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勾踐滅吳(下) (魯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春秋第二百五十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6-28 09:09      字數:3827
  魯哀公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越國的軍隊已經是攻入了吳國的境內,戰鬥進展的非常順利。越國勾踐和吳王夫差在五湖地區擺開陣勢進行最後的決戰,越軍士氣高昂,吳國連戰連敗,最終吳軍大敗,越軍繼而大舉圍攻吳國國都,幾番血戰,城門失守,越國攻破了吳國的首都。這可是吳王在首都城內時的勝利,之前的兩國交戰,或者是在野外交鋒,或者是趁著吳王不再首都時的攻占,都沒有這次勝利的意義重大。

  ??下麵我們借著《吳越春秋》的部分記載,說說夫差的狼狽相:

  ??越軍攻占吳國首都後,吳王夫差一看大勢已去,就帶著部分的隨從逃跑出首都,狼狽逃竄,連續奔命,不顧吃喝的跑了三天三夜,終於跑到了現在的餘杭山麓地區。

  ??此時的夫差,鞍馬勞頓,忙於奔命,已經是餓的兩眼昏花,饑不擇食了,什麽國王的身份,什麽高貴血統,都頂不住饑餓的折磨。於是,夫差就讓人當場在道邊找了一些生的稻子飽腹,並趴在路邊水溝內喝水。

  ??夫差吧嗒吧嗒嘴問左右:“我們吃的這是什麽東西,怎麽這樣難吃?”

  ??左右隨從說:“大王,這是生的稻子。”

  ??夫差感歎說:“這就是當年公孫聖說的‘得不到煙火煮食,慌張的奔跑’的意思吧。”俗話說: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亡,其言也善!夫差提到的這個公孫聖,就是當年和伍子胥一起堅決反對釋放越王勾踐的人。現在勾踐帶人來滅吳國了,所以夫差又想起了這個人。

  ??左右隨從說:“大王,現在別感慨了,趕快吃飽了,我們繼續趕路,前麵就是胥山了,到那裏我們可以暫時的隱匿,等待複仇的時刻。”

  ??於是,他們繼續逃跑,走著走著,路旁又發現有一些熟透的生瓜,吳王就拽了幾個下來,隨口吃了,但是吳王很疑惑,現在的季節是冬季,怎麽會有熟透的生瓜還掛在樹上沒有采摘,就問道:

  ??“現在是冬天,怎麽會有熟的生瓜,而且路過的行人,怎麽不去摘取食用,這是怎麽回事兒?”

  ??左右說:“這都是糞種之物,人都不願意食用。”

  ??夫差很好奇就問:“什麽是糞種之物?為何不食?”

  ??左右說:“盛夏的時候,人食用生瓜,然後在道路旁邊排泄,這個生瓜的子,隨著糞便掉入土中,繼續生長,用秋天的惡露滋潤,所以,人們一般不食用。”

  ??吳王就說:“這就是伍子胥說的‘不食’的東西吧。”然後夫差對伯嚭說:“我殺了公孫聖,又要投奔胥山之巔避難,這讓我想起了這兩個被殺的忠臣,也讓我感到十分的慚愧,我心裏很難受,我不想走了。”

  ??吳王夫差在此時,想起了當年的兩個忠臣,還有忠告,現在真是後悔死了,臉上真的太慚愧了,思來想去,覺著羞愧難當,就沒有逃生的欲望了。

  ??伯嚭勸解說:“大王,死與生,敗和勝,都是天命,何必羞愧,何必回避呢,走吧,別矯情了,活著才是硬道理。”

  ??夫差說:

  ??“對,但是我也不知道現在的天命對我是怎樣安排的,這樣吧,我們到山前,嚐試著呼喊‘公孫聖’的名字,如果公孫聖在的話,就能回答。”

  ??於是,吳王站在餘杭山山穀,和大家一起,對著幽深的山穀,高喊三生“公孫聖,公孫聖,公孫聖”。喊聲傳到山穀中,不一會兒,在山穀的深處,也傳來了三生“公孫聖,聖,聖”的回應。夫差高興的感歎到:

  ??“看來公孫聖就在這裏,他回答我了,我不能回國了,我要和公孫聖世世代代的在這裏了。”說完,夫差就不再走了,隨從們怎麽勸都不行,他們停了下來。

  ??很快,越軍的追兵上來了,看到夫差這些人,很自然的就把他們給包圍在了這裏,然後等著勾踐等人上來,看看如何處理這個事情。

  ??越國的大臣文種和範蠡都在軍中,也跟著勾踐一起追擊夫差,到了這裏一看,夫差被圍在了中間,他們就準備用弓箭射吳王,文種高喊道:

  ??“上天蒼蒼,若存若亡,越君下臣,文種拜王:

  ??當年上天以越國賞賜給吳國,但是吳國不肯接受,所以上天就反其道而行之了。勾踐尊敬上天,得到從吳國返回,現今上天要回報勾踐,我們隻能是尊敬的接受,不敢忘記和懈怠。

  ??之所以會這樣,都是因為吳國有六個過失,讓我來說說:1,殺戮重臣伍子胥;2,不采納公孫聖的建議;3,伯嚭貪婪奸佞;4,齊國、晉國無罪而遭吳國征伐;5,吳、越近鄰,風俗相同,吳國無端伐越;6,越王被吳國俘虜,應該斬草除根,但吳國釋放回國,不從上天之命。”

  ??旁邊的越王勾踐一聽,文種說話一套一套的,而且還說了很多的依據,心裏非常的高興,打消了殺掉夫差的顧慮,馬上說:

  ??“我一定遵守上天的命令,這樣行不行?”。

  ??翻譯意思就是:上次,你夫差應該弄死我,但沒有弄死我,這是不遵守上天的命令,這次,我一定會弄死夫差,這就是遵守上天的命令,古代人的神邏輯,很有意思,說白了,其實也就是一種借口吧。

  ??文種看著勾踐說:

  ??“越王,你現在身上披著有五種霞光的聖衣,佩戴者每步走路都會發光的寶劍,握著戰勝敵人的長矛,瞪著大眼睛斥責敵人,你說,能不能行。”

  ??越王勾踐說:“很好,我能行。”

  ??於是,勾踐就要求夫差自殺成仁,以免國王被殺伐的侮辱,這也是最國君的一種禮節,所謂的刑不上大夫,也就是說,殺伐的刑器不能用在大夫以上的身上,他們是貴族,應該自己按照規矩進行了斷。不知道後來怎麽被演繹成:法律不成處罰大夫的意思了。

  ??但是,夫差很害怕,本有自殺的決心,也下不去手,缺少必死的勇氣,所以就不答應自殺,不願意自己結果自己。

  ??越王隻好命令文種和範蠡二人誅殺夫差,沒想到,二人都是絕頂聰明之人,二個人說:

  ??“我們都是臣子,不論是你的臣子也好,還是對於吳國也好,都是下臣,當臣子的怎麽能夠屠殺國君,我們還是認為,大王勾踐你才是上天選中的那個人,你就放心的幹吧,不要違背天命啊。”

  ??得,這個球,又回來了。

  ??越王勾踐也不願意雙手粘上夫差的鮮血,於是,就瞪著眼,拚命的向夫差喊道:

  ??“夫差大哥,我知道你的心情,不過,死,都是人們所厭惡的東西,但是厭惡的東西不要違背天命,不要辜負別人的衷心,今天哥哥你已經身負六種罪過,還不知道羞愧,還想求生,這必是很鄙陋的一件事嗎,快自殺吧,別讓我動手了,求求你了。”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夫差臉皮再厚,也不好說什麽了,於是歎息的說:“好吧,我自殺。”

  ??於是,夫差橫劍:“噗——”自殺了。

  ??這個故事很精彩,很有故事性。

  ??不過《左傳》不是這樣記載的,我們就看看《左傳》的記載吧。

  ??吳王被圍在姑蘇台上。

  ??吳王派人找越王求和,說:

  ??“我的軍隊看來已經不足以再讓越王討伐了,請求以吳國的寶物和美女來補償越國。”

  ??越王勾踐說:

  ??“從前,老天爺將越國賜給了吳國,但是吳國不接受老天爺的賞賜,如今老天爺又把吳國賞賜給越國,越國哪能不聽上天的命令,而聽從吳王的命令啊,我準備把吳王遣送到甬東(甬江句章的東邊),我與吳王就像是兩個國君一樣,繼續的做國君,你覺著這樣行嗎。”

  ??吳王夫差說:

  ??“我在會稽這樣的懇求你,已經是有禮在先了,你如果不忘周室,做我們吳國的保護人,這也是我所希望的。

  ??現在,如果說我吳王毀滅了吳國的宗室,那麽我就請求一死吧,我還有什麽麵目再看天下,我也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了,越君你隻管進入吳國居住吧。”

  ??說完,吳王夫差上吊自殺了,越王帶著夫差的屍體回國了。我覺著《左傳》的版本更符合真是情況,《吳越春秋》帶有很多描寫越王的意思,而且這個本書也是越國寫的,所以不太可信。

  ??無論怎樣,最終的結果都是吳王被越國殺了。

  ??吳國被滅亡了,春秋時期第一個大國被滅亡了。吳國,也終於成了“春秋五霸”的國家中,第一個在春秋曆史中,被記載滅亡的國家了。

  ??消滅吳國二年以後,越國就稱霸了,這是順應民心啊!

  ??吳王夫差這個霸主真是悲催。

  ??那個吳國的大奸臣伯嚭,也被越國殺死了,他必須要死,這個人太可恨了,食人俸祿,不盡臣事,該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