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古今丈母娘,要求都一樣
作者:睢關      更新:2021-01-12 13:27      字數:2370
  “纓絡怎麽死的?得病?抑鬱症?服毒?”宗舒說道:“服毒也不對呀,服毒之前豈會告訴你們?”

  劉皇後惱怒地瞪著宗舒:“不吉利!纓絡好好的,怎麽能說死字?”

  沒有死?

  宗舒頓時放下心來,人,活著就好。

  如果纓絡在金國過得不好,到時候,帶上牛皋,千裏奔襲,把纓絡搶回來!

  原來,纓絡已經隨同金國公主完顏萍北上了。

  在走之前,纓絡提出不要聲張,不要驚動任何人,否則,她就不去和親了。

  對於和親的公主,曆朝曆代都要舉辦聲勢浩大的儀式,帶上各色貴重禮物。

  這是對公主犧牲精神的一種補償,也是對和親國的重視。

  儀式越隆重,嫁禮越貴重,就顯得公主的地位越高,體現和親的誠意。

  公主嫁過去之後,地位也會相應提高,不至於受欺負。

  而纓絡不知道是怎麽想的,不想舉辦任何儀式,甚至連送行都不要。

  最後,還是徽宗、劉皇後和珠珠三人,在傍晚時分,用一頂小轎載上纓絡,送到了宮門口。

  纓絡在宮門口拜別,沒有興高采烈,沒有悲痛欲絕,轉身上轎,隨同完顏萍向金國出發。

  不舉辦任何儀式,也不帶任何禮物,劉皇後猜想是完顏萍的主意。

  完顏萍看起來走得很急,恐怕正如宗舒所說,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病情嚴重了。

  如果再舉辦儀式,恐怕會耽誤很多時間,完顏萍急著回去見生病的父親。

  完顏萍帶著纓絡走了,徽宗、劉皇後和珠珠很是難受。

  纓絡嫁到金國,是史上最寒酸、最冷清的一次和親。

  今後,纓絡在金國的日子恐怕不太好過。

  按理說,纓絡不帶禮物,總得帶個人吧,帶上幾個宮女,平時伺候纓絡。

  纓絡也是不同意,她說不想讓宮女跟她一起到金國受罪。

  最後,隻有老太監魏頁工跟了纓絡一起。

  魏頁工,就是那個麻皮老太監魏公公,宗舒今天才算是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

  對於魏公公,宗舒的心情很複雜。

  他一向看不起太監,但魏頁工對自己著實不錯,幾次危險時刻,都是魏頁工首先趕到。

  如果不是魏頁工及時拍馬趕到,當時宗家的老老少少恐怕都要人頭落地。

  魏頁工的武功很好,有他的保護,料想纓絡在金國不致於受欺負。

  想到這裏,宗舒的心情好了很多。

  “舍予,大宋酒業開始賣酒了嗎?”劉皇後見氣氛沉悶,就換了一個話題。

  “公司成立了,酒還沒有大量生產。這酒質量如何,得讓您和陛下先行品鑒。”

  “為何不把酒拿到宮裏來?”

  劉皇後記得宗舒剛剛做出味精,就送給了纓絡。放了味精之後,劉皇後和官家對菜的味道讚不絕口。

  這次,宗舒怎麽不把酒送來?

  “我是想請陛下、皇後娘娘還有太子殿下,移步大宋科學院,一邊觀察生產過程,一邊品鑒質量好壞,這樣更有一番滋味。”

  宗舒的本意,就是讓徽宗帶著人去大宋科學院。

  皇帝去大宋科學院越勤,科學院的影響就會更大,更多的人才就會來投奔。

  擇日不如撞日,宗舒馬上邀請劉皇後,晚上就去大宋科學院。

  劉皇後當即答應。

  徽宗來到萬福宮,看宗舒也在,馬上問起了火柴的事情。

  宗舒當然不能給他實話實說,如果他說要讓梁師成的火柴賣不出去,徽宗不惱火才怪。

  畢竟,梁師成做火柴代表的是皇家,本錢都是徽宗從內庫裏撥的,這又追加了五千兩銀子的投入。

  宗舒這麽說,就是明擺著要坑皇帝。

  “陛下,每家每戶都需要點火做飯,火柴市場空間如此巨大,就算梁公公再擴大幾倍,也滿足不了。我們大宋科學院也做準備做火柴。”

  宗舒的話讓徽宗點了點頭。

  不過,徽宗馬上又板起了臉:“那你為何緊鄰著梁師成的地塊搞作坊?你這是在唱對台戲呀。”

  等到梁師成買下地塊之後,宗舒馬上就在邊上買下地,在地頭上放著一個巨大的銅罐:夜香專用銅罐。

  “陛下,我哪敢跟您作對?我買下這塊地,根本不是來做火柴的。”宗舒答道。

  原來不是做火柴的!也難怪,宗舒想做火柴,也沒有原料來源了。

  趙構和童貫精明得很,早早地與有關方麵打了招呼,所有的夜香都隻能送到梁師成那裏。

  梁師成壟斷了所有的夜香,宗舒有再高的技術,也隻能徒喚奈何。

  “你那買地做什麽?建附馬府?”

  劉皇後本以為宗舒買地就是為了賣火柴,誰知道居然不是。

  那宗舒剛才對自己說,他要做火柴,讓梁師成的火柴賣不出去?

  這不是前後矛盾嗎?

  “陛下,皇後娘娘,這地方緊挨著梁師成的尿池子,那麽臭,不適合居住啊。”

  宗舒說完,馬上又補充一句:“我宗家宅院,麵積足夠大了,不必再建附馬府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如果不說這一句,說不定劉皇後又讓他另外購置房產。

  在這個年代,房子和地塊升值很難。

  宗舒想起後世,丈母娘嫁女的第一要求是:買房,買大房。

  有人說,各個城市房價的第一推手是:丈母娘。

  一聽劉皇後說建附馬府,宗舒心中感歎,古今丈母娘,要求都一樣。

  徽宗聽得好笑,是啊,梁師成要蓋那麽大的池子,用來盛尿,估計方圓幾裏地,都不會有人蓋房子住了。

  “我買地,是用來種的。”宗舒說道:“大宋的命根子在農業,農業的命根子在糧食,糧食的命根子在土地。”

  “這麽說,你買地,是來種糧的?”

  徽宗奇怪了,梁師成買的這個地塊,花的成本是正常價格的兩倍多。這還可以理解,畢竟火柴是賺錢的。

  宗舒以這麽高的價格買下相鄰的地塊,居然隻是用來種糧食?

  種糧食,能賺幾個錢?

  “就是用來種糧的。太子殿下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所以,我們準備在城外找一個地方,種糧。”

  其實,買地種糧,根本不是太子所說,宗舒如此說,就是為了讓徽宗對太子增加好印象。

  果然,徽宗很是高興,少有地誇讚了趙桓幾句。

  “因為要種糧,所以莊主很是支持。我們買地的錢,隻有梁公公的三分之一。”

  宗舒一說出價格,徽宗“嘶”地一聲,捂上了腮幫子……牙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