓從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已經集結出版的《射雕英雄傳》和《三國演義》已經翻印了好多,聽說這些書已經銷到了金、遼、西夏和吐蕃等地。

  過去,文人士子對宗舒講的這些故事不屑一顧,後來偷偷又買來《大宋時報》。

  現在,購買這兩本已經出版的書不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反而成了一種時尚。

  畢竟,宗舒在文人圈裏的地位也慢慢提升上來。

  盡管宗舒一直在諷刺大宋的文人士大夫,但又不得不承認,宗舒的文才恐怕要遠遠高於他們。

  如果宗舒的文才不高,怎麽能教出一個新科狀元。

  如果大家說宗舒文才不行,豈不是說明所有的文人士大夫都不行?

  雖然宗舒的毛筆字不堪入目,但不妨礙人家的文才高。

  不少文人感到,當時給宗舒冠上的“大宋第一文盲”似乎有些太過分。

  所以,宗舒才會這麽批評文人,說他們百無一用,是個屁。

  李若水正在想呢,那個養鴿子的左小目進來了。

  “太子殿下,北邊來信。”

  宗舒直接從左小目手中奪過紙條,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這是秦大力從任丘基地發過來的信息,完顏萍帶著纓絡早就經過大名府,進入了金人的地盤。

  纓絡,這次真的是跳到火坑裏了,不,是跳到狼窩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