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 救命之恩
作者:睢關      更新:2021-01-12 13:26      字數:2496
  珠珠退了一步,低下頭,臉羞得通紅。

  “魏公公,我跟你,沒有仇吧?”

  魏公公傲然站立,對宗舒不理不睬。

  有武功,了不起啊?

  宗舒咕噥了一句,又歎一口氣,不得不承認,有武功,就是了不起。

  麻皮老太監的爪子如同老鷹一般,又硬又尖,一被他抓住,沒有絲毫反抗之力。

  徽宗和皇後在前麵走,後麵的大臣緊緊跟上。

  如果不是有牛皋等人護衛,如果不是光鮮的穿著,天再黑一些,這群人和逃難的流民沒什麽兩樣。

  看到宗舒和珠珠在那裏等著,從徽宗到大臣,突然有一種安全感。

  大臣們又回頭看了看通真宮,天已黑了,月亮升起來,慘白地照著下麵的黑洞,顯得格外疹人。

  剛才好懸!

  幸虧有宗舒帶著人打進去,否則,自己怎麽能逃得出來?

  如果宗舒進來勸大家走,大家根本不會走,除非是腦子缺根筋。

  隻要皇帝、皇後不走,就根本沒人敢走。

  今天如果不是宗舒帶人強行把皇帝、皇後帶出通真宮,恐怕所有前來賀壽的人都得葬身地下。

  剛剛大家還以為宗舒帶著武器是來逼宮徽宗、讓太子上位的,原來他真是來救駕的。

  逃出來的官員們基本上都被宗舒帶的人打了,但和性命相比,打一頓又如何呢?

  從現在看,當時誰阻止宗舒的行動,誰就是在自尋死路!

  但,當時,誰知道宗舒是來救人的?

  高俅看向宗舒,再望望通真宮的巨大黑洞,心中早已是驚駭莫名。

  作為禁軍的頭頭,高俅回顧了宗舒的做法發現,對徽宗采取強硬措施,這是最好的辦法,也是唯一的生路。

  如果宗舒今天晚上不耍橫,大宋的天真的塌了!

  如果今天晚上大家跑不出來,那可就是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慘劇。

  可以想象,京城遍地都是哭聲,四處飄揚的都是紙灰和白幡。

  高俅想到了這一點,徽宗當然也想到了,皇帝皇後與朝中重臣一夜之間消失不見,遼國、金國長驅進入,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如果不是宗舒,一場史無前例的國難,不可避免!

  就在剛才,徽宗非常惱怒宗舒的無法無天,這廝竟敢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把他和皇後搶出宮外。

  現在看,宗舒來的太及時了,采取的措施太果斷了。

  經過剛才的狂奔,蔡京和蔡攸再也撐不住了,一屁股坐到地上,像兩癱爛泥。

  大臣們忽然虛脫,紛紛歪坐到地上,再也不顧什麽斯文不斯文、體麵不體麵。

  徽宗雖說好一些,但劫後餘生的感覺讓他一陣眩暈。

  牛皋的手下馬上攙住徽宗,劉皇後緊緊抓住徽宗才不至於倒下。

  宗舒正想再拉珠珠的手,發現珠珠已經走向劉皇後,拉起了皇後的手。

  對宗舒所講的通真宮沉入地府,珠珠一直堅信不疑。

  因為對剛才的災難已有預料,珠珠反而顯得比旁人更加淡定。

  宗舒牽著驢走了過來。

  所有的目光都投過來,如同看到了妖孽!

  沉默,死寂般的沉默。大家都想到一個問題,宗舒,還是人嗎?

  當初,宗舒在東宮裏警告過蔡攸,說是通真宮的風水不好,不日將沉入地府。

  這話馬上傳開了,但是誰也沒有當回事。很明顯,宗舒這是在詛咒蔡家。

  為此,蔡京和童貫還就此問題在朝堂上,要求嚴懲宗舒。

  為了平息兩大權臣的怒火,徽宗還罰太子禁足一月,讓宗舒賠了萬兩白銀加禁言一月。

  今天,宗舒說了不少話,在通真宮裏大聲呼喊,明顯是違背了徽宗的旨意。

  但是,沒有人說宗舒抗旨不遵。為了救大家,宗舒冒著大不敬的罪名,把皇帝和皇後搶出宮外。

  如果今天通真宮不倒塌,宗舒豈不是犯了大罪?

  如果通真宮不下沉,自己和其他的官員們,是不是正在數落宗舒的罪過,並要求將其投入大牢?

  宗舒為了救大家的命,他也是拚上了自己的命!

  明明知道通真宮要塌陷,宗舒還帶著人闖進來,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

  想一想前一段時間,因為製造暖閣的事情,宗舒實行所謂的梯次定價,訛去了自己多少銀子!

  現在看,這些銀子算什麽?

  為了性命,哪怕是傾家蕩產又如何?

  這時,一位官員衝出來,到宗舒麵前深施一禮道:“宗少爺,活命之恩,銘記五內,如有差遣,萬死不辭。”

  有人帶頭,其他的官員也過來,朝宗舒施禮,說著感激的話。

  看著越來越多的人過來,宗舒馬上喊道:”大家不要感謝我,一要感謝珠珠殿下,二要感謝陛下和皇後娘娘。”

  “如果不是珠珠殿下找我,我根本不知道陛下和皇後娘娘來到了通真宮,更不知道蔡相公在這裏舉辦宴會。”

  宗舒倒是實話實說,如果不是皇帝皇後在這裏,如果不是珠珠哭求,他才懶得管呢。

  再說了,宗舒也不想得到蔡家的什麽好感。被一個奸臣聚集的家族感激,宗舒總覺得別扭。

  “如果不是陛下和皇後,那個,肯配合。如果陛下不出來,你們還出得來嗎?”

  大家立馬跪倒,山呼萬歲。

  徽宗的臉一紅,幹咳了幾聲,也沒說出什麽。因為宗舒是往他臉上貼金,這是硬貼啊。

  徽宗當時如果不是被牛皋擰了一下胳膊,怎麽肯讓他背出來?

  宗舒這小子到底是往他臉上貼金呢,還是打臉呢?

  “第三要感謝牛皋和他的二十八名勇士!如果不是他們冒著生命危險衝進去,後果我們都應該清楚。”

  “如果通真宮不沉入地府,牛皋和勇士們就是驚擾聖駕的死罪,說不定,現在,二十九顆人頭已經落地。”

  “所以,我們大宋需要的不是誇誇其談、舞文弄墨的文士,而是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敢於犧牲的勇士。”

  在場的官員們無一例外,都是文士,被宗舒一頓諷刺,居然也沒有生氣。

  想一想今天晚上,正是這群勇士,悍不畏死,救了他們。

  這世上有各種恩,天恩、君恩、師恩,還有救命之恩!

  毫不誇張地講,這群勇士,就是他們的恩公!

  一個官員帶頭紛紛朝身邊分散護衛的勇士們表示感謝。

  牛皋和其他二十八人,都出身行伍,身份低微,哪兒受過這種大禮?

  向他們施禮表示感謝的都是朝中大員!

  說到底,這些榮耀,都是宗少爺給他們帶來的。

  蔡京居然走到牛皋麵前說:“恩公,活命之恩,如同再造,您今後就是我蔡家的座上賓。”

  牛皋看向宗舒,對蔡京道:“蔡大人言重了,所謂活命之恩,在下實不敢當。大家能活著,全是因為我家宗少爺的提前預測和及時行動。”

  蔡京實在沒辦法了,皮笑肉不笑地對宗舒施了一禮,什麽也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