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衛太子羞母奔晉( 魯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春秋第二百三十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5-14 09:32      字數:3583
  在由晉國六卿動亂,而引起的錯綜複雜的中原政治大動亂中,衛國第一個出事了。

  因為,這年,夏天,四月初七,衛靈公死了。

  在對抗晉國的四個國家中,衛國一直是不太平,關鍵還是晉國趙鞅的摻和,所以,現在衛國的政局也是岌岌可危,一團亂麻,所以,在整個對抗晉國的鬥爭中,故事還要從衛國說起。

  衛國,自從晉國開始衰落之後,就對晉國的長期壓迫進行了反抗,逐漸的與齊國站到了一起,晉國對於衛國,即要拉攏,又要懲罰,還要壓迫,也是用盡了各種的策略。

  尤其是在晉國幫助魯國對抗齊國的期間,為了懲罰衛國與齊國的暗通渠好,趙鞅便設計了在與衛國結盟的盟會上,羞辱衛靈公的計劃。因此衛國一怒之下,也開始脫離了晉國的同盟關係,徹底的滑向了齊國的陣營。

  此時,晉國發生了六卿之間的內亂,於是爭取衛國回到晉國的陣營中,也是晉國目前要開展的策略之一。

  攻伐,自然不是最好的辦法。

  和平演變,才是良好的計策,但和平演變需要時機,晉國現在就等到了這個時機。

  當時的衛國國君衛靈公,算是恨死晉國了,本來隻要他在位,衛國就會堅定的站在反對晉國的一方,可是,在進入這個時代的開始,衛靈公於魯哀公二年,四月初七,衛靈公竟然死了。

  於是,晉國新的爭奪衛國的政治鬥爭也就開始了。

  衛靈公死亡,衛靈公的太子蒯聵,此時正在宋國和晉國之間流亡,什麽是之間流亡?也就是今天到晉國住一陣子,明天到宋國住一陣子,但無論如何流亡,都沒有超出晉國的掌控範圍,因為宋國始終是晉國的鐵杆小弟。

  太子在流亡,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

  衛靈公這個爸爸咽氣的時候,太子並不在身邊,而且是在流亡,不是因為出差或者度假等,流亡,就是等於國君與太子之間有糾紛,隻不過暫時還沒有剝奪他的太子地位而已。

  如此一來,太子的繼位就遇到問題了。

  衛國沒有擁立流亡的衛太子蒯聵,卻擁立了蒯聵的兒子輒,當了國君,沒有裏爸爸,而是立了爸爸的兒子,這就是晉國的機會和時機。

  於是,晉國就要想方設法的將自己控製的衛太子,送回到衛國繼位,以達到重新控製衛國的目的,衛國為何不立太子繼位,而是立了太子的兒子,這個太孫繼位,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事情還要從上一個時代的“衛太子羞母奔晉”的故事說起,即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期間發生的事情。

  說起來真有意思,《春秋》衛國的故事,總是和女人分不開,所以就有“鄭、衛聲淫”之說。

  衛靈公是個很荒淫的人,很願意玩共同洗浴的遊戲,衛靈公有三個老婆,經常一起共同洗浴,一個大浴缸裏麵,昏天黑地的亂折騰,其中衛靈公最喜愛的一個女人就是:南子。

  這個南子可是曆史名人,原是宋國的公主,後來嫁給衛國的國君衛靈公為夫人。

  南子在宋國還沒有出嫁的時候,就和宋國容貌俊美的第一大美男子公子宋朝(公子朝),有了恩恩愛愛的私通關係,也算是郎才女貌,豺狼虎豹。後來南子嫁到了衛國,兩人的幽會也就很不方便了,畢竟南子成了衛國國君的妃子,不但路途遙遠,關鍵是太不方便了。

  南子很風流。

  據說,這個南子和孔子還有一段“不清不楚”的故事:

  在《論語·雍也》裏有記載: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意思就是說:孔子與南子會麵了,孔子的學生子路知道後,很不高興。孔子以為子路懷疑自己和南子有“不可見人”的勾當,立即予以澄清,發誓如果與南子發生過什麽男女關係,天打五雷轟!天打五雷轟!

  當時,孔子帶著學生們流浪到了衛國,因為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就是現在的大個子,很瀟灑。估計是南子聽說了,非要見識一下,對於南子的盛情邀請,孔子曾經畏葸不前。他即怕自己禁不住誘惑,更怕衛靈公龍顏大怒,總而言之,生怕丟了飯碗和性命。

  於是,“孔子辭謝”。

  南子派人轉告孔子:

  “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原(願)見。”

  作為一國之母,南子以其美麗和權勢,在衛國沒有她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也沒有她想得到,而得不到的東西。孔子審時度勢,權衡利弊,“不得已而見之”。

  “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麵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南子若隱若現地坐在絺帷中。孔子不見廬山真麵目,屈膝跪下行禮,但聞玉環璧佩璆然聲響,像是南子正在裏麵欠身還禮,俯仰之間,弄得叮叮當當——

  曆史的記載戛然而止。

  到底孔子和南子發生了什麽事情,說了什麽話?辦了什麽事?誰也不知道。反正是子路不高興了,於是就有了孔子發誓的說辭: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看來是很堅決的發誓,但是似乎司馬遷不太相信,采取了這種排比的方式記錄下來,隱約是說裏麵還有其他的問題,哈哈。

  無論如何,後人給這個南子的評價是“美而淫”的人物,沒想到,卻讓孔子躺著中槍了。

  前麵說了,南子在宋國的時候,就和宋國的第一大美男子宋朝有了私通的關係,嫁到了衛國後,就經常犯相思病,想念這個情哥哥。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衛靈公也太愛南子了,竟然為了解決南子的“相思病”,派人把宋朝召到衛國的“洮”地,安排兩個人幽會。

  你說怎麽樣?

  這個衛靈公是不是很偉大,一點也不吃醋,真是厲害。

  衛靈公很“偉大”,但是這個事情卻不偉大,緋聞傳的沸沸揚揚,搞的兩國老百姓都知道,於是老百姓們就發揮了編歌的擅長,給這個衛太子帶來了麻煩。

  當時,衛靈公的太子蒯聵,接受衛國的派遣,要把衛國的“盂地”獻給齊國,感謝齊國在晉國征伐衛國時候的幫助,太子一路征途,就走到了必須路過的宋國野外。

  太子帶著隨從在路旁休息,宋國的老百姓一看是衛國的太子,他們當然知道自己公主南子和宋朝的事情,就哈哈大笑,新鮮感過後,野外的人開始對著太子蒯聵唱歌:

  “哎——

  發騷的母豬已經送給你們,而且有了家室;

  唉吆——

  那麽,為何還不歸還我們那漂亮的小公豬?

  哎呀——”

  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個歌詞裏麵的發騷的母豬是指“南子”,漂亮的小公豬是指“宋朝”。意思是說:

  你們已經娶了我們的小花母豬南子,並且已經滿足南子與漂亮小公豬宋朝的幽會欲望,為什麽還不把宋朝歸還給宋國?

  這簡直就是太令人難堪了,太子麵紅耳赤,也不好說什麽,隻好強忍著。

  返回的路上,太子蒯聵越想越窩囊,也就越感到羞恥,就對自己的家臣戲陽速說:

  “你跟著我去朝見夫人,夫人接見我,我一回頭看你,你就殺死她。”

  家臣戲陽速也不敢說什麽,這樣大的事情,主人安排給自己了,就等於將自己的命運安排給了自己,自己沒有什麽可以考慮的餘地,隻有答應一條路,若不答應,估計當場就給太子幹死了,所以就表示同意了。

  於是,回國後,太子蒯聵帶著戲陽速,二人一起前去朝見南子,名義上是向母親問安。

  南子接見太子蒯聵,太子蒯聵看到時機成熟了,就回頭看了戲陽速,但是他沒有反應,開始裝二傻子了,太子連續三次回頭示意,這個戲陽速都沒有反應,而是仰著臉吹口哨,東張西望,就是不看太子。其實,戲陽速嚇的快尿褲子了,心裏害怕這件刺殺南子的事,還哪裏顧得太子的眼神,哪敢下手,吹吹口哨掩飾一下罷了。

  太子蒯聵頻頻用眼睛向戲陽速示意,南子覺察到太子蒯聵的臉色異常,此時就是傻瓜,也知道這裏麵的關節了,南子多聰明,馬上就猜出了太子蒯聵要刺殺自己,南子害怕了,嚎哭著逃走,見到衛靈公就說:

  “大王,不好了,太子蒯聵想要殺我。”

  衛靈公當然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兒,一聽太子要殺南子,這不是連自己也一起收拾了嗎,這不是要搞政變嗎,所以就慌裏慌張的拉著南子的手,登上王宮內的高台去逃避。

  其實太子蒯聵沒有政變的意思,就是想除掉這個風流的南子而已,一看暗殺南子的事情沒成功,也知道闖下大禍了,還不知道南子怎麽給爸爸瞎忽悠這個件事情,沒有辦法了,就直接逃亡到宋國,後來又流亡的晉國。

  等衛靈公知道事情的原委後,勃然大怒,衛靈公將太子蒯聵的黨羽都趕走了。

  太子蒯聵臨走的時候,告訴別人說:

  “這個戲陽速太可惡了,他是要害死我。”

  戲陽速一聽,就和別人辯解說:

  “這是太子要加害於我,我們都是下人,太子無道,要殺死媽媽。當時如果我不答應,太子肯定就要殺死我。但是要是殺死了夫人,太子一定會將這個罪責推到我的身上,從而解脫自己的罪責,我就是替死鬼,所以我就假裝答應了,但是沒有動手,現在免除了一死。俗話說:做人要以信用為準,但是我做人確是以道義為準則。”

  這兩個人其實說的都有道理。

  太子已經安排好了殺手,但是殺手不幹活,這豈不是要害死太子嗎?但是太子沒有搞明白,自己錯就錯在選錯人了,本身這個戲陽速就不是一個決死之人,太子安排給他這樣玩命的事情,算是看錯了人,屬於用人不當,這應該是太子處事不密吧,真的不能冤枉人家一個下人。

  事情發生後,衛靈公就失去了對太子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