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蔡家父子反目
作者:睢關      更新:2021-01-12 13:27      字數:2547
  “你是奸臣?我呸,就你那水平,就不要給奸臣丟臉了!”

  宗舒感到蔡修這廝有些不自量力。

  後世公認的“北宋六奸”,哪個都是一等一的高人,水平都是杠杠的。

  就蔡修這水平,剛考上進士,尾巴就翹到天上了,以為能和爺爺蔡京平起平坐了。

  居然自稱奸臣,蔡修,你這是給奸臣隊伍丟臉呐。

  還說什麽是陛下親封的奸臣,徽宗再怎麽昏庸,也不至於封這麽一個名號來玩。

  “宗少爺,我參加過會試,堂堂進士及等,怎麽就不能任國子監丞?”蔡修很是奇怪。

  國子監丞?不是…奸臣?

  原來如此,蔡修被陛下授予了監丞一職,宗舒卻聽成了奸臣。

  所謂的奸臣一詞,到元以後才出現。

  宋以前,把弄權誤國之臣,都叫做僭臣或佞臣。

  ……

  宗舒走出殿外,不由得惱怒起來,這段時間太忙了,連去青樓吃花酒的時間都沒有,平白無故地被趙楷耽誤了半天。

  趕回大宋科學院,宗舒又找到林靈素。

  經過宗舒在朝堂上的一通大吵大吼,剛剛做出的喇叭,變形了,失音了。

  為了做出喇叭,宗舒讓林靈素找了幾個人,專門給大家上了一節聲音的課。

  聲音的傳播主要靠振動,人的聲音主要是靠聲帶。

  講完基礎知識,宗舒又畫了一個草圖,這是做喇叭的核心部件:振膜。

  振膜材質有紙盆、塑膠、金屬以及合成纖維四種。

  紙盆振膜是最早、最常見的揚聲器振膜材質。

  做紙盆振膜,要先將紙漿倒入設計好的模具中,幹燥後再進行一係列的後續加工。

  這種振膜的聲音特性平滑自然。

  其缺點就是紙盆對溫度和濕度比較敏感,受環境的影響明顯,承受過數次極端環境變化後可能產生不可複原的形變。

  宗舒畫出圖後,模具還沒有來及做,林靈素就到紙坊訂做了特殊的紙張。

  是那種脆的白色竹紙,振動的效果較好。

  普通的宣紙,主要作用是消音,有振動也感覺不到。

  通過一層層竹紙的震動,就可以做出最原始的紙盆振膜。

  從瓷器作坊老馮那裏製作了一個喇叭,將紙盆振膜安在其中。

  這種喇叭,放大效率比起後世帶電池的喇叭,差得遠了。

  即便做出的這個喇叭如此原始,也足以讓眾人震驚。

  林靈素們也不難理解,這個喇叭,也就相當於人喊話時,雙手攏於嘴前的形狀。

  隻不過,這個喇叭多了一個紙盆振膜。就這麽一個小小的裝置,就可以將人的聲音擴大數倍。

  眾人都服氣了,國師的老師,就是不一樣,隨便搞一個東西,都能有驚人的功效。

  宗舒卻是十分不滿意,這喇叭,隻能讓古人驚掉下巴,放到現代,隻能讓人笑掉大牙。

  僅從材料上講,塑膠、金屬以及合成纖維現在還搞不出來。

  塑膠這東西,得從石油中提煉。

  想要喇叭擴音並且不失真,必須用上電!

  僅僅製作一個電喇叭,就得用上磁石、電感線圈。

  磁石倒是有,電感線圈也能製出來,大宋的銅工藝也相對成熟,在銅絲上塗上漆,多次烘焙就成了漆包線。

  最關鍵的,必須製作出蓄電池。

  就這麽一個小小的電喇叭,製作出來,需要的工藝和材料太多了。

  更不要說製作什麽簡單的直流發電機之類。

  宗舒認為,科技興國完全可以彎道超車。

  蒸汽機的發明,開啟了人類工業革命。不久之後,發電機的發明則是大大加速了工業革命的進程。

  就大宋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講,製造出蒸汽機的難度,要遠遠小於製造出發電機的難度。

  瓦特發明蒸汽機是基於水汽衝開了茶壺蓋子,是科學與技術的初次結合。

  而製造發電機所需要的材料、工藝並沒有超過蒸汽機,隻是發明發電機的原理更為複雜、更為抽象。

  發電機必須有最基礎、最底層的理論作為指導,如果不懂電磁感應理論,根本不可能造出來。

  隻要能造出來蒸汽機,那麽造發電機也不成問題。

  因為,宗舒明白理論,特別是電磁感應理論。

  那麽,可以一步到位,直接搞發電機。

  宗舒馬上著手,開始編寫《電學基礎》,自己親任教習。

  這一切,大宋科學院的儲備少之又少。說到底,還是人才太少!

  像蘇易這樣的人多了,大家就可以分頭攻關。

  招人!繼續招人!宗舒給林靈素下達了指標。

  同時,宗舒又命林靈素的玻璃作坊,作出幾樣東西,一個月之內交給他。

  交待完任務,太子趙桓忽然來了,陪著他的是侍講吳非。

  吳非見到宗舒就感慨不已,趙楷羅列了宗舒那麽大的罪名,並且這麽多的文官集中火力,對宗舒進行攻擊。

  而宗舒卻一點事都沒有,反而是把趙楷和幾十名官員罵得抬不起頭來。

  宗舒在朝堂上拿著一個形如吹針的東西,能夠擴大音量,正是這個裝備,幫助宗舒贏了一場嘴仗。

  這消息傳出來就變了味,坊間都在傳說,宗舒繼上場劫法場之後,拿著吹針,又一次大鬧朝堂。

  宗舒從紫宸殿裏出來之後,趙桓提出了建議,讓種師道任大名知府,讓宗澤任濮州知州。

  蔡京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北伐遼國失敗,罪責主要在童貫身上,但種師道自身也有很大問題。

  宗舒也說過,種師道太過自大,沒有把遼人放在眼中,導致種家軍各種應對失當。

  雖說是讓種師道任知府是一種降職,但這個大名府是大宋北境的門戶之城,非常重要,不能讓種師道來這裏。

  至於宗澤,年齡也很大了。

  再說了,宗澤當時是不滿於朝廷的對金政策,現在讓他出山,豈不是意味著朝廷政策有所變化?

  凡是太子提出的意見,蔡京都要反對,他是鄆王趙楷的堅定支持者。

  趙桓心中一歎,宗師就交待這麽一項任務,也沒有完成。

  正在沮喪之時,蔡攸忽然支持起了趙桓的提議,認為太子的提議非常對。

  蔡攸說大名府知府梁子美,這次在北伐過程中,與趙構和童貫沆瀣一氣,共同坑害種家軍。

  樞密院運來的軍用物資特別是碘伏,梁子美扣留了不少,導致種家軍一瓶碘伏都沒有。

  蔡攸和蔡京,這對父子,居然在朝堂上意見相左!

  當時,蔡京氣得臉色鐵青,別人反對他,倒是可以理解,而蔡攸,是他的大兒子,這不是公開內訌嗎?

  趙桓講到這裏,禁不住問宗舒,為什麽他提前兩個月就預測,蔡京和蔡攸一定會反目成仇?

  這件事情,林靈素也知道,宗舒當時說:在權力和利益麵前,誰都不淡定。

  蔡京和蔡攸,絕對會相互傾軋、反目成仇。

  現在看,宗舒當時提出讓蔡攸任樞密院事,根本不是在討好蔡家,而是給蔡家釘了一顆釘子。

  正是這顆釘子,讓蔡家這塊木板有了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