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藍尹亹的詭辯 (魯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春秋第二百一十八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4-22 09:27      字數:2390
  魯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冬天。

  楚昭王終於結束了逃亡,返回了楚國的首都郢都。

  在吳國看來,他們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是勝利者。但是對於楚國來說,頑強的抵抗的侵略,趕跑了侵略軍,當然也是勝利者。尤其是在雙方沒有最終的結果情況下,對於勝利的認識,雙方根據自己所占據的角度,都是不同的。

  這就像是現在社會的兩國衝突,隻要是沒有最終的結果,一旦轉化成和平狀態,每一個國家都會說自己是勝利者的道理一樣,反正是動武沒有結果,就動嘴。

  楚王回國了,作為一個反擊侵略者勝利的國王,返回了首都。既然是勝利者,楚國就要對在這次戰爭中,各路楚國將領的各種表現進行必要的獎懲,立功的要獎勵,開立功授獎大會,宣傳其英勇作戰的事跡。有過錯的就要懲罰,譴責其在民族大義當前的楚奸行為,進行批判,以弘揚正氣。

  這就是收尾的工作,這次楚國的首要工作,是先從處理有問題的人員開始。

  當時,在楚昭王逃出郢都前往隨國的時候,準備渡過成臼河渡口的時候,楚昭王看到了楚國的大夫藍尹亹(wei)逃跑的車子上,帶著他自己的妻子和兒女,楚昭王就向他喊道:

  “愛卿,趕快把我也帶上,我們一起快樂的逃跑。”

  讓楚昭王萬萬沒想到,這個藍尹亹卻說:

  “我們楚國的先王,從沒有失去過國家,現在你當楚王的時候,卻使楚國國家敗亡,這就是你的過錯,你還是慢慢的走吧。”

  說完,竟然不理楚王,就駕駛著載著老婆孩子的車子,快馬加鞭的離開了楚昭王,絕塵而去。

  楚昭王當場就傻眼了,直接把楚昭王給氣得一點辦法也沒有,所以心裏麵一直痛恨這個藍尹亹。

  這會兒好了,楚昭王返回了首都,一切由正常了,他這個“胡漢三”又回來了,又開始執政了,沒想到這個藍尹亹卻回來又求見楚王,真是臉皮太厚了。想起藍尹亹的行為,楚昭王氣得都冒了煙,就要派人把藍尹亹給抓起來,吩咐手下直接逮捕,不用見麵,並且直接給砍頭算了。

  此時的令尹子西卻說:“親愛的大王,你是國君,度量要比一般人強,我覺著還是見一麵吧,聽聽他怎麽說,也許其中必有緣故。”

  楚昭王一聽:“也好,對拋棄君父這個行為,我看看他怎麽說。”

  於是,就派人去當場質問藍尹亹:

  “君王問你,在成臼河那個戰場上,你拋棄了他,今天還敢回來,這是什麽原因,你說的有利換算罷了,如果說的無理,馬上殺頭。”

  藍尹亹既然回來要求麵見楚王,當然知道之前自己的那個行為,肯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成敗就看這個解釋的機會了,就算是賭上一次,所以他就十分沉著的說:

  “從前我們的令尹囊瓦,就是因為多年積累了舊怨太多,所以才導致了柏舉之戰的失敗,讓國君落得了這樣的下場,如今國君要想殺我,又是在效法囊瓦的做法,恐怕這樣是不可以的吧。”

  藍尹亹首先是轉移話題,先入為主的告訴楚王,這次楚國的失敗不是因為楚王的原因,而是因為令尹囊瓦的原因,等於是為楚王擺脫了失敗的責任,然後告誡楚王,不要去模仿囊瓦,因為這個囊瓦就是了混蛋甲糊塗蛋,暗示楚王,一旦你殺了我,就是效仿了囊瓦,你也就是個混蛋和糊塗蛋了。

  然後,藍尹亹開始切入正題:

  “請大王想想,我之所以在成臼河避開你,就是為了警示你,大概你這次會因為這個警示,而悔恨並更改了自己的錯過了吧,我這是忠臣的做法,不是用說教,而是用實際行動。

  今天,我之所以敢來見你,就是想再一次觀察國君的道德,有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我在心裏對自己說:

  我們神勇無敵,公正賢明的君王,恐怕差不多會回憶起來那些楚國革命的往事了,而且已經因為我的告誡,改正了之前的過錯為教訓了,我堅信,英明的楚王就是這樣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偉大的人。

  君王如果不能重視前車之鑒,而繼續積累舊怨,甚至是殺了我,這就意味著君王對我們的國家不愛惜,對自己的忠臣不愛惜,我對於死,是沒有什麽可怕的,這樣的死,也可為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來吧,我很願意死在我們的執法官員手中,請君王考慮一下吧。”

  你說,這個藍尹亹是不是臉皮很厚,這就是做一個政治人物的基本素質,也體現出了他的高級辯論技巧。先是轉移話題,主動為楚王擺脫失敗的責任,然後再是一番對楚王的馬屁讚揚,最後告訴楚王,如果殺了自己,就是殺了忠臣,就是不正義的,你說這個邏輯多麽優秀啊。

  現在楚國令尹子西聽說後,就勸楚昭王:

  “讓藍尹亹恢複舊職吧,殺一個藍尹亹對我們沒有什麽好處,但是這樣也會顯示你的大度,每次見到他,就會提醒你的,也算是讓你不忘前麵失敗的恥辱吧。”

  楚昭王想了半天,也真是糊塗了,明明在自己危險的境地,就是這個藍尹亹見死不救,現在被他一解釋,竟然是還是自己的不對,雖然說他的解釋中有很多辯護的技巧,即便楚王再傻,也多少認為這個理由不是很充分,不過現在倒好,他成了燙手的山藥,殺也不是,不殺也不是。

  思來想去,畢竟自己君王,俗話說:掉了毛的鳳凰,不如雞,當時自己就是掉了毛的鳳凰,甚至連隻雞都不如,總不能祈求所有的人都玩命的救自己吧。

  於是,楚昭王釋懷了,博愛和仁慈的光環呈現他的腦袋後麵了,他一個堂堂的大王,總不能和一個這樣的人計較,於是就讓他又回來,並親自接見了他。

  這個藍尹亹確實很厲害,好好學學他的做人哲學和技術吧。

  他很牛氣,麵對著同樣流亡的君王和家屬,很多愚忠的大臣,恐怕就會丟棄自己的親屬,去營救自己的君王,即便這樣做了,他所得到的很可能就是喪失了親人,而受到君王的表揚而已,用表揚換取親屬的性命,是否值得?

  因此,藍尹亹采取了實用主義的辦法,管他娘的什麽君王不君王的,之後還不知道他的下場如何,先救了自己的親屬再說。令人感到佩服的是,在楚王回國後,他竟然敢回來,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重新換的了官位和富貴,成為了一個反麵的典型,為楚王增添了仁慈和光環,這真是太厲害了。

  原本是一場處罰過錯者,又變成了一個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