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又一個楚國的掘墓人(魯定公三年,公元前507年,春秋第二百一十七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4-12 09:26      字數:2203
  伯嚭逃吳,是楚國為自己又設置的一個掘墓人。

  伯嚭就是郤宛的後人,他也是被逼迫逃吳的楚人,和伍子胥一樣,兩個人相互配合,在吳國針對楚國終於完成了滅楚的大業。

  囊瓦滅掉郤宛的這個行為,引起了楚國國人的憤恨,凡是在朝廷中有資格“分胙肉”的大臣,沒有不指責令尹的。

  什麽是“分胙肉”?

  其實,以前我們也講過,古代時候用來祭祀先人的犧牲,就是胙肉。當國家宗廟祭祀完畢後,胙肉不能扔了,那樣就太浪費了,過去的生產條件底下,胙肉可是高級的稀缺食品。按照古代人的理解:既然先人吃了胙肉內在的精神靈魂,剩下的胙肉外在物質實體,被後人食用,也是與先人溝通的一種方式,國家的胙肉,當然就應該分配給了當朝的大臣們享用,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隻有位置高、身份顯貴的大臣,才有資格分到胙肉。

  所以,能在朝廷內分到胙肉的大臣,可都是重臣啊。

  當時,楚昭王才是個七、八歲的小孩,也知道是因為費無極和鄢將師與郤宛有仇恨,才導致這樣的慘劇發生。

  另一個楚臣沈尹戌對令尹說:

  “郤宛和陽令終到底有什麽罪過?現在也沒有人知道,而你卻殺了他們,招致了很大怨言,到現在還沒有止息,我也感到很困惑。

  仁愛者,不能用殺人來掩蓋對自己的指責,現在你因為亂殺人招致了指責,卻不考慮補救,這不是很奇怪嗎?

  費無極是楚國的小人,人盡皆知,他用陰謀詭計除掉了朝吳,趕走了蔡侯,陷害了太子建,殺了連尹奢,蒙蔽了君王的視聽,否則之前的楚王一定是很賢良的,現在倒好,成了得不到擁護的君王,這都是因為費無極。

  現在他又殺了郤氏、陽氏,晉氏,而且還連累了你,你如果不去解決這個事情,恐怕你的令尹地位都會受到動搖的。

  現在,吳國剛擁立的新君,邊境衝突日益緊張,而這三個被殺的良臣,都是國家的良材,如果楚國和吳國發生戰爭,你就麻煩了。你也太糊塗了吧!”

  令尹囊瓦也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就說:

  “的確是我的錯誤,錯殺了好人,我怎敢不好好的考慮這個事情,並且進行處理呢。”

  魯昭公二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子常(囊瓦)殺了費無極和鄢將師,並且也是滅絕了這兩個人的宗族,這樣,楚國國內不滿的聲音,才漸漸的平息兩人下來。

  費無極終於得到了這樣的下場,也算是惡貫滿盈吧。

  老天爺長眼,這次郤宛家裏的無辜蒙難,並沒有完全斷根,其中當時發生屠殺的時候,伯州犁的孫子,郤宛的兒子:伯嚭,在這次的混亂中,竟然死裏逃生,僥幸生存下來,總算是沒有讓他們家族絕嗣。

  伯嚭不敢停留,連夜跑出了楚國首都,他早就聽說另一位遭楚迫害的伍子胥,在吳國受到重用,就一溜煙就跑到了吳國投奔了伍子胥,伍子胥與伯嚭雖無私交,但是因為遭遇相似,他們都是同病相憐,有著相同的家仇國恨,有著相同的複仇欲望。

  不久,在伍子胥推薦下伯嚭見到了吳王闔閭,吳王闔閭高興地接見了這位滿懷深仇大恨的青年。在盛大的宮宴上,吳王若有所思地詢問伯嚭:

  “寡人之國僻遠,東濱於海側。聞說你父親遭費無極讒害,被楚相暴怒攻殺。而今你不以吾國僻遠,投奔來此,將有什麽可以教導寡人的呢?”

  伯嚭的淚水一下湧了出來:

  “我不過是楚之一介亡虜。先人無罪,橫被暴誅。聽說大王您收留了窮厄亡命的伍子胥,所以不遠千裏,歸命大王。大王您有什麽需要我效力的,萬死不辭!”

  吳王聽罷頗為傷歎。最後在伍子胥的大力舉薦下,闔閭收留了伯嚭,任伯嚭為大夫,讓他與伍子胥一起圖謀國事。

  吳國大夫被離,有次請伍子胥喝酒的時候,問伍子胥:

  “我國為什麽要信任這個伯嚭?”

  伍子胥說:

  “我的恩怨與伯嚭是相同的,你沒聽說《河上歌》唱的嗎?

  同病相憐。

  同憂相救。

  驚翔之鳥相隨而集。

  瀨下之水因複俱流。

  胡馬望北風而立。

  越燕向日而熙。

  誰不愛其所近。

  悲其所思者乎。”

  聽完伍子胥憂愁的歌聲後,被離搖了搖頭說:

  “大人啊,這些都是看伯嚭這個人外在所表現的,但是內心到底是怎樣的,就很難說了。”有時候,絕大多數的人都有這個毛病,似乎與自己是同病相憐的人,就一定是和自己同心同德的人,和自己一樣的人,這都是一種假象和錯誤,被離大人看的很清楚。

  伍子胥說:“其實,我也不想知道。”

  被離說:“我看伯嚭這個人有老鷹一樣的眼睛,老虎一樣的步伐,這就是專攻擅殺的性格的人,不是可以親人的人啊。你要小心啊!別被複仇的怒火蒙住眼睛啊。”

  伍子胥搖頭,並不以為然,此時,伍子胥並沒有想到,正是眼前這位窮途末路的伯嚭,時過三十年後,真就貪贓擅權,像費無極讒害他父親一樣,將苦苦撐持吳國大局的他,殘害致死!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此刻的伯嚭,實在還沒有在吳國站穩腳跟,也談不到懷有多大的貪欲。他亡命異國,家仇未報。心中翻騰著的,還隻是如何仰仗吳國之力,出師伐楚,以一雪父死、族滅之辱。

  所以,伍子胥與伯嚭一起共同侍奉吳王闔閭初始期間,伯嚭開始對伍子胥不僅恭敬相從,而且同舟共濟、出謀劃策,朝夕為訓練吳師盡力,配合得倒也十分默契。

  之後,伯嚭又和伍子胥、孫武一起踏上了征伐楚國的道路,形成了吳國伐楚的三駕馬車,前後配合,前線和後勤,緊密協作,一舉打垮了強大的楚國。

  所以說,楚國令尹冤殺伯嚭家族的事情,等於再次給自己又製造了一個掘墓人,當然這都是楚國新令尹囊瓦惹的禍。

  但是,事情不僅如此,這個囊瓦大貪官的禍端,還在楚國延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