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原主的鍋她不背!
作者:絲鷺渡影      更新:2021-01-09 01:01      字數:2221
  第244章原主的鍋她不背!

  隔天,皇宮。

  王太後打定主意要給封寄月厲害瞧,完全沒有留餘地。

  對質現場,不僅將那位看似深情,為了封寄月不惜追到錦都來的劉數請了過來,還遍邀了一些誥命夫人。

  有關婦德後宅的事,這些人最有發言權,而這些事情,通過女人的嘴,也更容易流傳出去。

  王太後不光要拆散聶修瑾和封寄月,還要借助這些人的嘴,將封寄月弄得聲名狼藉,再無翻身的餘地。

  丞相府的王曼白自然也在其列,她和封寄月早有仇怨,哪怕是如今封璃兒已經進宮成了貴妃,也還記恨著封寄月。

  得了這麽好能踩封寄月的機會,她怎麽會錯過?

  封寄月冷笑,王太後抓到能打擊她和聶修瑾的機會,還真是不遺餘力啊。

  不過她是絕對不會讓王太後得逞的!

  麵對這等聲勢浩大的陣仗,聶修瑾不動聲色的握緊封寄月的手,低聲溫良如玉:“月兒,怕不怕?”

  “我行的正,坐得端,子虛烏有的事,為什麽要怕?”封寄月很自信,就算有,那也是原主做的,跟她有什麽關係?

  原主的鍋她不背!

  聶修瑾寵溺的點點她的小鼻子:“就你皮。”

  封寄月傲嬌:“皮怎麽了!”

  聶修瑾唇角微翹:“讓我歡喜。”

  兩人閑庭信步,仿佛根本沒有將即將開始的對質放在眼裏。

  王太後沒能看到兩人慌張的樣子,心裏憋了口氣,但想到他們或許是為了保全顏麵,故作淡定,又暢快了不少——等著吧,你們得意的時候,就趁現在了!

  “劉數,你看攝政王身邊的女子,是不是曾與你風花雪月,山盟海誓,互定終身的村姑封寄月?”

  被喚劉數的青年尖嘴猴腮,穿著一身文人青衫,卻不掩酸腐氣,看到聶修瑾和封寄月來了,做作的上前行了深深的揖禮。

  “草民劉數,見過攝政王,和諸位誥命夫人。”隨即抬頭,一臉激動的看向封寄月,甚至還情不自禁的向前走了兩步衝過去。

  “寄月妹妹,你不記得我了?我是你劉數哥哥啊,你忘了,我娘是村裏數一數二的穩婆,你生產便是我娘接生的。”

  “誰知道你娘命薄,隻有你活了下來,我娘好心,把你抱回家一起養,我們青梅竹馬,郎情妾意,若非你父親突然要你來錦都,咱們早就成親,娃都生好幾個了!”

  劉數突如其來的激動熱切,嚇了封寄月一跳,聶修瑾急忙橫步擋在封寄月麵前,瞪著劉數,不掩慍怒和威嚴。

  “說話就說話,離這麽近作甚。”

  劉數被嚇得一慫,縮縮肩膀,訕訕道:“抱歉,攝政王,我這不是見到寄月妹妹,太激動了嗎?”

  “激動就可以對著女子口無遮攔,連生孩子都說得出來嗎?”聶修瑾懷疑道:“你還口口聲聲說郎情妾意,別都是你激動得腦子不清醒時的臆想猜測吧。”

  “畢竟我家月兒貌美如花,聰明能幹,有許多追求者很正常,可將幻想當真,還嚷嚷得人盡皆知,辱沒我家月兒的名譽,就太過分了。”

  王太後見劉數萎了膽量,立即道:“攝政王這是在恐嚇劉數嗎?是臆想還是真相,不是憑你說說就能算的。”

  “劉數千裏迢迢追到錦都,情深義重,怎麽可能隻是憑借對王妃的妄想就有勇氣做到的?若是假的,那便是構陷皇親,劉數哪有這麽大膽子!”

  不待聶修瑾反駁,王太後便鼓勵劉數:“把你了解的王妃是什麽樣,一五一十的說出來,本宮和諸位誥命夫人,對王妃都不陌生,你一說,我們便能判斷你說的真假。”

  有了王太後支持,劉數眼珠一轉,底氣足了,趾高氣揚的繞到聶修瑾背後,直勾勾的瞅著封寄月。

  “瞧寄月妹妹這一身華服,若不是自幼與你一同長大,我都不敢認了,但你穿的再漂亮,也掩蓋不了你的鄉下土氣。”

  劉數得意道:“咱們那沒油水,你一直都最喜歡吃豬肥肉,走路畏畏縮縮,喜歡低著頭,不會刺繡不會化妝。”

  “有次村裏廟會,你用我娘的胭脂想把自己化得好看點,誰知道把臉化成了猴屁股,老實巴交,傻乎乎的,還差點被鄰村拍花子的人販子拐跑。”

  “最後腳崴了,還是我叫了牛車拉你回家,你腳疼得直哭,我采了點野草,假裝是止痛的藥草給你糊上,你才停止哭聲,這麽好騙,可笑死我了。”

  劉數開口說第一句話,周圍便陷入了一陣兒詭異的沉默,連封寄月都不例外,劉數以為是說出實情,讓封寄月羞愧的無地自容。

  卻不知道是從一開始,那些熟識封寄月的誥命夫人便覺得和封寄月對不上號。

  且不說封寄月從未表露過喜好肥肉,她走路什麽時候畏縮低頭過?

  隻要她想,憑她的氣質,足夠讓周圍所有人黯然失色,淪為背景。

  更遑論老實、傻這種形容詞了,豆腐店、月坊齋,越做越大,封寄月若是愚蠢,當初與她相爭的蘇芳若就不會死了。

  至於野草裝藥草……陸燃小大夫都喚封寄月“師父”,封寄月至少也能通一些醫理。

  種種證詞對照下來,要麽劉數是找錯了同名同姓的人,要麽就是在故意敗壞封寄月的名聲。

  劉數還想繼續再說,被聶修瑾強勢打斷。

  “夠了!”聶修瑾轉而掃視著那些誥命夫人,輕蔑道:“想必諸位心裏已經有公正判斷了,這場鬧劇,到此為止。”

  “趁著還沒波及損傷了我家月兒的名譽,諸位夫人應該不用本王教,也懂得如何製止謠言吧。”

  誥命夫人們戰戰兢兢,她們是聽說封寄月與別的男人勾三搭四,罪證鑿鑿,聶修瑾卻偏寵封寄月一意縱容,需要她們來警醒聶修瑾才來的。

  她們起先都是抱著針對封寄月來的,可眼見是封寄月被惡意中傷汙蔑,她們的立場就變得尷尬了。

  聶修瑾譏諷她們,她們也隻得生受著,老實照著聶修瑾說的去做。

  否則一旦有對封寄月不利的言論出現,聶修瑾肯定會算到她們頭上。

  攝政王的怒火,她們可承受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