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教訓
作者:瘦子廢物      更新:2021-01-07 04:25      字數:3273
  與鄭陽合作的各大商戶當家人,都覺得這個報刊有銷路,如果百姓沒錢的話,銷路會不好,但是隻要百姓有錢了,生活慢慢的變好,報刊裏的內容又非常的吸引人,那麽很多百姓都會購買一份。

  特別裏麵的很多詩詞歌賦,對一些士紳來說,絕對是非常感興趣的。

  他們看到政治版塊,對於新稅收,他們早就接受了。

  不過這次的新稅收,直接給收入沒達到標準的百姓,免除了所有的稅賦,相信這件事情傳播出去後,一定會引起巨大的轟動。

  這是一件利民的好事情,百姓知道了,一定會非常的高興,那些還沒有實行新稅的州郡,應該也沒有什麽意見,畢竟新稅收要比以前更好,有了起征點,人們要是賺的不多的話,就不用再交稅了,壓力小了很多,隻不過賺的越多的,交的稅就要更多,對於賺錢比較多的人來說,不是特別爽。

  鄭陽之所以要免除收入不達標準的百姓的稅賦,除了是為了減輕百姓的負擔之外,也是為了避免有些商戶煽動百姓,來反對自己的新稅收。

  百姓都不用交賦稅了,這是大好事,自然不會有什麽意見,有些大商戶想煽動百姓來反對鄭陽的新稅製度,百姓才不願意跟著他們幹,不僅不會跟著這些大商戶的當家人幹,說不定還會把這些大商戶當家人的商鋪給砸了,免除稅賦是一件好事,這些大商戶的當家人竟然想反對天子製定的新稅,這不是等於砸了他們的飯碗嗎?

  整個天下最多的就是百姓,凡是敢與百姓為敵的,都隻有死路一條。

  和鄭陽合作的大商戶當家人,都叫人來運走了他們這次要帶走的報刊。

  時間隻是過去了一刻鍾而已,長沙郡的百姓,就已經有不少人得到了大漢新聞社出版的報刊。

  可見和鄭陽合作的大商戶當家人,做事的速度非常快。

  尤其是吳氏布莊的當家人,現在生意做的非常大,非常廣,手下的員工也非常多,所以能夠快速的將鄭陽的想法實行到位,率先在長沙郡把大漢新聞社的報刊逐漸的推廣開來。

  運往其它州郡的報刊,也讓送貨的員工帶去了自己的分店那裏。

  和他們合作的一些小商戶,也得到了他們的聯係,幫忙銷售大漢新聞社出版的報刊,所以不愁銷售地點。

  得到了大漢新聞社發行的報刊的百姓,在觀看報刊裏的內容後,直接投入了進去,因為報刊裏的內容實在是太吸引人了,畢竟這個時代沒有什麽其它的娛樂方式,看報刊也是一件新鮮有意思的事情。

  能夠通過報刊了解到那麽多的事情,可以滿足很多人心中的八卦之火。

  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一樣,八卦之心是不可能沒有的。

  當百姓得到了那麽多保存食物種子,還有種植食物的方法後,連忙將這件事情到處傳播了出去。

  得到了大漢新聞社的報刊的,就像是得到了一個隻有自己才有的法寶,把人們不知道,隻有自己才知道的事情告知出去,非常的得意,有榮耀感。

  隨著得到新聞報刊的人越來越多,大漢新聞社的名氣也傳播了出去。

  重要的是報刊裏麵的內容,很多百姓都非常的感興趣。

  農民最關注的就是農業,現在他們都知道有紅薯、土豆,玉米之類的食物,而且也已經嚐過了,非常的美味,他們肯定都想多吃一點點。

  現在知道可以自己種植,而且大漢新聞社的報刊裏麵寫了種植的方法,他們都想自己種植一點,自給自足。

  而且報刊裏麵說了,紅薯可以長久保存,這個對他們來說是最感興趣的,隻要能夠長時間的存放,那麽他們就不怕食物會壞掉,收成多的時候可以儲存,不一定非得把所有的糧食都用完,那麽在糧食收成不高的時候,就不用餓肚子了。

  就連很多大商戶當家人和士紳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非常的感興趣,連忙叫府中的下人也去免費領取一份報刊,進行觀看。

  這不看還好,一看他們也上癮了,原來最近出售的紅薯、玉米、土豆等,有這麽多的好處,而且產量比稻米都要高很多,而且容易存活。

  這麽說來,以後可以大麵積的種植紅薯玉米土豆之類的,解決一些食物上的問題。

  而且報刊上也寫了,不會自己保存食物種子的也沒有關係,可以在大漢種子鋪購買,非常的便宜。

  大漢種子鋪就在大漢農業部門的旁邊,所以非常的容易找到。

  而且報刊裏麵也說了,大漢種子鋪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完全普及開來,讓每一個百姓都能夠在當地買到,不一定要到大漢種子鋪來購買。

  有一些腦袋靈活的,在上麵看到了商機,這些食物的存活率非常高,而且產量也比現在的稻米高,種植這些東西的人肯定非常多。

  如果他們和大漢種子鋪合作,從那裏拿貨,然後去各地銷售,豈不是能夠賺到很多的利潤?

  而且,大漢種子鋪的稻種也有明確的介紹,大漢種子鋪的稻種,比普通的稻米產量高出三四百斤。

  這個數量差點嚇到了所有的人,因為如今的人們最缺少的就是糧食,雖然現在的糧食已經得到了一些解決,並且糧價已經降下來了,但是市麵上的糧食仍然不多,種類也不夠。

  如今大漢農業成功種植出了新型的稻穀,還有紅薯、玉米、土豆等,當時請百姓幫忙收割這些食物的時候,可是都親眼見證過的,產量非常的高,都是得到過證實的東西。

  其實得到大漢農業種植出來的各式各樣的食物,並且得到了證實,而且產量非常高的時候,其實就有很多有錢人家想大範圍種植了。

  就連普通百姓也想種植一些大漢農業種植的東西,隻可惜他們沒有種子,也不知道這些吃的東西要怎麽種植,怎麽打理,所以隻能夠流著哈喇子看著,而不能親自栽種。

  現在大漢農業通過大漢新聞社的報刊將新型稻穀,還有紅薯、玉米、土豆等的保存方法和種植方法都報道了出來,百姓沒有了不解的地方,都可以去購買種子,開始種植了。

  因為隻有報刊裏才有關於這些食物的種植和打理方法,所以去領取報刊的百姓越來越多。

  也有人在得到報刊後,主動將裏麵的內容傳播了出去,並且跟百姓講解,也就解決了有些百姓不識字的問題。

  看不懂字,至少聽的懂。

  大漢新聞社報刊的政治版權,也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得知了以後要免除所有賦稅的百姓,都高興的不能自己,欣喜若狂。

  至於達到了交稅標準的才用交稅,百姓直接將這一點無視了,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永遠都不可能達到這個標準,所以永遠不用交一點的稅。

  確定了這個消息的百姓都在山呼萬歲,如果不是當今天子管理了這裏,他們永遠不會有免除賦稅的好事,對鄭陽的支持率,達到了最高點。

  三天後,鄭陽控製的兩個州郡,都有人得到了免費的報刊。

  有些人本來是得到了免費的報刊,但是也有些人非常的想要得到,隻可惜沒有貨了,這些人都是有錢人,所以在一些得到了免費報刊的人手中,花錢買了一份報刊。

  本來是完全免費的報刊,竟然也有人從裏麵賺到了錢,這都是因為報刊裏麵的內容太過轟動的原因,吸引了很多人的興趣,要是不買一份觀看,欲罷不能。

  大漢新聞社的名聲,可以說是在這幾天的時間內,徹底的打響了出去。

  因為這個時代沒有人做這種生意,給人們增加了娛樂方式,印刷報刊的紙張,對於這個時代來說,也屬於非常先進的產品,可以說,不管從報刊的哪個方麵,都非常的吸引人們的興趣。

  一些大商戶的當家人,有些賺錢多的,對朝廷的新稅充滿了怨言,不過看到所有的百姓都表示支持,他們隻能夠妥協下來,不然的話,他們還能夠跟所有的百姓為敵不成?

  當時沒有和鄭陽合作的大商戶當家人,都沒有想到大漢新聞社的報刊,竟然會引起這麽巨大的轟動,如果正式銷售的時候,也有這麽多人購買的話,利潤肯定非常的豐厚,雖然單份報刊的利潤非常低,可要是買的人多了,所有的利潤加起來,賺的錢就會非常的高。

  不過梅氏陶業的當家人等等,並不著急,大漢新聞社的報刊能不能夠真的賺到錢,還待兩說,現在隻是不要錢,才有那麽多人領取,等下一期銷售的時候,就絕對沒有那麽多的人關注了。

  大漢新聞社的報刊,每七天發布一期,做為大漢新聞社總負責人的馮原,也在用心的管理大漢新聞社,讓每個員工都能夠待到合適的崗位上,充分的發揮出來他們的潛力。

  報刊的銷售,也要統一下來,比如下期的報刊可以提前印製出來,讓各大商戶的當家人把貨物全部拿走,然後再統一一個時間點開售,這樣的話,就不會有人先拿到貨,有人晚拿到貨,至於要立即報道的消息,可以加印報刊,及時出售,並不會影響重要消息的及時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