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掌櫃
作者:瘦子廢物      更新:2021-01-07 04:24      字數:2212
  他把房間裏的織布機好好的排列了一下,整潔有序,看起來才讓人有一種舒服的感覺。

  機器的事情搞定了,現在就等織布的原材料和工人到來,就可以正式開工。

  他在這裏忙活了一天,幫忙結算原材料等等,全部堆到了堆放原材料的庫房裏麵。

  次日,大漢布莊的工廠正式開工了,有女工負責織布,有人負責染布,非常的忙碌。

  雖然存放成品布的倉庫裏,還有很多鄭陽在商城係統買的成品布,但是銷路徹底打開後,這些存貨肯定是不夠的。

  而且南陽郡的四大布莊以後都在他這裏進貨,取貨量肯定非常大,所以工人必須努力的生產布料才行。

  大漢布莊進入了井然有序的運轉之中後,鄭陽又當起了甩手掌櫃。

  現在各大布莊和布店都降價了,百姓們可以選擇到各個布店買布,不用再特地跑到大漢布莊來,一下子客流量減少了不少。

  當然,鄭陽的錢並沒有少賺,商城係統的積分也在不斷的增加。

  鄭陽準備關閉布店,以後隻生產布料,因為繼續賣布的話,肯定不能夠比各大布莊和布店便宜,否則的話,就要讓別人沒有飯吃了。

  賣的太貴,又怕讓百姓對朝廷有意見,所以鄭陽隻能夠關掉布店,至於布店的服務員,因為都是讀過詩書的女子,會算賬目,所以全部留了下來,主要的任務是負責統計原材料的進貨量,還有每個月的布匹出貨量,每個的支出和收入,還有盈利等等。

  這也是一個龐大的工作量,不會讓布店的服務員失去工作。

  荀彧現在是對鄭陽佩服的不得了,把糧價、布價的價格全部壓了下來,並且讓南陽郡的所有人都接受了新鈔。

  南陽郡的一些經營其它生意的人,有人主動選擇降價,雖然鄭陽沒有要求他們這麽做,但是這些商人怕鄭陽也開一個一樣的店打壓他們,所以主動降價了。

  “上次還有一些販賣私鹽的,有沒有降低鹽價?”鄭陽看著荀彧問道,幾天前,他曾讓荀彧派人去盯著南陽郡各大鹽鋪的動靜。

  在這個時代,鹽、鐵一般都是由國家控製,但是自從董卓進京,控製天子,禍亂朝綱,導致天下大亂後,整個天下便亂了,有人開始鋌而走險,也沒有官府管理等等,所以鐵商,鹽商出現了很多。

  這些鹽商、鐵商,肯定是知道自己犯了法的。

  鄭陽之所以不管他們,是因為在後世,鹽價非常便宜,而且商城係統裏的鹽價也不高,所以就懶得管了。

  至於一些鐵商,鄭陽的確有整頓的想法,但是需要慢慢的來,不能夠急功近利,如果一件事情還沒有解決,又出現了另一件事,可能會導致整個南陽郡大亂。

  這些大商人的勢力可不弱,影響力非常大,要是在暗中造勢,絕對讓鄭陽頭疼。

  所以鄭陽的計劃就是先拉攏人心,到時候就算有人和自己作對,也沒有百姓跟著他們幹,那麽自己要實行新政,或者新稅,新法律之類的,就會方便很多。

  荀彧對著鄭陽說道:“在下一直派人盯著各大鹽鋪的消息,不過沒有哪個鹽鋪降價,自從天下亂了後,出現了很多鹽商,也沒有人管理,便成為了常態,而鹽又是必需品,價格居高不下,所以沒人肯降價,也沒人接受新鈔。”

  鄭陽說道:“看來得治治他們了,那就讓他們做不了這門生意好了。”

  荀彧愣了一下,道:“陛下打算怎麽做?”

  “老規矩,開鹽鋪,打敗他們,這次我賣的鹽價格更低,隻需要一文錢一袋。”

  “啊?”荀彧傻眼了,他可從來沒有看見陛下有進鹽回來,倉庫裏好像也沒有鹽啊?

  所以他以為鄭陽是準備動用兵馬,把這些販賣私鹽的鹽鋪都給查抄了,沒想到還是老規矩,要開鹽鋪打垮對手。

  鄭陽當時要開布店的時候,他也是表示懷疑,因為覺得鄭陽不可能有那麽多存貨,但是最後做到了。

  難道太守府的鹽也有很多存貨?

  現在看來,也隻有這個可能性了,因為他知道天子不傻,如果沒有把握的話,絕對不會說出這種話。

  不能因為天子年幼,就低估對方。

  鄭陽看著荀彧說道:“荀彧,你幫我去調查一下苑縣有哪家店鋪的掌櫃生意不好,但是人品貴重的,你把他請來見我,我要重用對方。”

  “喏。”荀彧拱了下手,連忙安排人去辦事了。

  鄭陽想多扶持起來一些低層的群眾,至於那些生意好的商人和士紳,本來就很有錢了,繼續扶持起來,隻會讓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鄭陽現在要做的就是多扶持起來幾個窮人,讓他們變富,並且解決更多人的就業,讓百姓的生活變的更好。

  兩天後,大漢鹽鋪成立,將要在次日賣鹽,隻要一文錢一袋的消息,通過太守府邸外的告示傳播了出去。

  現在太守府門外不賣糧食了,但很多百姓都會經常來這裏看看,因為當今天子要做什麽事業,都會在太守府外的廣告牌上貼公告告知,也會派士兵出去傳播這個消息。

  當百姓知道當今陛下要開鹽鋪的時候都欣喜若狂,因為陛下每次賣的商品都非常便宜,這次果然也是如此,鹽價隻要一文錢一袋,一袋足有半斤。

  半斤鹽,隻要新鈔的一文錢,相當於比市場上的鹽價便宜了三倍,這已經不是市場半價了,而是要更加便宜,足以讓南陽郡的所有百姓瘋狂。

  不過大漢鹽鋪賣鹽,還是老規矩,每家每戶每月頂多買兩袋鹽,若是有人動歪腦筋,想辦法囤鹽的話,誅九族。

  鹽不同於布料,現在的產鹽量是不高的,遠沒有生產布料的原材料方便。

  而且布料隻要投入織布機和顏料,就能夠生產出質量更好的布,不用經常在商城係統購買。

  食鹽則不同,在沒有發現鹽礦之前,不能夠隨意大量的出售。

  雖然賣鹽也可以賺積分,但是東漢那麽大,有些商人會大量買鹽,去外地賣,那麽鄭陽永遠無法占領南陽郡的市場,除非鹽的產量能夠大到給整個東漢十三州供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