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活著真不容易:蔡國遷吳(魯哀公元年,前494年,春秋第二百二十九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5-11 09:50      字數:2266
  好長時間沒說說楚國的事情了,因為楚國真的叫吳國給打趴下了,以前的驕橫和雄心,頓時被吳國打的沒有了脾氣,楚國現在隻能是找找當年趁火打劫自己的小國的麻煩了,算是報複一下,但是對吳國不敢正眼看一下。

  魯定公時代的最後一年,楚國滅亡了胡國,算是出了一口子氣,誰叫這個三四流的小國,趁火打劫,我們拿吳國沒辦法,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是楚國再弱,打個小國還是綽綽有餘的。

  所以,楚國率先滅了胡國。

  但是,還有一個小國,恨得楚國牙根癢癢。

  這就是蔡國。

  在上一個時代我們已經講了,蔡國因為楚國的令尹囊瓦索賄不成,扣留了蔡國的國君蔡昭侯,導致後來蔡昭侯回國後,開始背叛了楚國,先是投靠晉國,企圖忽悠晉國伐楚,但是沒有成功。然後蔡國就投靠的吳國,和吳國結成了對抗楚國的聯盟。

  魯定公四年,楚國為了教訓蔡國,打破蔡國和吳國的聯盟,一舉包圍了蔡國,這就是吳楚之戰的導火索。吳國看到蔡國被圍,肯定要救,關鍵是吳國看到了楚國的兵力北上,造成了國內空虛,這才是重要的機會,於是吳國的三駕馬車,伍子胥、孫武、伯嚭,加上猛將夫概,在吳王闔閭的帶領下,展開了伐楚的戰爭。

  “柏舉之戰”,楚國兵敗如山倒。

  這一切的根源,都是由於蔡國這個事件造成的,楚國恨死蔡國了,在滅亡了胡國後,下一個就是蔡國了。

  魯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春天。

  楚國出兵,帶領著陳國、隨國和許國一起,再次包圍了蔡國。理由就是:因為上次的吳國大滅楚國的“柏舉之戰”是因為蔡國而爆發的。

  現在,吳國撤退了,也陷入到了吳越爭紛之中不能脫身,所以楚國暫時的得到恢複,而且伐楚凶手吳王闔閭意外死亡,新的吳王夫差又忙於與越國的征戰,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趁此機會,楚國再次包圍了蔡國,就是為了報仇,就是為了雪恥,楚國非要殺得蔡國雞犬不留。

  這次,楚國抱著巨大的決心,非要困死蔡國不可。

  楚軍在靠近蔡國首都的城外,大約一裏的距離左右,開始圍著蔡國的首都,修築一個個的軍事堡壘,寬一丈,高加倍,就像是當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國的碉堡和炮樓一樣,圍的蔡國首都水泄不通,連個鳥都飛不出去,不但如此,在碉堡之間,還挖了很深的土溝,連接起來,真是鐵壁合圍啊。

  楚國的這個工程,一直連續進行了九天九夜的突擊施工,楚國的士兵也瘋了,不用拚命拚殺,幹點土工體力活,當然很積極,大家彼此都是農民出身嘛。

  當這個軍事工程完成後,核對圖紙,簡直與楚國令尹子西的設計完全一樣,這樣一來,蔡國的首都,實際上已經是名存實亡了,無論哪個諸侯的首都外麵,被圍著一圈的軍事堡壘,駐紮著敵人的部隊,這和被滅掉了國家的道理,基本上一樣。

  蔡國,此時沒有外來的援兵了。

  就是有,也進不來了。

  蔡國真的傻眼了,沒想到楚國這樣玩,這比直接攻城殺死自己更狠,是要慢慢的折磨死自己啊,蔡國甚至連個求救的人員都派不出去了。

  思來想去,蔡國隻能投降。

  最後,沒有辦法了,隻好將蔡國男女分別排成兩行,捆綁起來,排列著出城投降了,意思就是你們楚國看著辦吧,願意屠殺,就屠殺,願意折磨就折磨。

  整個的屠殺掉蔡國的百姓,也不太可能,畢竟人家投降了,若是采取屠城,楚國的聲譽完全就完了,所以,楚國也很直接,命令讓蔡國搬遷,離開楚國的身邊,否則就殺光。

  蔡國百姓在楚國的強行武裝押送下,哭聲連天的搬遷到長江和汝水之間的地區,暫時找個荒野,打上帳篷,開始新的“野外”生活,一切從頭開始了,蔡國變成部落了。

  楚國出了口惡氣後,然後扔下了蔡國人就收兵回國了。

  蔡國人一看,這個地方已經是南方了,絕對的楚國勢力範圍內,一片平原地帶,要重新建設生活的城池和房屋,也不是很簡單的事情,這就是等於將蔡國人流放到了一片荒野中了,甚至連個帳篷都沒有。

  於是,蔡國就向吳國請求,要求遷移到吳國,但是蔡國的很多人還是不同意,他們認為目前的狀態,在楚國也好,在吳國也好,其實都一樣了,他們都是喪家之犬,到哪裏,都是人家的臣民,因此就不想搬遷,其中的代表就是公子駟。

  蔡昭侯恨死楚國了,即便是這樣,即便是做狗,也不能做楚國的狗,所以就秘密的勾結了吳國,吳國派遣了大將洩庸拿著禮物,名義上是給蔡國送一些慰問物資,安頓老百姓,但是突然的帶兵進入了蔡國人居住的營地,當蔡國人發現後,已經沒有還手之力了,因此,蔡昭侯哭著說:

  “這都是公子駟堅持不願意投奔吳國惹的禍,看來隻能是把責任推到他的身上了,沒辦法啊,大家理解吧。”

  於是,蔡國就殺了公子駟,然後又到了蔡國先君的墳墓前訴說事情的經過,把他們骨灰包裝起來,一起帶走,就這樣,冬天,蔡國人最後還是遷移到了吳國去了。

  魯哀公二年,十一月,蔡國人被吳國安頓在了州來,也就是以前吳國和楚國圍繞州來,進行爭奪戰的那個地方,好在是蔡國終於有了新的安頓的地方,這就是曆史上的:下蔡。

  兩年後,魯哀公四年,春天,蔡昭侯準備到吳國朝見吳王,但是蔡國的大夫們很擔心,害怕這個蔡昭侯架不住吳國的逼迫,再次的遷移,就不想讓蔡昭侯去。蔡昭侯不聽,蔡國的公子翩追趕上蔡昭侯用箭射中了蔡昭侯。蔡昭侯在百姓家因傷重不治身亡。

  雖然說,蔡昭侯的朝見吳國的行為不受大家的讚同,但是畢竟是國君,被射殺後,公子翩成了弑君之賊,於是蔡國的大臣文之鍇帶人,殺死了公子翩。

  然後蔡人擁立昭侯之子朔為國君,就是成侯。

  到了蔡成侯之下的三代以後,蔡國於公元前447年(進入到戰國時代),蔡國終於被複興的楚國所滅。

  不過,此時蔡國基本上算是滅亡已定,春秋曆史上消聲滅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