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六)
作者:獨孤之葉      更新:2021-03-10 02:52      字數:2235
  按照常理,蜀山派傳承上古,按說不應該講忠孝節義,但入世傳承,卻沒有比這更合適的規矩了。

  所以,若是楊恪,上有長輩,又是武林正道,這為了父母安危,無論如何,也得走這一趟。

  裴矩的計劃,是沒有什麽錯誤的,隻是,楊廣這個人卻不一樣,那一封信,楊恪看過之後,就一掌拍成了碎屑。

  費盡心思,才有了這基業,再回隋都,那豈不是嫌棄活的太容易了嗎?

  更何況,他怎麽不知,他在外,此身父母方才能活,他若踏入隋都,以楊廣的狠辣,迎來的必將是雷霆一擊。

  雖然,六扇門將他吹上了地榜第三的位置,但是楊恪心知,自己並非真有此等偉力,楊廣不用出動天人級戰力,隻需要一位大宗師,楊恪就隻能落荒而逃。

  甚至,隻需要三五位宗師合力,楊恪也恐怕不敵。

  那些年的遊戲生涯,隻是補足了他的眼界,但是實力方麵,要知道,他在遊戲中的最高成就,還不如數月前的自己。

  遊戲經曆,隻是補足了他的根基,讓他如今,驟然成就宗師,也不至於根基虛浮,操控不了這份輕易得來的實力。

  隋都,楊恪是不會去的,除非,他貫通天地之橋,邁步大宗師至境,那時,可能會去隋都。

  但就是那時,楊恪估計,他也得謹慎,隋都之中,可是有天人鎮守,大隋執掌軒轅劍的那位,可是一直在太廟潛修。

  誰知,他和楊廣,有幾分交情呢?

  楊恪早就將那封信拋在了腦後,此時隻顧著在兩個師妹中間周旋,無雙溫婉,桂冰娥沉靜,兩人的這般性格,也導致了,兩人若是有什麽煩愁,多是壓在心頭。

  雖然這個時代,是一夫多妻的時代,但是楊恪卻隻覺得心累,旁人觀之,隻會認為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卻不知,但凡女子,天生喜好拈酸吃醋,對此,楊恪也是無力。

  ……

  江湖中人,不知楊恪沉迷於閨閣之中,隻為這地榜第三排名震驚。

  嶽不群夫婦前不久告別之後,離了蜀山,兩人一在外耽擱時間也久了,一路也就帶著弟子,直回華山,輾轉路過漢中,卻被佟伯達早早迎著。

  這次,嶽不群態度也稍好了一些,實在是衝著佟承疇的麵子,當然,這也是衝著佟承疇背後的蜀山派。

  “佟老英雄,此番見了令郎,方知虎父無犬兒,佟師弟拜師蜀山,有此際遇,未來江湖名俠,當有其名。”

  嶽不群這話,說的也是真心實意,楊恪遠行之後,佟承疇往來,恭謹仍舊如常,兩月時間,未有一絲懈怠,隻這性情,就十分難得了。

  隻要不入歧途,正道玄門,武功循序漸進,隻要保持如此毅力,十年之後,就當有所成,三十年後,就定當成就江湖名俠。

  當然,這是嶽不群的估計,江湖風浪凶險,誰也不知,會不會中途夭折。

  “嶽大俠謬讚,犬子性情頑劣,能入蜀山門庭,當是蜀山楊掌門恩賜,犬子以後若有一二成就,都是得益於蜀山教訓……”

  佟伯達是十分的謙遜,按說他的性情,不該如此,就是以前見衡山掌門,也隻是平常論交,又豈會伏低做小。

  那是拜見武當張道長,才會如此。

  嶽不群也正詫異,就聽佟伯達此時說著:“楊掌門此番名列地榜第三,吾也當拜訪祝賀,不知楊掌門喜愛何物?”

  聽到這個消息,嶽不群就感覺挺突然的,怎麽前不久,大家還是稱兄道弟,怎麽你就一枝獨秀了?

  雖然見識過楊恪,飛劍誅俘血衣樓的堂主,已經將楊恪的武功盡可能的高估了,但是名登地榜,還是第三,嶽不群還覺得,這真的不是戲言?

  待佟伯達說出楊恪的戰績,聽聞楊恪竟然力抗邪王,嶽不群沉默了,回憶著那個少年,此時,想起那衝霄的劍氣,如此之力,也當有幾分可信。

  “楊師弟性情寡淡,蜀山傳承萬年,自有豪富,佟老英雄,心意到了,我想楊師弟不會在意的。”

  嶽不群隨意說了幾句,就提出了告辭,實在是這消息讓他心神震動。

  要知曉,他都未曾名登風雲譜,甚至,以他的年歲,未來恐怕也沒有什麽機會。

  人榜年齡超限了,地榜那些人物,就是全部中道崩殂,恐怕也輪不到他。

  ……

  武當,一處藥房外,幾個大男人麵色慌亂,聽著裏麵沉悶的慘呼聲,都坐不住,起來走動著,不時望向屋內。

  “何必如此,有此神藥,足以接續經脈,再有雲長老親自傳功,重塑根基,老三定然無事。”

  一旁,正在蒲團上盤膝打坐的一名白眉老道,忽然睜開眼來,斥責著眼前的幾人。

  老道自然是張三豐,雖然斥責著幾個不穩重的徒兒,但他自己,不時掃向藥房的目光,也知他心中,恐怕也是十分掛念。

  正說話時,外間忽然衝來一人,奉上一張紙來,說道:“見過師公,師伯、師叔,有六扇門飛鴿傳書,師公請看。”

  接過那張紙,張三豐一眼,就看清所有的字,這時,他眼目卻是一厲,稍後卻是閉上了眼睛,睜開眼來,說道:“鬆溪,你將此送往冒長老處。”

  張鬆溪聞言,心不甘情不願的接過,三哥正是關鍵之時,他還要等待結果,隻是師命難違……

  接過那張紙,他低頭掃了一眼,他“啊”的一聲,停住了腳步。

  其餘幾人,都好奇的看向他,隻是有穩重的,壓住了心中的好奇心,也有個少年,此時卻跳到張鬆溪身旁,探頭瞧去。

  “蜀山派楊恪,戰平邪王石之軒,名列地榜第三……

  咦,四叔,這不就是那個送藥的小子嗎?”

  “青書,豈能對恩人如此稱呼?去閉關三日!”

  那少年,話剛出口,就知不妥,果然,聽到了一聲斥責,他看向端坐的師公,和幾個師叔,卻沒得到什麽回應,隻能依依不舍的離開此間。

  他離開了,剩下的幾人,心情各異,剛才斥責那少年的,是他的二師叔俞蓮舟,也是如今武當的執法長老。

  等少年離去,就有人開口說道:“這位楊掌門,如此年紀,就揚名江湖,武道之路,恐怕會有幾分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