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流失掉的勝利( 魯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春秋第貳佰零捌年)
作者:逸蝶宿深枝      更新:2021-04-12 09:26      字數:2928
  時間在飛快的流失。

  魯昭公在猶豫和衡量之中不停的搖擺,使者來回的穿插在季平子和國君之間,來回的傳遞信息和答複,看似雙方在進行商談,而且季孫氏的處在絕對的劣勢地位,但是,這反而說明季平子簡直是太有戰鬥經驗了。

  因為,他和國君講的條件逐步從:1,接受審判;2,離開國都,返回采邑;3,出國流亡。而一步步的退讓,看似直接給了魯昭公數個不同的方案,而且是一個比一個,更接近魯君這次行動的目的終點。

  這樣一來,就讓魯君就陷入了矛盾和猶豫之中了。

  就這樣,再經過雙方之間來回傳話的過程,還有雙方之間進行研究處理的意見傳達,這次代號為“動若脫兔霹靂斬首”的武裝政變,開始由“閃電”襲擊,變成了拖拖拉拉的“談判”座談。

  時間的天平,在慢慢的向著季平子傾斜。

  魯昭公的優勢也在慢慢的喪失,魯昭公即留給了季孫氏拖延的時間,也留給了其他處於搖擺的大臣們一個思考時間。

  不信,你看:隨著時間的消磨,魯國城內的其他家族也知道這個事情。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另外的二桓,魯國“三桓”除了季孫氏,還有叔孫氏和孟氏,三家統稱為“三桓”,其中季孫氏勢力最大,叔孫氏居二,這三家之間,雖然時有爭鬥,爭權奪利,那都是利益的分割問題,屬於分贓不均的狀態。

  但是,他們明白一個道理,三家在政治上是一體的,一家垮台,另兩家必定會受到削弱,如果三家連強盜都做不成了,還談什麽“分贓”,所以,生存和分贓,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現在,叔孫氏的宗主叔孫昭子在闞邑避暑,沒有在魯國的首都,叔孫氏的態度不明,這在魯昭公眼中,這股力量可以暫時的不去考慮,既然老虎不在山,手下的猴子們,不會興風作浪的。

  這樣一來,就隻剩下了孟氏的孟懿子在首都,而且此時孟懿子年齡也就十四歲。所以,魯昭公馬上派郈昭伯前往孟氏家裏,準備把孟懿子接到王宮,名義上是召喚問政,實際上就是先控製起來孟氏的宗主,以防他和季平子勾結起來。

  隻要是能夠控製住孟氏,那麽叔孫氏就會跟著走的。

  魯昭公想的很好,很有理想,但是,理想很豐滿,而現實卻很骨感,很殘酷。後來的事實證明,也正是因為魯君忽視了叔孫氏這一枝子,忽視了叔孫氏族長不在首都後的其他可能性,造成了局勢的大逆轉。

  為什麽?

  因為,宗主不在,還有家臣在。

  此時,叔孫氏的家長不在,於是叔孫氏家裏管理兵權的家臣司馬鬷(zong)戾,詢問身邊的家臣們:

  “弟兄們,我們應該怎麽辦?也沒有電報和電話,無法聯係宗主,現在出現了這樣的大事,我們應該怎麽辦,都說說意見,別都裝傻。”

  大家誰敢做決定,這是多大的事情,牽扯到“三桓”的興衰問題,都是掉腦袋的事情,你說不裝傻,就不裝傻了,我勒個去,大家紛紛開始裝聾作啞。所以,叔孫氏的在場家臣們,除了司馬鬷(zong)戾以外都開始裝傻,紛紛搖頭說:“不知道”。

  鬷戾一看,沒有辦法了,隻好換種方式再問:

  “我隻是個家臣,當然不敢擅自做決定,也不敢參與國家的大事,但是事情到了緊要關頭,決定我們叔孫氏的興衰,曆史的責任把我推到了這裏,我就想問一句:有季孫氏家族和沒有季孫氏家族,這兩者之間,哪一種更對我們叔孫家族有利?”

  這個問話的意思就是,你們都不用裝傻了,我這樣問你們,你們就不用做決定了,就不用擔當了,但是,總的幫幫忙,出個思路,讓他們談談對問題的意見。

  這當然是沒有問題的。於是,大家意見都是一致的:

  “沒有了季孫氏家族,也就等於沒有了叔孫氏家族。”

  鬷戾真是個敢於擔當的好幹部,聽了大家的意見後,就依然的說:“好,既然大家都這麽認為,那我們就出兵去營救季孫氏吧。”

  接著,鬷戾開始整理軍隊,帶著士兵前往季平子家取營救,這時候天氣很熱,魯昭公的軍隊在談判中已經忙活快一天了,他們穿著重甲,包圍著季平子府邸,其中官員們來回的傳話,進行談判。

  當時,也沒有冰糕和冷飲,士兵全副武裝很是辛苦,早已經是汗流浹背,很多人都快中暑了。這樣總不是個辦法,於是,趁著國君和季平子雙方在談判期間,王室的將士們,都將鎧甲脫了下來,並分別拿著弓箭的箭筒,當做容器,紛紛盛著清水,在痛飲避暑,還有一些幹脆脫了鎧甲,靠在牆外,暫時的休息一下,整個王室軍隊的戰鬥秩序十分的混亂。

  此時,叔孫家的鬷戾帶著部隊來了,他們是生力軍,剛投入戰場,士氣正旺,而且已經飽餐戰飯,痛飲冰品,生龍活虎,一個衝鋒,一下子就攻入了季平子家的西北角,而且將叔孫氏的戰旗飛舞,到處一片勝利的景象。

  而此時——

  也正好就是魯昭公派郈昭伯前往孟氏家裏,準備把孟懿子接到王宮的時刻。

  開始,孟氏的孟懿子也不知道應該怎麽辦好一些,他的年齡太小了,但是輔佐他的家臣們,當然知道事情的後果,因為不知道目前事態發生的狀態,不好做最終的決定,就先陪著郈昭伯喝著茶,打著哈哈,拖延時間,看看情況的發展狀態。

  從心裏話說,孟氏和叔孫氏一樣,當然不願意季孫氏被消滅,就暗地裏派人,登上了自己家宅的西北角城樓,拿著竹筒,當作“望遠鏡”向季孫氏家的方向眺望觀察。

  此時,正好也就是叔孫氏鬷戾,帶著兵丁們攻入季孫氏家宅的時候,西北角對西北角,叔孫氏家族的戰旗揮舞在季孫氏的宅子內,這就等於是說:叔孫氏已經出兵救助季孫氏了,而且已經攻入了季孫氏的家宅。

  這個信息太重要了。

  此時,孟氏派出的斥候和眺望者都同時回來匯報,說叔孫氏兵丁已經攻入了季孫氏的家裏麵了,國君的軍隊已經在苦苦支撐。

  顯然,局麵已經發生了實質的改變。

  孟懿子在家臣的建議下,終於下定了決心,嘿嘿的冷笑幾聲,就直接安排人員把郈昭伯給逮了起來,然後在自己家的南門外的西邊,當場殺死了他。接著,孟氏也出兵,一起攻打在季孫氏家裏的魯昭公部隊。

  “三桓”終於團結起來了,他們在魯國城內的軍事實力,遠遠的大於魯昭公王室兵馬的勢力,這次,魯昭公討伐季孫氏的敗局已定。

  簡直是太可惜了,這樣的政變,若沒有雷霆式的人物執行,結局就很悲催了。

  此時的子家子,歎了口氣對魯昭公說:

  “這樣吧,什麽也別說了,現在我裝作是叛亂的樣子,假裝劫持國君你,所有的這些行為,你都推到我的身上,你是被逼迫的,然後我就逃跑,國君你留下,聲討我的罪行,季平子就是知道事情的緣由,也不敢對國君你下手了,最起碼可以保得性命。”

  魯昭公沉思的很長的時間,最後說:

  “我真是無法忍受以後這樣的局麵,算了吧。”

  於是,魯昭公和臧孫跑到了魯國的墓地裏麵,商量的以後的出路,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決定自己離開魯國,成為了一個流浪的國王。

  這裏所說的“在墓地裏麵”商量,可不是現在我們理解那樣,他們趴在墳頭上,坐在墓碑旁邊,悄悄的商量。過去王室的墓地都有專門的看守人員和辦公地點。不信,你去看看現在留下來的明清的皇家墓地,都有專門的警衛和守墓人員,以及相關的看守建築設施。因此,這裏說“在墓地裏麵”商量;一則,是說墓地偏僻,魯君已經離開了王宮,二則是說當時魯君的可憐狀態,國君淪落到了在墓地的辦公室內談流亡,可悲啊。

  處事不密,不能當機立斷,這就是魯昭公所犯的最大錯誤。

  魯昭公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三日,魯昭公跑到了齊國,開始自己的流浪生涯。