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斬首
作者:瘦子廢物      更新:2021-01-07 04:25      字數:2331
  劉表的大兒子劉琦的府中,也得知了自己父親病逝的消息。

  沒有人來通知他,是他府中的下人,看到荊州的一些文官武將都在行動,打聽到了荊州之主劉表病逝的消息,然後轉告給了他。

  劉琦得知自己父親病逝的消息後,嚎啕大哭,正準備帶著自己手下的人去見自己父親最後一麵。

  沒有人來通知他父親病逝的消息,擺明了是蔡瑁搞的鬼,他不能夠坐視不管,要跟蔡瑁拚了。

  不過就在劉琦要帶著人出府之時,鄭陽派來的士兵匆匆的趕到了這裏。

  這是這個士兵的另一個任務,在宣讀了聖旨後,不要立即離開漢壽,而是在劉表大兒子劉琦的府門外盯著,如果劉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危險,或者立即想去找蔡瑁拚命,這個士兵就要出去阻止,和劉琦曉以利害,勸對方先離開漢壽,帶著手下的人前往其它郡城,和蔡瑁分庭抗禮。

  劉琦沒想到天子派來宣讀聖旨的士兵竟然來了,還沒有離開漢壽。

  畢竟是天子手下的人,他隻能夠接見。

  劉琦忍著心裏的悲傷,看著鄭陽手下的士兵道:“使者可還有什麽事嗎?”

  鄭陽手下的士兵對著劉琦行了個禮,道:“陛下覺得公子人品貴重,比二公子劉琮更適合統領荊州,那樣荊州的百姓,才能夠過上好生活,但是二公子劉琮,還有二公子劉琮的舅舅,還有他的母親不一定高興,所以要屬下在這裏盯著,一旦發生什麽情況的話,就要我勸大公子離開。

  陛下要我告訴您一句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聽了士兵的話,劉琦突然冷靜了下來,對啊,現在去找蔡瑁拚命,無異於以卵擊石。

  他看著眼前的士兵道:“那我該怎麽辦?現在整個荊州基本都被蔡瑁控製,我能夠逃到哪裏去?而且我若是逃走了,豈不是永遠不能殺了蔡瑁報仇?”

  士兵道:“陛下早就替公子想好了策略,如果蔡瑁不聽從旨意,真的想造反的話,公子現在不是蔡瑁的對手,不如先逃往江夏,到時候和陛下合兵一處,對付蔡瑁這個犯上作亂之人,也方便很多。”

  劉琦想了想,覺得這個方法不錯,點頭道:“好,我現在就去召集手下的兵馬,離開漢壽。”

  “嗯。”士兵點了點頭:“屬下也要回去跟陛下複命了,等公子到了南陽郡,陛下一定會親自出城迎接您的。”

  鄭陽派來的士兵匆匆離開了,劉琦也讓手下趕緊去收拾行李,然後帶上了手下所有的兵馬和親信之人,逃離了漢壽。

  蔡瑁在宣布了荊州之主的歸屬後,見到沒有人不滿,離開了劉表的住處,親自帶著人去追殺劉表的大兒子劉琦,隻可惜他到達劉琦的府中後,劉琦已經跑了,讓他隻能作罷。

  現在劉表死了,次子劉琮繼承荊州之主的位置,荊州還有很多的事情要處理,他不能夠離開刺史府,還有很多的事情要處理,必須留在這裏坐鎮。

  至於劉琦,隻能以後再找個機會去消滅對方。

  時間過的很快,不知不覺的又是一天的時間過去。

  鄭陽派出去的士兵還沒有回來,鄭陽安排在漢壽縣的探子,就先一步將荊州刺史府的消息送了回來。

  劉表病逝了,蔡瑁並沒有遵從聖旨,假造了劉表的遺囑,說是讓劉表的次子劉琮繼承荊州之主的位置。

  劉表病逝的消息,沒有第一時間通知劉表的大兒子劉琦。

  現在劉琦帶領著兩萬多兵馬逃往了江夏,蔡瑁想要殺了劉琦,沒有成功。

  現在荊州徹底大亂了,劉琦的兵馬雖少,但是也可以和蔡瑁分庭抗禮,不會那麽容易被消滅,蔡瑁也不敢當著荊州所有百姓的麵,帶著大軍去剿滅劉琦。

  而蔡瑁說是劉表的遺囑,讓次子劉琮繼承荊州之主的位置,並沒有遵從聖旨,這是謀反。

  哪怕這是劉表的遺囑也沒有用,違背聖意就是造反,是為不忠。

  鄭陽微微一笑,看著坐在左手下方的荀彧說道:“我們的計劃成功了。”

  雖然這個計謀有點陰險,但是很有效果。

  而且蔡瑁本來就不是一個好人,劉表隻怕是被他弄死的也不一定。

  現在讓蔡瑁把狐狸尾巴暴露出來,才好將他消滅。

  荀彧對著鄭陽拱了一下手:“陛下,荊州的錢糧多半存於江夏,陛下讓劉琦逃往江夏,是個明確之舉,剩下的隻要陛下和劉琦合作,拿下荊州的各個郡城就行。”

  “嗯。”鄭陽信心滿滿的點了點頭。

  蔡瑁雖然害死了劉表,讓劉琮繼承荊州之主的位置,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服他。

  蔡瑁沒有劉表那麽得人心,荊州不是鐵板一塊,尤其是劉琦和蔡瑁分庭抗禮,有劉琦的支持,荊州的兵馬肯定不敢集合起來攻打自己。

  如果要鄭陽對劉表出手,一是出師無名,二,不是對手。

  因為隻要劉表在,蔡瑁又支持劉表的意思,那麽荊州就是鐵板一塊,鄭陽想占領整個荊州,根本就不可能。

  可是劉表死了就不同了,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蔡瑁,而大公子劉琦也是被很多荊州百姓支持的,荊州無法使出最強大的實力來攻打自己,或者阻擋自己,對自己造不成太大的傷害。

  兩天後,鄭陽接到了劉琦到達了江夏,占據了江夏的消息,頓時鬆了一口氣。

  劉琦是劉表的兒子,有他的支持,自己更容易占領整個荊州。

  最重要的是,劉琦的手下有不少兵馬,隻要他們合作,打敗蔡瑁沒有一點問題。

  與此同時,鄭陽還得到了兩份不好的情報。

  占據了江淮地區的袁術,還有江東孫策,都在帶領大軍往荊州方向趕來。

  他們沒有得到任何的聖意,就趕來荊州,不是犯了欺君大罪嗎?

  自從鄭陽從董卓的手中逃出來後,曆史已經改變了,畢竟當下的情況不同,以前可能有利的事情,現在變的不利。

  各路諸侯自然不會做不利的事情,而是決定先做有利的事情。

  荊州劉表死了,蔡瑁和大公子劉琦鬧矛盾,荊州的局勢並不穩定,即將四分五裂,對占據江淮地區的袁術,和江東孫策來說,現在是占領荊州地盤的最好時機,自然不願意錯過這個機會。

  “陛下。”荀彧也聽了士兵匯報的情況,看著鄭陽說道:“陛下應該立馬擬兩份聖旨,分別去宣布給袁術和孫策,讓他們立即退兵,否則就是想謀反,不管能不能夠嚇退們,總要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